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形機器人正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成為未來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最新數據,到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數千億美元,其中家庭服務、醫療護理等C端場景將成為主要增長點。本文將深入探討人形機器人的市場現狀、消費趨勢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近期,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成功舉辦,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領域的潛力。然而,不同團隊操作下的同一型號機器人表現差異顯著,這引發了關於人形機器人技術成熟度和實用性的廣泛討論。
目前,國內市場上可直接購買的人形機器人主要由宇樹科技供應。其基礎款售價9.9萬元,功能升級版價格則高達六位數。儘管價格不菲,但人形機器人在科研高校和B端市場仍有一定的需求。例如,同濟大學曾花費825.66萬元採購了10台宇樹H12通用人形機器人及相關配件,主要用於科研和場景訓練。
儘管人形機器人在B端和A端市場表現不俗,但在C端市場的需求尚未明確。高昂的價格和有限的功能使得個人消費者對人形機器人的購買意願較低。然而,租賃市場的火爆為人形機器人撬動C端市場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閒魚、小紅書等平台,人形機器人租賃服務供不應求。以宇樹G1為例,日租金高達10000元,且預訂檔期緊張。租賃商表示,人形機器人主要用於商場開業、景區引流、大型博覽等展演活動。儘管租賃市場火爆,但價格內卷和機器人損耗問題也日益凸顯。
人形機器人要想真正進入家庭,技術突破是關鍵。目前,人形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仍有限,主要受限於其泛化能力和常識積累。例如,機器人需要具備識別和抓握雞蛋、洗玻璃杯子等基本生活技能,這對其智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供應鏈的成熟和量產帶來的規模化優勢,人形機器人的成本有望逐年下降。預計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售價將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核心物料成本降幅達11%。以售價9.9萬元的宇樹G1基礎版為例,5年後可能降至6.5萬元,10年後將有可能降至4.3萬元。
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前景廣闊。儘管目前C端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但租賃市場的火爆和技術突破為人形機器人的普及提供了新的契機。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進步,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5到10年內真正走入家庭,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更多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形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