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藥品行業分析報告 >> 07製藥業:八大子行業影響因素剖析

07製藥業:八大子行業影響因素剖析

2007-12-08 08:16: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07年是醫藥行業的調整年,上半年我國醫藥經濟在規範化的進程中穩步復甦,企業經濟效益好轉,產業集中度提高。據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中國醫藥經濟運行分析系統」監測的數據顯示,進入三季度,醫藥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行業利潤增長明顯,為2007年全年醫藥經濟的良好增長態勢定下基調。

    在總產值、銷售和利潤總額相比去年都有明顯增長的宏觀形勢下,2007年醫藥行業八大細分行業也呈現出了以「增長」為主題詞的景象,但是具體上又有差別,根據南方所目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前三季度各子行業生產總值如下:

    化學原料藥工業完成917.15億元,同比增長24.63%;

    化學製劑工業完成1316.48億元,同比增長22.41%;

    中成藥工業完成929.12億元,同比增長20.39%;

    生物製劑工業完成322.52億元,同比增長28.06%;

    醫療器械工業完成325.29億元,同比增長22.88%;

    衛生材料工業完成145.83億元,同比增長38.89%。

    化學藥的危與機

    化學原料藥:受環保新規影響。2007年,中國化學原料藥價格「漲」聲一片,但是這種價格上漲並沒有使原料藥企業享受到多少好處。

    一批原料藥的出口退稅率在6月由13%調整到5%,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背景下,相當於部分原料藥的出口價格降低了6%,利潤降低了8%。更重要的是,由國家環保總局起草的《製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頒布,這個標準屬於強制性規定,將從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其對中國原料藥產業影響巨大,主要在於:關於生物和化學合成藥(原料藥)的標準將高於國際標準、世界銀行標準和美國標準。照此要求,目前多數企業的現有排污裝置難以達標,會直接抬高青黴素等原料生產企業的生存門檻,可能會造成青黴素企業的新一輪洗牌。因環保成本增長而導致的競爭參與者出局,青黴素系列原料供求緊張的局面將進一步激化,價格整體上揚。

    化學製劑:非專利藥出口有機遇。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數字看,化學藥品製劑工業完成總產值1316.48億元,同比增長22.41%;但是其銷售總收入只完成929億元,同比增長27.2%,國內化學製劑的產能過剩還是比較嚴重。在國內仿製藥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實困境下,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中「一品兩規」加大了仿製藥企業在醫院銷售的難度,行業專家認為化學製劑企業有兩條出路:一是加大普藥的生產,走社區和農場市場,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拉動下,第三終端市場有著數百億元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二是趁國際上不少「重磅炸彈」藥專利過期的機會,加強技術研發對其搶仿,並積極展開歐美國家的cGMP認證,實現化學非專利藥製劑出口的更多突破,分得世界上專利藥集中過期帶來的數百億美元的市場蛋糕。

    中藥的資源與市場

    中藥產業被寄予厚望,複方製劑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希望做創新藥的產業。

  中成藥:獨立註冊在即。

    2007年中成藥工業生產總值的同比增幅在八大子行業中排名最低,增長不明顯。隨著東南亞國家抬高中成藥准入門檻,以及在歐美市場難以突破,中成藥出口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這些因素將導致中成藥工業在幾年內難以實現突破性增長。相關業內專家認為,中成藥企業由於創新能力不高,產品力不強,沒有將資源優勢化為市場優勢。但是隨著國家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和中藥獨立註冊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後國家對於中藥的管理將更加科學,也會對中成藥工業進行財政投入和相關政策支持。隨著中藥現代化和中藥國際化的持續推進,一批更具競爭力的中成藥企業將脫穎而出,成為做創新複方中藥製劑的領先者,在國際化方面也會逐步實現突破性進展。

    中藥飲片:GMP認證影響大。自2005年起,中藥飲片企業的GMP認證工作全面啟動,中藥飲片生產行業面臨2008年1月1日的GMP認證大限。前三季度,中藥飲片行業實現高幅增長,可以說是臨近GMP大限的生產企業的一次集體衝刺。但根據目前的統計,全國已註冊的1100多家中藥飲片企業中,已經通過GMP的只有200多家。由於顧慮通過GMP是否可以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多數企業仍在觀望。而按既定的認證時間表,大限到來,必定會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中藥飲片企業,但對規範中藥飲片產業而言,這才只是一個開始。

    中藥材:價格漲勢延續。2007年,中藥材市場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藥材價格普漲,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價超過50%的藥材不在少數,明年這種趨勢將延續,並將對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帶來直接影響,甚至波及到中成藥工業。

    醫療器械的生產與銷售

    相比去年,醫療器械工業今年的增長仍然明顯,總產值同比增長22.88%,但是醫療器械行業即將全面施行的兩大強規值得關注,一是衛生部門在今年6月份開始對醫療器械實施集中採購管理,相關的規定和實施辦法可能很快就要出台;二是今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的修訂意見,這個條例屬於國務院強制性法規,正式實施以後將提高醫療器械的註冊及生產門檻,醫療器械行業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根據修訂中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現行的第一類產品的註冊審批將由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施改由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施。同時,為了提高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審批的質量,加強對註冊申報資料真實性的要求,還增加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受理申請後進行研製情況核查的規定。草案中還明確了醫療器械召回制度。

    這兩大新規將影響醫療器械產業的生產流通和銷售,必然加速產業洗牌。

    朝陽子行業的速度與份額

    從近幾年的增長速度來看,生物製劑和衛生材料是中國醫藥行業中增長最快速的,今年前三季度這兩大子行業的總產值同比增速,前者達到了28.1%,後者高達38.9%。

    生物醫藥是一個朝陽產業,研究和開發生物藥品特別是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前景廣闊。根據諮詢公司的相關數據,2006年全球醫藥市場年銷售總額達6430億美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球醫藥銷售中所占的比例和增長份額越來越突出,生物製劑目前已占全球藥品市場份額的10%以上。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這個速度大大高於全球醫藥行業年均不到10%的增長速度。生物製藥在中國的市場前景同樣可觀,帶動了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迅速崛起和發展。

衛生材料行業高速增長的理由有二:第一,內部需求大,由於人口眾多,中國每年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衛生材料;第二,全球市場需要,據相關統計,衛生材料市場的容量估計至少在420億美元,龐大的需求量給予衛生材料供應商很大的市場拓展空間,中國的衛生材料相對國外生產商來講有著製造成本上的優勢。

    在上述龐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下,生物製劑和衛生材料發展將繼續加快,前景一片向好。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藥業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