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數據量與日飛漲,企業對於存儲量的需求大幅升溫,高端存儲這個詞眼在業內人士的口中,出現的也是愈加頻繁。
說到企業
伺服器高端應用,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話題,那就是存儲。科技總是在進步,企業級存儲從最初的封閉系統存儲型態發展到SAN的
光纖應用,已經建立起一個成熟的應用系統。那麼綜觀市場的主流技術,高端存儲的發展方向將朝向哪裡呢?在這裡,筆者將從主流存儲技術各自的特點出發,分析一下高端存儲的發展趨勢。
存儲的分類
存儲技術從技術層面總的可分為封閉系統存儲與開放系統存儲。封閉系統存儲因為可擴展性差,無法跟隨時代的需求,因為逐漸被主流市場所拋棄,目前市場中以開放系統存儲占據絕大多數。
開放存儲又可以分為下級的內置存儲和外置存儲。與封閉存儲相似的,因為內置存儲可擴展性差,其雖然還是會被很少一部分用戶使用,但一般都是應用於PC式的低端存儲上,用以備份數量較少但是重要的文件。
外置存儲的特點是可擴展性強,
數據傳輸速度快,能夠滿足企業日愈飛漲的存儲量的需求。也是因為外置存儲的這些特點,將其推向高端存儲應用的寶座。那麼,主流的外置存儲又有哪些呢?
DAS存儲
DAS,英文全稱Direct Attached Storage,意譯為「直接外置存儲」。
DAS存儲相對比較傳統,採用這種DAS技術的存儲伺服器,其物理結構跟PC機類似,是把外部
磁碟陣列、磁帶機等設備直接連到伺服器總線上,外部
存儲設備相當於伺服器整機的一部分,這就直接完成了一個存儲伺服器的構造。
NAS存儲
NAS,英文全稱Network Attached Storge,意譯為「網絡附加存儲」。
NAS在以往的存儲方式上做了很大改進,其獨立於伺服器,是第一個為網絡數據存儲專門設計開發的一種文件存儲系統。
NAS存儲通過網絡連接磁碟陣列、磁帶機等各種存儲設備,在提供了強大的存儲容量擴展性同時,NAS伺服器自帶的存儲作業系統,也很好的保障了整個存儲系統的可管理性。
SAN存儲
SAN,英文全稱Storage Area Network,意譯為「區域網絡存儲」。
SAN的原理是將網絡內的存儲設備通過光纖通路(FC通路協議支持)單獨連接,再通過光纖
交換機與企業網絡進行連同,以光纖的高速保障存儲設備之間、存儲設備與企業網絡之間的快速連同,並同時具有強大的擴展性能。
各種存儲系統的技術優劣分析
從以上對於三種主流存儲系統的構造與原理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各存儲技術很明顯的感覺到其中的差別:
DAS存儲系統的日日沒落
由於技術以及網絡等大環境的限制,在存儲系統發展之初,DAS存儲已經是打破封閉存儲的界限產生的一個可擴展的新概念,而由於當時
信息技術發展還比較緩慢,信息量非常少,採用DAS存儲已經能夠滿足當時主流企業的存儲需求,這些環境原因帶來DAS存儲風光一代而無以爭雄的時期。
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數據量的爆漲,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DAS無法順應時代的事實:
1)DAS存儲設備掛在伺服器總線上,本身是屬於伺服器的一部分,這種存儲方式對於伺服器總線技術存在很大的依賴性;
2)伺服器總線技術的發展非常緩慢,總線存儲設備接口的限制制約了DAS存儲的容量擴展;
3)伺服器總線帶寬雖然隨著技術的發展有所增加,但仍然趕不上現代存儲對於帶寬的需求;
4)通過增加伺服器內存容量的方式雖然可以對存儲性能有所提高,但是這樣也帶來成本的頭重腳輕,不利於TCO的預算。
在以上事實的基礎上,卡內基梅隆大學還做過一個測試,結果表明,在大量客戶端請求的時候,伺服器便成為新的訪問瓶頸,這種瓶頸效應甚至導致存儲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只有3%。
這就產生了一個結果,隨著用戶對存儲系統的功能需求和容量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採用DAS存儲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由此連帶的效果是DAS存儲目前只存在於一些中小企業的低端存儲應用中。
看過在低端徘徊的DAS系統,我們再來看看中高端存儲市場中的NAS與SAN。
NAS存儲結構
NAS存儲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1)NAS系統採用了獨立的存儲作業系統,在連接網絡存儲設備的同時,為整個文件存儲系統提供了優越的管理性;
2)NAS系統通過IP連接各存儲設備,具有強大的可擴展性一下此外;
3)NAS系統的採用普遍流傳的TCP/IP
網絡技術,建立與維護成本相對低廉,更容易被主流市場所接受;
4)NAS系統主要是由分布在網絡內部的各個存儲系統組合而成,其中一個設備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其他設備;
5)NAS系統內各存儲設備分布開來,對於NAS主存儲系統的性能及網絡資源消耗幾乎沒什麼影響。
總的來看,NAS系統管理性、擴展性、性價比突出,而且採用的技術更為普遍,因而受到主流的中高端市場強烈追捧。
SAN存儲系統的高歌猛進
SAN存儲系統內部通過光纖網絡傳輸,主要有以下一些優點:
1)SAN系統組成利用光纖協議,通過光纖網絡連通各存儲設備,可擴展性優秀;
2)SAN系統中各存儲設備通過光纖(使用FC協議支持)通路進行連接,相對NAS,大大的增加了存儲系統內各設備間、存儲系統與企業網絡之間的數據交換速度;
3)SAN系統將各存儲設備通過光纖網絡連接,在區域內先組成一個大的存儲網絡,然後再與企業網連通,相對以往存儲系統,在可管理性上有很大改進;
4)SAN系統組成的存儲系統,是一個獨立的存儲網絡,相對NAS系統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技術維護不需要跑來跑去到處找分布在各出的存儲設備,只需要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內進行即可。
SAN存儲結構
SAN系統的擴展性能強大,同時,由於SAN系統採用了光纖傳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對於存儲系統的兩項重要指標——可擴展性與速度——進行了非常完美的詮釋,這也帶動了SAN系統在高端存儲領域的一路高歌。
優勢互補的存儲趨勢:
單獨看以上三個主流存儲系統的特點:
DAS對於存儲需求的擴展性和速度都無法滿足社會現實的需求,這也導致了其在存儲社會最底層小區域活動的結果。
NAS系統採用了獨立的存儲作業系統,擴展性能強大,數據交換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技術含量相對較小,系統各項指標成本相對低廉,這些優勢使得其占領了高中低端市場的大部分分額。
SAN系統採用光纖技術傳輸,把存儲系統傳輸速度上升到一個頂尖的高度,而且存儲量的擴展性也是超強,這些優勢使得其占據了大型機構高端存儲的大部分市場,並在中端存儲市場的關鍵應用中大面積鋪設。
專門對比NAS和SAN,我們可以發現:NAS具有獨立的作業系統,更便於管理,而且價格相對低廉;SAN具有光纖傳輸的高速度,並且將所有存儲設備置於單獨的光纖網絡中,便於維護。
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是融合,因為這樣可以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實現更好的收益。
在這樣的情勢下,就有商家將NAS與SAN進行不同的組合,以使存儲系統兼顧可管理性、可擴充性、傳輸速度、可維護性、TCO預算等用戶關注熱點。
需求導向市場,在伺服器存儲市場中能夠迎合用戶需求,就是順應市場。我們可以相信,在仍以NAS、SAN的單獨應用為主流的中高端存儲市場中,融合NAS與SAN兩種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的結合方式,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開闢一片更加光明的前景。
更多伺服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伺服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