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攀升。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5年全球抽水蓄能等儲能技術將支撐超過35%的電網調節需求,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800億元人民幣。在此背景下,我國正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其中抽水蓄能電站憑藉其獨特的調節性能和環境友好特性,在保障能源安全、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蓄能電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1日,總投資超80億元的福建省重點項目——德化抽水蓄能電站在泉州市德化縣龍門灘鎮正式開工。作為該省首個獲核准的同類項目,其總裝機容量達120萬千瓦,配置4台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組,建成後年發電量預計可達13.8億千瓦時。該項目不僅是德化縣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更因其在電網調節領域的戰略價值引發行業關注。
抽水蓄能電站通過將電能轉化為勢能進行存儲,在用電低谷時抽水儲能、尖峰時段放水發電。這種成熟的技術模式具備儲能容量大(單站規模可達百萬千瓦級)、響應速度快(秒級啟動)、全壽命周期成本低等顯著優勢。以德化項目為例,其上下水庫形成的天然"電力銀行"可實現4小時滿負荷儲能,在電網出現波動時提供瞬時功率支撐,有效解決風電、光伏等間歇性電源的併網難題。
除直接貢獻80億元投資外,該蓄能電站建設期間將創造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15萬噸,相當於種植約6萬公頃森林的生態效益。其選址的龍門灘鎮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條件,通過優化流域綜合開發方案,在保障農業灌溉和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實現了能源項目的高效落地。
德化抽水蓄能電站被列入《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重點實施項目,其建設周期跨越至2031年,與我國"雙碳"目標時間表高度契合。該項目投產後將承擔福建電網調峰、填谷、調頻等多重功能,使區域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約18%,為東南沿海負荷中心構建起更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網絡。
結語:抽水蓄能的未來圖景與現實支點
從全球發展趨勢看,到2035年我國規劃建成超2億千瓦抽水蓄能裝機容量,德化項目的開工建設正是這一宏偉藍圖的重要拼圖。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運營,這類大型蓄能電站不僅能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更將成為區域經濟轉型、綠色產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加碼,蓄能電站在我國能源版圖中的戰略地位將持續強化,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供堅實保障。
更多蓄能電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蓄能電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