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普及才浮出了水面,成為IT市場的新寵,伺服器從利潤空間還是從規模發展上,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我國伺服器出貨量和市場規模分別為256萬台和112.1億美元,以下是伺服器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伺服器是網絡時代的底層基礎設施,尤其是雲計算的廣泛使用引發了傳統伺服器產業的技術變革,使得各企業對於提升伺服器整合資源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伺服器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伺服器出貨量和市場規模分別為256萬台和112.1億美元,同比增長7.79%和19.05%,分別占全球總出貨量(1018萬台)和市場規模(668.9億美元)的25.15%和16.76%。
伺服器它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貴。伺服器在網絡中為其它客戶機(如PC機、智慧型手機、ATM等終端甚至是火車系統等大型設備)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伺服器具有高速的CPU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I/O外部數據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擴展性,現從三方面分析伺服器行業技術特點:
伺服器集群系統的特點是可以靈活、有效地分擔系統負載,通過集群自定義的負載分擔策略,將客戶端的訪問分配到下面的各個節點。例如,可以定義輪詢分配策略,將請求平均分配到各個服務節點,還可以定義最小負載分配策略,當一個請求進行時,伺服器集群系統判斷哪個伺服器節點比較清閒,將此請求分發到這個節點。
當一個任務在一個節點上好沒有完成時,由於某種原因,執行失敗,伺服器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此時,另一個服務節點應該能接著完成此任務,這是伺服器集群提供的錯誤恢復功能,通過錯誤的重定向,保證了每個執行任務都能有效完成。
在伺服器集群系統中,除了每個服務節點自身的真實IP位址外,還存在一個漂移IP位址。為什麼說是漂移IP呢?因為這個IP位址並不固定,例如在兩個節點的雙機熱備中,正常狀態下,合格漂移IP位於主節點上,當主節點出現故障後,漂移IP位址自動切換到備用節點上。
目前,傳統行業仍是伺服器市場需求的主力軍,但是細分行業市場,特別是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未來5G建網的IT化趨勢下,針對邊緣計算的微型伺服器也將會在未來3-5年顯著成長,AI伺服器持續保持高增長,雲計算、5G、AI、IOT將成為未來5年推動伺服器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以上便是伺服器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伺服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伺服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