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糧油行業分析報告 >> 湖北省荊州市優質油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

湖北省荊州市優質油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

2007-04-24 09:06: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荊州市是全國優質油菜優勢生態區域,油菜是荊州全年油料和秋播生產的大頭作物,優質油菜產業是優勢骨幹產業之一。近幾年來,全市高度重視,採取得力措施切實狠抓了優質油菜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優質油菜產業發展的現狀
    回顧近幾年來全市優質油菜產業發展,主要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1、生產面積和產量一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02年至2006年,全市油菜生產面積平均為326萬畝,單產122公斤,總產793萬擔。其中生產形勢最好的為2004年,面積為327.7萬畝,單產145.4公斤,總產達到953.2萬擔。去年秋播,全市落實油菜面積320萬畝。總體來看,荊州市油菜生產一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地位也十分突出,常年油菜生產面積、總產占全年油料作物的比重均在97%左右,占全省油菜生產面積、總產的1/3強。

    2、優質良種品種格局已基本形成。由於全市切實加大了雙低優質品種的推廣運用力度,全市已基本實現了雙低優質化。全市以雜交雙低品種為主、常規雙低為輔的品種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大部分地方實現了一鄉1~2個品,一村1品,連片種植。全市在抓好品種定向的同時,切實加強了油菜種子市場的管理,嚴禁「雙高」品種或未經審(認)定品種的銷售,淨化了油菜種子市場,確保種子質量,為優質油菜品種的推廣普及創造了良好環境。

    3、全程保優栽培技術普及率得到提高。目前全市80%的油菜秋播育苗實行了適時播種,在苗期普通噴施了多效唑和高效唑,實現壯苗早發。底施硼肥、蕾花期噴硼面積達90%以上,較2004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以油菜菌核病為重點,切實加強了病蟲害綜合防治,減輕了為害損失。以油瓜棉、油瓜稻、油豆稻等為主的優化種植模式面積逐步擴大,提高了農田效益。特別是油菜「一菜兩用」技術發展較快,去年秋播面積達到10萬畝,可實現每畝增收200元左右。

    4、產業化經營能力不斷增強。據統計,目前全市優質油菜訂單生產面積達60%以上,從事油菜籽運銷的農村中介組織和經營大戶達到500多個。年加工能力在1萬噸以上的油脂加工企業已達12個,5噸以上企業1家,全市油脂年加工能力38萬噸以上。全市優質油獲得綠色食品標誌9個,其中「天頤」牌菜籽色拉油被國家質檢局確定為首批糧油免檢產品,並取得了中國糧油行業協會等權威部門授予的「放心油產品」、「消費者滿意產品」、「金獎產品」等榮譽稱號。

    5、發展潛力巨大。一是面積和產量潛力。全市通過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和改造低湖田,還可擴大油菜面積50~100萬畝,增產125~250萬擔;狠抓平衡增產,使100萬畝低產面積達到全市平均水平,可增產100萬擔左右,兩項合計可增加總產225~350萬擔。二是市場潛力。荊州市雙低油菜籽品質優,具有出口和占領國內市場的有利條件,由於加拿大、歐洲等油菜主產國都是春油菜,而荊州市均為冬油菜,上市時間比其他國家早2~3個月,正好滿足供應淡季加工的需要,因此荊州市優質油菜產業市場開發還有較大空間。三是產業化潛力。總的來看,目前荊州市優質油菜產業化經營程度還不夠高,今後在發展訂單生產、精深加工、品牌創建等方面大有可為,大有潛力可挖。

    荊州市在優質油菜產業發展上儘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國內油菜籽價格走低,油菜種植比較效益較低。二是加工轉化能力不夠強。初加工趨於飽和,精深加工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優質餅粕的飼料開發運用上,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三是市場體系不夠健全。品牌不夠多,已有的品牌不夠響,市場占有率較低。全市還沒有建成優質油菜籽專業市場,市場網絡不夠發達,信息服務能力不夠強等。四是保優栽培技術落實難度較大。在品種應用上存在多、亂、雜的現象,優質硼砂的運用還沒有全面普及,特別是在連片種植、後期除雜保純等關鍵性技術運用上落實難,影響了油菜籽品質的提高。

    二、今後幾年的設想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荊州市優質油菜產業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工業興市」的戰略思想為指導,以市場為先導,以品種為基礎,以加工為重點,以品牌為核心,以質量為保障,建立大基地,培育大龍頭,開發大市場,做大做強優質油菜產業。從現在起到2010年在優質油菜產業發展上力爭實現五大目標:

    1、增加總量。到2010年優質油菜面積400萬畝以上,單產135公斤左右,總產量55萬噸左右。

    2、提高品級。從現在起,力爭用五年的時間使荊州市菜籽的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即芥酸含量∠1%,菜餅硫苷含量∠30umol/g。

    3、推進產業化。到2010年全市優質油菜訂單面積達95%以上。加工優質菜油20萬噸以上,利用低硫苷餅粕作飼料30萬噸以上。創建優質色拉油品牌10-15個,優質餅粕飼料品牌8-10個。

    4、促進出口創匯。從明年開始實現油菜籽出口,到2010年,年出口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創匯6000萬美元以上。

    5、實現增產增收。到2010年全市油菜靠單產增加畝平增產值40元以上,靠品質提高畝增產值10元以上,全市因發展優質油菜為農民增加收入2億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優勢區域發展力度。根據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發展規劃和我省優勢產業帶發展計劃要求,在全市建立優質油菜產業三大基地、十個核心示範區,既:以松滋為中心建立優質油菜制種基地1萬畝,年生產量穩定在150萬斤,除滿足本市用種外,還為長江流域地區提供雙低優質油菜種子;在荊州轄區和其它6個縣市建立350萬畝優質商品菜籽生產基地,實行優質化、規模化、規範化生產,總產達到48萬噸以上;完善和擴建以天頤科技股份公司為主的油脂基地,改造老牌加企業,使全市油脂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在彌市、斑竹壋等10個鄉鎮建立50萬畝優質油菜核心示範區,油菜籽總產達到7.5萬噸以上。

    2、加大標準化生產力度。一是切實搞好貫標工作,並制定優質油菜標準化技術操作規程。二是按照國家頒布的綠色食品質量標準和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等規定,舉辦無公害優質油菜示範樣板。三是建立優質油菜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完善縣市相配套的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四是強化種子生產、大田栽培、收穫脫粒、貯運保質、加工銷售等環節管理,實現全程標準化。五是試行市場准入制度。

    3、加大科技應用力度。加強品種攻關,突出雙低、高抗、高產、高含油,積極引進試驗示範優質新品種,確立2-3個主推品種,全面提高優質油菜生產質量和水平。不斷改善種子是生產條件,改進位種技術,提高制種產量,確保種子質量。在保優技術應用上,繼續以秋冬發高發栽培技術為核心,重點普及育苗移栽、多效唑應用、優質硼砂應用、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後期除雜保純等關鍵性技術,努力提高技術到位率。示範擴大輕簡化栽培,大力發展「一菜兩用」,努力提高生產效益。

    4、加大產品精深加工推進力度。各縣市區要確定1-2家優質油加工重點龍頭企業。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項目、引科技、引人才,對現有油脂加工企業進行改造提高,努力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高度重視對優質餅粕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實現加工增值。

    5、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一是以品牌為核心,努力創建精品名牌,關鍵是要把品牌做大做響,增強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二是大力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建立健全營銷網絡,增設營銷窗口,增強營銷能力。三是加強市場建設,重點是建設好華中優質油菜籽交易中心。

更多油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