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在於布局。下棋行子有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棄子取勢;產業布局有
著眼長遠可持續發展,明道優術。正如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樣,產業布局
更是一門大學問,更需要大智慧。回首已經結束的2007年,信息通信業走過的更
像是一個相對平靜、平穩的年頭。雖然平靜並不意味著平凡,平穩也不意味著平淡,
但是2007年信息通信業一切似乎都處於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既沒有重大標誌性事
件出現,也沒有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與之所不同的是,進入2008年,奧運會、三
網融合、體制改革、3G……許多即將發生的一些重大突破使其註定將「不平靜」,
甚至會有「大動靜」!也正是因為這許多重大突破與重大舉動的存在,讓我們對20
08年的信息通信業發展充滿了期待!本期封面文章將分別從把握利好、運營部署、
產業發展等幾個方面展望今年信息通信業的發展走勢。
利好·布局200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借草之勢,借風之力。對於信息通信業而言,要想實現
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緊緊把握各種利好因素,充分做到借力打力,借勢造勢。
高舉融合發展大旗
利好:「……十七大報告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建設任務由『工業化、城鎮化、
市場化、國際化』擴展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同時提出
『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新理念……」
步入2008,融合註定成為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關鍵詞。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在十七大報告中被擴展為「工業化、信息化、
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同時有了「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新提法。
關於信息化與工業化,信息產業部王旭東部長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更是給出了明確的
解釋:「信息化只有與工業化結合,才能『化』起來。」應該說,「信息化與工業化
融合」論斷無疑拓展了信息通信業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產業支撐服務信息化、工業
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來看,推進融合決不能簡單理解為發展信息技術產
業,必須對「融合」進行有信息通信業特色的創新,要注重信息技術應用的推廣,緊
緊圍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針對傳統工業化道路存在的弊端,如過多消耗自然
資源、大規模破壞環境生態等,尋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突破口。
具體來講,2008年信息通信業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方面可以從提供技
術裝備、業務應用、網絡支持及信息服務等四個主要方面入手:首先,作為高新技術
產業的先鋒,信息通信業在積極創新信息技術的同時,要為工業化發展提供先進的技
術裝備支撐,增強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裝備能力,提升傳統產業尤其是裝備製造
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其次,因為信息化的核心在於信息技術應用,因此信息
化與工業化融合還要將重點放在信息技術應用的推廣上,加快信息技術在工業製造、
資源能源供給、創新活動等環節的應用,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再造和重組,提高資
源使用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再次,網絡可以說是信息通信業最大的自然優勢之一,
要真正與工業化結合起來,還應將網絡優勢與其他產業進行分享,實現資源利用的最
大化,這樣不但能夠進一步提升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更能有效降低
整體發展成本,提升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效率。最後,創新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還要
進一步做好信息通信業的本職工作——信息服務,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推動網絡在
傳統服務業內的應用,提高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例。
政策堅冰日趨消融
利好:「……2007年12月31日,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
布《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從而成為三網融合在政策上的重要突破……」
、「……國辦發[2008]1號文提出,要推進『三網融合』, 加強寬帶通信網
、數位電視網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資源的統籌規劃和管理,促進網絡和信息資
源共享……」
在過去的一年裡,軟體業、IT產業和通信產業開始逐步實現全方位融合,IC
T的概念也是紛紛出現在各種場合。對電信運營商而言,ICT的發展可以實現由傳
統運營業向信息服務業的轉變;對電信設備製造商來說,ICT帶來的是多媒體的新
發展空間和電信基礎網絡再一次升級的新機遇;而對IT行業而言,ICT打破了原
有業務的領域,從而進入更廣闊的信息溝通新世界。進入2008年,隨著融合的進
一步深化,信息通信業也將面臨新的融合格局,尤其是在2007年的最後一天,信
息通信業發展迎來了重要的政策利好消息。由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
布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自1月3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國務院
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作為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網際網路視聽
節目服務實施監督管理,統籌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產業發展、行業管理、內容建設
和安全監管。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作為網際網路行業主管部門,依據電信行業管理
職責對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實施相應的監督管理。
應該說,「規定」的出台,對信息通信行業來說可謂企盼已久。它對此前一直處
於模糊地帶的網絡視頻服務明確了管理辦法,必將大大激勵國有戰略投資者投資互聯
網視聽節目服務企業;激勵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積極開發適應新一代網際網路和移
動通信特點的新業務,為移動多媒體、多媒體網站生產積極健康的視聽節目,努力提
高網際網路視聽節目的供給能力;激勵影視生產基地、電視節目製作單位多生產適合在
網上傳播的影視劇、娛樂節目,積極發展民族網絡影視產業;激勵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
務單位傳播公益性視聽節目。特別是對備受業內外關注的網絡電視(IPTV)來說
,「規定」的發布將大大有利於業務推廣、行業轉型以及完善產業鏈、推動製造業發
展。
不僅如此,今年國辦發[2008]1號文更是明確指出,要在確保廣播電視安
全傳輸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適應「三網融合」發展要求的運營服務機制。鼓勵廣播
電視機構利用國家公用通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提供數位電視服務和增值電信
業務,在符合國家有關投融資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國有電信企業在內的國有資本
參與數位電視接入網絡建設和電視接收端數位化改造。顯然政策管制的堅冰正在消融
,發展環境逐步好轉,廣電與電信正在從互禁走向互進,這也意味著IPTV將在今
年乃至今後幾年取得飛速發展,這對於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
,對於促進電信業的技術業務創新、推進行業轉型,對於完善產業鏈、推動製造業發
展等,都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生態系統拓展延伸
利好:「……目前基礎電信企業非話音業務收入比例達到30.6%,新增非話
音業務收入占全部新增收入的比例達到63%,增值電信企業達到2.2萬家……」
透過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綜合信息服務已經成為轉型時代電信企業發展戰略的核
心,而且信息通信業在內容服務方面也越來越得心應手。隨著圍繞信息通信業相關產
業鏈的不斷增加,產業分工更加細化,在不久的將來,傳統電信產業、網際網路產業、
傳媒產業、娛樂產業等相互間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並融合為新的生態系統。信息通信
行業的產業鏈也不再是一條而是多條,每個環節都往下游延伸,上下游之間的界限日
益模糊,尤其是產業鏈下游進一步複雜化,各種鏈條集合交叉,將形成更為複雜的生
態環境。
在這種形勢下,內容服務將越來越成為2008年信息通信業務發展的重心。那
些傳統上的非電信企業也必將抓住這個機遇,加速推出融合新業務。如內容服務提供
商利用新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寬帶(包括移動寬帶和固網寬帶)、IP技術以及We
b2.0的流行,結合自身業務優勢,為用戶提供新型業務。面對多媒體內容的需求
,電信運營商也將積極通過自身拓展新業務領域以及以合作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新的融
合業務,不斷擴大業務範圍。例如:中國電信開始與華納、百代、環球等八家唱片公
司聯合發布全新數位音樂服務——愛音樂,標誌著傳統運營商正式進入在線數位音樂
市場。從國內外眾多運營商的實踐來看,他們已經通過和一些典型的網際網路業務提供
商的緊密集成,成功地將自己的業務領域延伸,並融合到網際網路層次。從中嘗到了甜
頭的運營商們,在2008年無疑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我們也將看到層出不
窮的新服務、新業務在國內市場閃亮登場。
與運營商拓展自身領域相對應,2008年網際網路、IT企業也必將加快進軍電
信市場的步伐。隨著終端尤其是移動終端功能多樣化的進程,為網際網路和IT企業進
軍信息通信市場提供了機會。目前,各大網際網路、IT企業紛紛進軍手機市場,正在
改變信息通信業目前的市場格局。其中傳統的IT 設備商Apple通過開發高端
智能終端iPhone,並採取收入分成的商業模式與AT&T、O2等傳統運營商
緊密合作,成功進入信息通信領域。網際網路行業搜索巨頭Google也開始推廣開
源移動終端作業系統Android,其擴張戰略方向包括運營商、網絡設備和終端
等傳統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網際網路、IT企業進軍信息通信市場的步伐在2008年
將進一步加快,由於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將帶動移動門戶網站、移動搜索技術的進一
步成熟,2008年移動網際網路也必將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
可以預見,步入2008年,曾經較為基礎和單一的電信產業鏈,通過交錯式的
融合正在向應用層和複雜化的生態系統方向演進,而爭奪這個生態系統的整合者地位
將成為未來運營商、內容提供者、設備商、網際網路引擎以及娛樂產業的戰略重點。
全業務經營提速
利好:「……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在今年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進一步
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積極推動電信企業全業務經營方案儘快出台,優化市場競爭結構
。這是關係電信發展、改革、監管全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要積極穩妥地抓好組織實施
,抓緊研究有關市場准入、資費標準、互聯互通、資源配置和共享等管理政策……」
從全球電信運營業發展的大趨勢看,不論下一步是否要對電信業進行重組,也不
論採取何種方式及選擇什麼時間發放3G牌照,儘快地給固網運營商發放全業務經營
牌照都是必需的,而且也是符合電信業發展與轉型要求的。從中國的具體情況看,給
固網運營商發放移動業務牌照,目的是要在電信公司重組前率先完成業務重組。先業
務重組後公司重組,改革的成本低,代價小,人員變動少,效果快。展望2008年
的發展走勢,在3G牌照發放日期不明確和公司重組存在諸多障礙的情況下,優先進
行業務重組,使主要運營商相繼成為全業務運營商,對於依靠市場和新業務的力量調
整失衡的電信結構,建立相對均衡的市場發展體系,提高中國電信業的整體競爭水平
,可謂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案。
從目前來看,國內電信業結構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移動業務和固網業務發展的不
平衡。未來的電信市場肯定是移動性通信方式和網際網路海量內容提供的融合,也就是
說移動業務對傳統固話業務的替代已是大勢所趨,而傳統的固網基礎業務將成為更具
有普遍服務意義的公共服務,其價值量更多地體現在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上,這一點
從全球電信業的發展中也可以得到驗證。發放移動牌照,將使固網運營商徹底擺脫業
務短腿困境。但是在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對於固網運營商而言,獲得移動業務牌照
之後絕不能簡單地拷貝目前移動運營商的業務經營模式,要基於自身特點開展差異化
的全業務經營,充分釋放各種網絡資源的產出能力,比如基於固網的簡訊業務、固話
語音與移動語音的同號服務以及利用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基於FMC、號碼攜帶、IP
TV、寬帶無縫覆蓋等增值業務。
展望未來,信息通信新技術的發展正在推動曾經的科學構想走向現實,「無所不
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信息通信服務對全業務經營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從國內外相應的政策調整與優化中我們可以看出,全業務經營在2008將進一步
提速,而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加豐富的互動媒體體驗以及使用任何設備都能輕鬆訪問相
同內容和服務的便利性,用戶在任何地點,通過任何設備、任何螢幕訪問任何服務的
夢想將逐步實現。
唱響08奧運大戲
利好:「……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期間,我國政府承諾將提供寬帶無線
服務,這意味著3G服務的推出已成定局,要求企業加快3G的網絡建設和業務提供
,同時也意味著奧運歷史上第一屆真正意義的寬帶奧運會即將上演,進而激發各項寬
帶應用的創新……」
由於奧運會這一特殊盛事的存在,200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我國
政府承諾將在奧運會期間提供寬帶無線服務,因此對於信息通信產業而言,2008
年北京奧運會是絕對值得把握的機會,而且也是絕對不容錯過的機會。從目前來看,
各項奧運通信保障工作已經大規模展開,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已經基本部署到位,從政
府的態度、運營商的行動和製造商的參與來看,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是展現我國通信產
業實力的最佳舞台。
首先從政府角度來看,科技奧運的重要特點就體現在通信保障和服務水平上,我
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通信網絡,應該提供非常完美的通信服務。因此政府主管部門特
別是信息產業部,其主要任務就是在奧運會期間組織協調好奧運通信,以奧運為舞台
展現我國通信產業的綜合實力。當然,對於作為提供奧運通信服務主體的運營商而言
,2008年對其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包括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
通等在內的運營商在部署2008年工作時,都在奧運通信保障方面施以濃墨重彩。
奧運通信將體現便捷、全面、安全等要素,各大運營商無疑會緊緊把握這一機遇,充
分展示我國通信產業最強大、最完整的綜合實力。當然,除了政府與運營商,奧運對
於製造商而言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由於奧運而拉動的信息
化投入。其實奧運對信息化投入的推動早在2007年就已全面體現,這一商機在2
008年將得以延續。隨著今年上半年進入數字奧運建設的最後關鍵時期,與奧運會
相關的各個信息化系統,包括數位電視、MTV、3G等相關的信息化項目,都進入
了一個比較集中的建設投入時期,同時,DSL網絡的升級改造、移動網的寬帶化進
程也將滋生肥沃的土壤,這些無疑都將給相關的ICT廠商創造新的機會。
「五化」的深入發展將大大拓展電信業的發展空間、中辦國辦下發信息化「十一
五」專項規劃在政策措施上實現新突破、以TD-SCDMA為主導的3G業務將在
奧運會上提供……2008年的利好因素其實還遠不止這些,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
2008年的中國,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而舉世矚目;2008年的信息通信業,也
將因這許多利好因素而值得期待。
更多信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信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