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實現了顯著增長,總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9%。隨著北斗系統的廣泛應用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衛星導航產業不僅在國內市場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還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廣泛認可。本文將從產業增長、技術創新、應用拓展和國際化進程等方面,探討2025年衛星導航行業的發展趨勢。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衛星導航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9%。這一增長得益於國內對北斗優先應用和北斗產品國產化替代的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範圍進一步擴大。產業核心產值達1699億元,涵蓋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和基礎設施等。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8.21%,達4059億元。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總數量已接近2萬家,從業人員總數近百萬。隨著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對衛星導航設備及時空數據的需求持續釋放,為北斗時空信息應用與服務市場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北斗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規模進一步提升。截至年底,全國約有2.88億部智慧型手機支持北斗定位功能,高精度車道級導航覆蓋全國99%以上的城市和鄉鎮道路,日均提供位置服務超1萬億次,日均導航服務總里程超40億公里。北斗還賦能全國50多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保障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在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應用潛力巨大,憑藉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旺盛的使用需求,正加速成為北斗規模應用的核心增長極。
北斗系統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已全面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等11個國際組織的標準體系。相關服務及產品已出口到14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非洲,30多個國家已建設北斗CORS站,為當地水利、交通、農業、氣象監測等領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在南美洲,秘魯錢凱港成為首個應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的智慧港口。北斗系統的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導航公共服務。
衛星導航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低空經濟已成為北斗應用的又一重要領域。北斗系統深度嵌入低空經濟全產業鏈,作為高精度定位與導航服務的核心支撐,加速與5G通信、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融合。隨著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與深化,北斗系統將在低空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城市管理等領域發揮更大效能。
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實現了顯著增長,總產值創新高,應用規模持續擴大,國際化步伐加快,並在低空經濟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拓展,衛星導航產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為各行業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服務。未來,北斗系統將在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衛星導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更多衛星導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星導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