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別名京三棱,荊三棱。主產於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在浙江產區短短的20多天,荊三棱呈現購銷兩旺之勢,貨源被商家吸納70%-80%,農戶中極少留有存貨。而市價則由3月中旬的6-7元/千克猛升至4月底的11-12元/千克。什麼原因導致荊三棱搖身之變,身價倍增呢?對此筆者展開調查獲悉,不避淺陋之言,作粗淺說明,僅作醫藥界同仁參考。
一、產區萎縮
近年來荊三棱價格極不穩定,給生產種植帶來一定的波動因素,1、農民嫌三棱價格偏低,無利可圖,放棄種植,搞其他經濟作物。例如05年在浙江產區收購價僅4-5元/千克,種三棱不如種元胡、貝母賺錢。2、土地被徵用,無地可種。例如河南鄭州察城鎮荊三棱種植區近年來土地被徵用開發,雖然價格在4-5元/千克,對豫東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民來講,畝產經濟效益雖只有700-800元,但還是可以種植的,但是巧婦難做無米只炊,豫東荊三棱主產區名存實亡。在淮河以南的地區,如安徽、江蘇鮮三棱收購價僅0.6-0.8元/千克,種荊三棱不如種其它藥材經濟實惠,農民見風使舵,導致荊三棱產區連年萎縮。
二、大戶操縱
在浙江東陽、磐安產區經濟發達地區,荊三棱的命運也同其它產區的情況大同小異,田地被徵用建造影視基地商貿城。雖然在東陽蔡盧、盧堂、孔宅,磐安新渥有一些種植,但形不成大規模,產量有限。其它種植區在零零碎碎、低低洼窪的溝坡的產量也登不上大雅之堂。當地藥材經營者,見今年荊三棱產量不足,大約由去年700噸降為今年的約500噸,經營者見有利可圖,紛紛下手收購,其它經營者也踴躍加入收購的行列,剎時相互爭貨抬價,雖新貨上市,但價格不降反升。
浙江產區老闆經濟實力雄厚,荊三棱價在8-10元/千克,占用資金又不太多。目前市價與產區價格持平,東陽老闆們搞到貨源後囤積待利。新渥的老闆們存貨信心十足,亳州荊三棱常年經營者一天打幾個電話要貨,對方表示惜售。
三、次產區情況
從目前荊三棱走俏價升的情況分析,主產區浙江的確貨源不足 。隨著價格上升必然刺激採挖,例如湖北、湖南都有一定產量,如果價格合理,一天搞個80-100元的採挖大有人在。河南南部也有一些產量,一旦價格上浮,必定採挖。
荊三棱後勢預測:荊三棱雖然全面產新上市量不大,但到了10月中旬荊三棱還有一次產新的機會,根據市場投交情況來看,5月中旬藥市將漸漸步入淡季,7-9月又是市場銷售疲軟月,10月份新貨又要上市,亳無疑問產量要比春季少得多,總之,今年三棱價格穩中趨升,但也要看到不利因素。價格上揚的商品,必防習用品,偽用品的混入其中,如莪朮價格僅5-6元/千克,小黑三棱、細葉三棱均產東北三省,望購買時注意鑑別。(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