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養殖行業分析報告 >> 分析中國、丹麥及美國水貂的養殖現狀

分析中國、丹麥及美國水貂的養殖現狀

2007-04-28 13:4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發展史、飼養品種及數量分析
  丹麥:水貂飼養業始於200世紀30年代初,已有7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全國有水貂養殖場2800個,飼養中調240萬頭,年產水貂皮1200萬張,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養貂大國和養貂強國,多年賴飼養總量基本穩定不變。飼養的主要品種右本黑、深咖啡、淺咖啡、銀藍、藍寶石、紅眼白、珍珠、黑十字等。群平均育成水平4.5-5.5隻,種群質量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有些品種(MAHOGANY)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是全世界最大的水貂皮出口國。

  美國:水貂飼養業始於19世紀未期,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全國有水貂養殖場318個,飼養種貂60萬頭,年產水貂皮300萬張,是一個名符其實養貂先進國家。近幾年飼養總量呈逐年下降勢。飼養的主要品種有世界著名的短毛黑貂、深咖啡、淺咖啡、鐵灰、藍寶石、紅眼白貂、野生型水貂等。群平均育成水平4.5—5.5,種群質量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水貂飼養業始於1956年,已有48年的發展歷史,據估計全國擁有水貂飼養場戶5000多家,種貂存欄250萬頭,年產水貂皮800萬張。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養貂發展中國家,近幾年飼養數量迅速增長。飼養的主要品種有50年代從原蘇聯引進的標準貂,70年代從北歐引進的標準貂和各種彩貂,80年代引進的北美黑貂,1998年從丹麥引進的深咖啡、淺咖啡和紅眼白貂,2003年從美國引進的世界著名短毛黑貂。種群質量參差不齊,既有國際領先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品種,又有國際市場3-4流水平的品種,優良種獸的存欄率不到20%,而且生產水平較低,群平均育成水平3.5隻。相對于丹麥和美國無論從生產水平還是種群質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

  飼養管理情況分析
  丹麥和美國的飼養管理模式基本相仿,既在毛皮動物養殖協會的組織領導下的家庭農場式管理模式。各個農場所用的種貂由協會指定的種貂場提供,飼料由專門的飼料加工廠統一配製加工,送貨上門,各飼養場的棚舍籠箱、飼養設備、取皮設備、工具用品等由專門的飼養設備加工廠製作,規格一致,全國通用。棚舍有全封閉式和半封閉式兩種,全部單層飼養,機械化餵食,自動化飲水,半機械化取皮,再加上現代化的微機管理系統,保證了各項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一般飼養l萬頭水貂的貂場只有1-2人,飼養10萬頭水貂的貂場只有10-15人從事日常管理工作,配種期和取皮期雇用部分臨時用工。準備配種期到產仔期,每個籠箱內裝一頭種貂,育成期和換毛期每個籠箱內裝3-4頭仔貂。夏季每天投料1次,冬季2-3天投投餵一次,水貂自由採食。箱內一年四季均有墊草(丹麥用麥秸,美國用刨花)。糞便定期清理。日常管理比較粗放,但關鍵時期的管理比較細緻。各項管理工作都能根據水貂的生物學行性,順其自然進行,為水貂的生存和繁殖創造適合的環境條件。

  丹麥和美國水貂飼料構成基本相仿,主要由海雜魚、魚碎料、雞碎料、火雞粉、血、豬油、玉米粉、小麥粉、麥芽、醬油、醋、複合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構成,特別注意三大營養物質間的比例調整,一般繁殖期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育成期和冬毛生長期脂肪的含量較高。

  丹麥和美國一樣種貂的公母比例為l:5,每年的3月3日配種,採用周期復配的配種方式,既初配後間隔9天復配一次,一般每人負責1500頭母貂的配製任務。產仔期不搞人為的仔獸護理和代養工作,完全靠母貂的自身本能護理仔貂,群平均育成基本穩定在4.5—5.5頭,空懷率5%以下。由於種獸、飼料、技術、管理、經營模式的統一一致,致使水貂的生產水平、產品質量都在較高的水平上相對穩定。

  中國的水貂飼養管理模式,相對于丹麥和美國而言,應該說是千姿百態,千差萬別的。從經營方式看有國有的、集體的、個體的。從種獸質量上看有好有壞,從營養標準上看有高有低、從飼養設施上看千差萬別、從管理水平上看參差不齊。到目前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管理規程。不管飼養場的規模有多大,內部功能都得五臟俱全。種貂由各場戶自主選種或購進(不管是否達到種獸標準)。飼料由各場自主採購,配製加工、飼餵(不管是否達到營養標;住,滿足營養需要)。飼養設施也由各場自主加工製做,(不管是否符合水貂的生理特點)。飼養管理、繁殖育種、疾病防治、產品加工都停留在比較原始落後,傳統粗放,不十分科學的狀態下進行。全國人均飼養定額仍停留在100隻左右,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

  我國水貂的飼料構成主要由海雜魚、畜禽下腳料、穀物:蔬菜、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構成,繁殖期補充奶蛋等精補飼料,其中的肉食飼料部分從質量到營養相對丹麥、美國都存在一定差距,在飼料配方、加工調製、飼餵方式等方面差距更大,難以保證水貂各期的營養需要,導致生產水平的不穩定性經常發生。

  目前我國種貂公母比例一般為1:4,每年的配種時間各地差異很大,最早的2月中旬就開始配種,最晚是3月5日。配種方式各個場子也不一樣,有的是按周期復配的方式進行,有的是採用車輪戰術,配種前不搞發情鑑定,配種開始輪翻抓放,哪天配上哪天算,嚴重違背水貂自身的生理特點和繁殖特性,導致空懷率高,胎產仔少,生產水平低下等嚴重後果,在孕期管理和產仔保活等方面,有些場家由於太過於精心,採取了許多違背水貂自然生活習性的作法,後果是得不償失。在疾病防治方面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養條件,搞好環境衛生,免疫預防接種,作好預防性投藥,提高獸群健康水平上,而是用在發病以後的治療上,結果是事倍功半,勞而無功。

  在水貂取皮及取皮加工的問題上,我們存在問題更為突出,必須引起大家的密切關注。一方面關於取皮時間問題,目前國內繁殖淘汰的老母貂和部分不做種用的小公貂、小母貂基本都埋植褪黑激素,促進毛皮提前成熟,目的是節省飼料費,提前回籠資金。正常情況下,在滿足冬毛生長期營養需要的前提下,從埋植激素到冬毛成熟一般需要90-100天,而有些飼養場家及皮貨商在眼前利益的趨動下,在冬瓜毛尚未完全成熟的70—80天就開始取皮,這部分毛皮將使終端使用者大受其害,其反饋結果將導致信譽危機,使整個毛皮產業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在水貂取皮加工的問題上,從處死到剝皮、刮油、洗皮、上楦、烘乾、驗質、保管等各個環節上,各個飼養場由於條件、設備、加工技術上的差異,均存在許多不科學的做法,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致使辛苦勞作一年生產出的一張水貂皮體現不出其應有的價值,結果是豐產不豐收。

  產品貿易情況分析
  丹麥的水貂皮貿易由哥本哈根裘皮拍賣中心統一組織公開競拍,美國的水貂皮交易由西雅圖裘皮拍賣行或加拿大多倫多裘皮拍賣行統一組織公開競拍,這種交易方式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可以使養殖戶的產品賣到最理想的價格,真正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原則,有利於養殖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飼養規模和品種結構,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和規避市場風險,最大限度保護養殖戶利益,有利於實現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飼養,有利渠道通暢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有利於提高本國水貂皮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水貂皮交易方式仍然處於一種原始落後的自由交易方式,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沒有規範的價格體系,沒有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市場好了一哄而搶,市場不好了無人問津,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風險性。如果說丹麥、美國的水貂皮交易在超級市場和百貨大樓中進行,那麼中國水貂皮交易只能說在小賣店和自由市場中進行。非常不利於行業穩定、持續、健康的發展。這種交易方式應儘早被公開拍賣的方式所取代。

  行業管理情況分析
  丹麥、美國的水貂飼養業,由各自國家毛皮動物養殖協會統一領導,行業協會的管理工作非常規範有序。協會下設種貂繁育場,飼料加工廠、飼養設備加工廠、裘皮拍賣行、研發中心,並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有機結合,進行育種、營養、設備、疾病防治、市場開發等諸多方面的研發工作。保證產業健康發展,長久不衰。

  中國的水貂養殖業,近管有些省市已經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但就全國而言,還沒有一個比較有權威的行業組織,來統領全國的水貂飼養業的發展,行業的管理仍處於一種沒有頭緒的狀態,管理不科學、不規範,如同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沒有戰鬥力,行業的發展前途未卜。

  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與丹麥、美國同行業的差距
  品種質量差異:我們的品種質量及產品檔次相對落後,除個別養殖單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外,絕大多數養殖企業均處於中、下游水平,產品檔次低,缺乏競賽力。

  生產水平差異:我們的生產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相對落後,群平均育成數除個別單位達到4.5頭,其餘大部分在3.5頭,甚至2.5頭。而國際先進水平在4.5-5.5頭左右。

  飼養管理差異:水貂也需要一個好環境、好生活和好心情,這樣才有利手提高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而我們的飼養環境、飼養設施和飼料條件相對比較還是落後的,既不符合水貂的生理特點,又很難滿足各期的營養需要。

  機械化水平差異:我們的飼養管理,取皮加工工作仍停留在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原始狀態,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生產水平和產品加工質量得不到保證。丹麥一個萬頭貂場平常只需1-2人從事飼養管理工作,而國內則需30-40人。丹麥水貂取皮加工,從剝皮、刮油、洗皮、上楦、烘乾到拍賣會的驗質、分尺、分色、裝箱、後期整理幾乎全部機械化、自動化、流水作業,而我們還是以手工操作為主。

  產品貿易差異:丹麥的水貂皮貿易主要以拍賣形式進行,真正體現優質優價,公平競價,而國內的水貂皮交易則處於市場自由交易狀態,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

  行業管理差異:丹麥的水貂飼養場在行業協會的統一組織協調下,由飼料加工廠、設備加工廠、地方獸醫、科研單位、拍賣行、配套服務,秩序井然。而國內沒有統一的行業組織配套服務,主業和相關產業脫節、不配套。任何一個飼養場都必須具備飼養管理、飼料加工、設備加工、疾病防治、產品銷售等全套功能,不專業、不系統、不科學、不規範,雜亂無章。

  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努力方向
  建立全國性的水貂良種繁育基地,通過引進和培育優良品種,儘快調整品種結構,提高種群質量。統一種獸標準和產品質量認證體系,使飼養規模和種群質量,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單位效益和規模效益協調一致。

  建立全國性的飼養設備加工廠、通過引進先進的飼養設備,飼養技術,儘快改造傳統飼養模式,提高行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技術改造步伐,用現代工業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組建全國性、地區性的裘皮拍賣行。通過引進先進的貿易方式,經營模式,儘快規範產品貿易方式,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提高產業經濟效益。

  組建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引進丹麥、美國行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使中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儘快與國際接軌,並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北歐、北美、中國三足鼎立之勢,加強行業自率,規範行業行為,提高行業協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的向前發展。

  中國毛皮動物產業發展注意事項
  要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發展關係
  在種群質量相對較差,生產水平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不要急於擴大規模,加快發展速度。不應只看到眼前的市場機遇,而忽視國際同行業優質產品競爭給中國養殖業帶來的衝擊和考驗。注意供求關係,嚴禁大起大落。必須在保證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發展數量。

  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發展關係
  由於市場形勢較好,交易順暢,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在選留種獸方面出現了見母就留的情況,在取皮加工方面出現了冬毛未熟就取皮,產品加工粗製亂造現象,這樣只顧眼前利益的做法,必將給產業的長遠發展帶來後患。

  要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發展關係
  在毛皮動物產業發辰這個大局下,必須形成全國一盤棋的良好局面,以利於抗拒市場風險,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那些只顧本企業或本地區利益,而損害全局利益的作法,都是不正確的,不理智的。全國水貂飼養業應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和統一布局。

  要處理好硬體和軟體的關係
  最近幾年有很多相當具有實力的單位和個人上馬水貂養殖項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唯一苦惱的就是缺乏技術管理人員。水貂養殖項目是一個具備一定科技含量的項目,在項目上馬之前必須事先搞好技術培訓,作好人力資源的儲備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以確保上馬項目的圓滿成功。企業的發展規模必須與自身的主客觀條件相配套。

  要處理好主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關係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有自己的產業鏈條,為了確保水貂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處理好相關產業的發展關係,比如飼料、藥品加工業、飼養設備加工業、裘皮製品加工業、產品貿易等,同時還應做到產、供、銷一條龍,產、學、研一體化,這樣產業才充滿生機和活力,保證主業和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更多水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水貂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