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照明行業面臨著內需疲軟與外需收縮的雙重挑戰,轉型壓力顯著增加。據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1至2月,我國照明行業的核心指標紛紛亮起「警示燈」,中輕照明景氣指數、營業收入景氣指數均跌入「漸冷區」,行業整體活躍度不足,利潤景氣指數更是深陷「過冷區」,2月單月同比下滑36個百分點。外貿市場同樣遇冷,今年一季度,我國照明產品出口總額約118億美元,同比下降約8%。然而,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些企業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量,其中適老化照明成為了重要的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適老化照明成為了照明行業的一個新增量。《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照明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截至2024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占總人口的22%;65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人,占比15.6%。人口老齡化帶來了新的市場需求,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我國首個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萬億銀髮市場由此獲得「官宣」,3億規模的老年人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被重新看見。從創新角度出發,開發適老化產品並非僅僅著眼於市場規模和盈利,更是秉持著為消費者服務的理念。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在適老化照明領域加大投入,如某全球照明龍頭企業於2025年4月22日首發了飛利浦LumCare安瑞系列解決方案,該企業表示,這只是一個開端,後續還有更多工作要做,目前也在申請上海適老化產品補貼。
智能化浪潮正席捲照明行業,智能照明正逐步取代傳統照明,傳統照明單品也在升級至整體解決方案。AI+ToF被視為智能感知領域的「黃金組合」,通過ToF傳感器與AI算法的協同,賦予機器「理解3D空間」的能力,這一技術正在重塑手機、汽車、家居等行業的交互方式與功能邊界。在照明領域,某企業將其「跨界」運用在了照明系統上,其發布的飛利浦LumCare安瑞系列產品採用的AI智能芯,通過將ToF飛行實際傳感器與24G雷達AI組合算法結合,實現了監測老年人是否摔倒等功能。此外,智能互聯照明系統構建的光網絡也很關鍵,傳統傳感器單獨放置可能存在需要更換電池、尋找合適安裝位置等問題,而且使用攝像頭還可能涉及隱私風險。若將照明基礎設施充分利用起來,構建光網絡,就能將其轉化為傳感器網絡,開發出諸多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照明市場分析指出在物聯網領域,與本土企業合作構建智能生態是照明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中國有許多優秀的物聯網平台和企業,一些照明企業與這些主流生態圈展開良好合作,無論是適老化產品還是其他應用,都通過合作推向更廣泛的市場。例如,某照明企業與小米成立的合資企業飛彗智能照明發展勢頭良好,過去兩個季度,業績均實現了超高速增長,遠超整體照明市場的發展水平。談及近期是否有新的合作計劃時,該企業表示,與小米的合作是源於雙方高層的默契以及相似的企業理念,但這不意味著會和所有企業採取同樣的合作方式,具體的合作形式還是要看雙方的契合度和需求。
綜上所述,2025年的照明市場面臨著諸多挑戰,但適老化照明和智能照明的發展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加大適老化照明的投入,開發適合老年人需求的產品,以及與本土企業合作構建智能照明生態,照明企業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多照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照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