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廚衛電器行業分析報告 >> 2007年電磁爐市場分析

2007年電磁爐市場分析

2008-03-19 15:17: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06年底,大部分電磁爐企業都積壓了大量庫存,總計約有600萬台。」廣東東莞市金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活電器部項目經理邱明勇告訴《電器》記者,「2007年,電磁爐行業就像進入了蟄伏期,銷售情況始終難以好轉。不僅沒有看到期待中的『市場井噴』,反而面臨消化大量庫存產品的壓力。」
    2005年,電磁爐頂著「高效」、「安全」、「節能」、「環保」等眾多光環一路高歌猛進,被視作能夠「引領廚房烹飪改革的產品」,並被預言在今後幾年內將出現大規模井噴。但事實並非如此。據東莞蘇泊爾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福明透露,2007年電磁爐市場約有3000萬台的銷量。市場的平淡本不在電磁爐企業們預料當中,面對《電器》記者的採訪,企業們普遍將引起市場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市場秩序混亂」。

    企業數量龐大

    在談到「市場秩序混亂」時,很多電磁爐企業負責人都表示,生產企業數量龐大、魚龍混雜是首要原因。

    邱明勇說:「2005年電磁爐市場的繁榮及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企業加入,由於進入門坎較低,其中不乏大批資金實力弱且技術實力較差的企業。企業數量最高時曾達1000多家。龐大的企業規模對市場購買能力的透支,從2006年電磁爐市場的驟然降溫就可以看出來了。」

    投資者盲目湧入後,一方面由於部分投機企業生產的電磁爐質量低劣,使用壽命短且存在安全隱患,使消費者對電磁爐的信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電磁爐供需失衡。

    直到2007年上半年,電磁爐的銷售情況仍未有明顯好轉。「2007年1~7月,市場銷量同比約有7%~8%的下滑。」楊福明說,「進入下半年以後,隨著企業的共同發力引導,這一狀況有所改變。預計2008年電磁爐市場能保持平緩增長,總容量約在3000萬~3200萬台。」

    面對電磁爐產能過剩,供應量與市場需求脫節,產品滯銷的局面,不少電磁爐企業開始通過降價來爭奪市場。尤其是進入2007年,在電磁爐微晶面板的價格實現下調之後,以格蘭仕、龍的為首的部分電磁爐企業開始了一輪「價格戰」。而正是這一輪價格戰,使一批原本就因產品滯銷而徘徊在退市邊緣的電磁爐企業完全失去了生存能力,也使行業的品牌集中度得以提高。邱明勇說,2007年,電磁爐行業的洗牌規模較大,僅10月份就有20%的企業被淘汰。根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的監測數據,2007年10月電磁爐前十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6.69%,前五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0.33%,同比分別增長2.9和6.58個百分點。

    「上一輪的洗牌基本已經結束,但目前由於行業相關標準仍不健全,市場准入門檻較低,整體市場仍顯得不夠規範。」尚朋堂電磁爐市場部李鵬說,「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洗牌還將是電磁爐市場的主題。這也代表電磁爐市場的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行業走向成熟。」

    「目前電磁爐企業的數目仍高達700~800家。」邱明勇滿懷憧憬地說:「如果電磁爐企業的數量能控制在300~400家左右,那每個企業都能活得比較滋潤。」

    市場仍待培育

    反思2005年傳出的「電磁爐將取代燃氣灶」的聲音,在汲取了市場現實的教訓之後,企業開始回歸理性,重新審視電磁爐市場的需求。

    「毫無疑問,電磁爐是代表著廚房灶具未來發展方向的,也符合國家的能源政策。但燃氣灶作為我國家庭多年來的烹飪工具,在短期內不會被替代。」李鵬說。

    九陽電磁爐產品經理張天也表示,電磁爐目前的市場策略應放在發揮自身「節能」、「環保」的特點上,發揮與燃氣灶差異化的優勢,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非盲目地擴張市場。

    在近幾年基本完成了對一二級市場渠道的開拓之後,三四級市場的開發也被電磁爐企業提上日程。據張天透露,東北、華中和華東的一二級市場一直是九陽電磁爐的重要戰略市場,進入2007年之後,在鞏固城市市場的同時,九陽開始加大對三四級市場的開發。

    「目前電磁爐在一二級市場的發展速度趨緩,預計今後幾年的規模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隨著鄉鎮地區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三四級市場有望成為未來幾年電磁爐主要的增長點。」邱明勇說。

    「目前很多低價格、質量較差的雜牌電磁爐占據了三四級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大型電磁爐企業目前都已發現了這一市場蘊涵的巨大潛力,也開始圍繞縣鄉級市場進行渠道拓展。」李鵬告訴記者,前兩年電磁爐市場的火熱使一二級市場趨向飽和,三四級市場的培育將是今後幾年電磁爐企業的重點任務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小型品牌對三四級市場的開發為大型品牌的進入做足了鋪墊。」楊福明告訴記者,目前三四級市場的電磁爐普及率增長較快,蘇泊爾也正在計劃開拓這一市場。

    行業標準缺失

    李鵬告訴《電器》記者,在現存的電磁爐品牌中,僅有幾十家實力較強的企業,還存在大批「打擦邊球」的作坊式企業,生產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有的甚至沒有生產許可證,且不說產品性能低下,就連產品安全都不能保證。他說:「說到原因,電磁爐市場目前魚龍混雜的狀況主要歸結於行業標準的缺失。」

    據了解,在產品性能方面,電磁爐所執行的是QB/T1236-91,對電磁爐的熱效率、噪聲和節能等指標做出了規定,但由於是推薦性標準,對各企業執行的規範約束力度也有限。在安全性能方面,電磁爐還需要執行家電安全性的國家標準,包括通用要求GB4706.1-1998和針對電磁爐的要求GB4706.29-1992。

    業內有關人士分析認為,由於缺少強制性的行業標準,給很多雜牌企業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使得行業中存在企業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不少技術落後的小廠家依然得以生存。部分質量低劣、價格便宜的產品在市場流通,一方面擾亂了市場正規的價格體系,一方面也容易打擊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和信心。

    2007年11月14日,眾電磁爐企業盼望的《家用電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國家標準終於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發布。該標準規定了家用電磁灶的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能效等級、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適用於單個加熱單元的額定功率700~2800W電磁灶,包括一個或多個加熱單元的電磁灶,不適用於商用電磁灶、工頻電磁灶和凹灶。據了解,美的、蘇泊爾、九陽等主要電磁爐企業參與這個標準的制定。

    對於該標準,業內很多企業都抱以很大期望,希望通過標準的實施,使電磁爐市場更加規範化。

    「電磁爐執行能效標準,有利於消費者購買時了解更多產品信息,也能引導消費者購買品質較好的產品。」李鵬說。

    李鵬還向《電器》記者表示,面板作為電磁爐的重要部件,又關係著電磁爐產品安全係數,也應針對面板質量出台相應的行業標準。

    期待行業破冰

    在2007年電磁爐市場未有明顯起色的背景下,仍有企業不斷進入。金業電子科技公司則是這些「瘋狂企業」中的一員。邱明勇介紹說:「公司以前主要生產收音機、MP3等產品。2007年是我們第一年生產電磁爐,產量約有20萬台,2008年還將繼續擴大產量,預計有50萬台。」

    在市場出現下滑的背景下選擇擴產,似乎有些瘋狂。對此,邱明勇解釋說:「從2006年底開始,電磁爐市場進入『冰河期』,銷量增長几乎停滯,但這是由於電磁爐產能過剩、市場缺乏有序競爭、行業標準缺失等原因造成,加之前兩年市場的興旺透支了部分消費能力所致,並不能由此判定電磁爐行業的明天是灰色的。」

    楊福明也對《電器》記者說,蘇泊爾在2007年電磁爐市場整體平淡的背景下,仍取得了40%的銷量增長。「通過2007年的品牌整合,2008年的市場會更加規範,品牌集中度也會繼續提高。」

    美的電磁爐有關負責人鄧翔飛則認為,儘管電磁爐市場整體平淡,但大型電磁爐企業並未受太大影響,仍保持著穩步的增長。2007年美的電磁爐的銷量仍實現了20%的增長。

    李鵬認為,電磁爐市場的疲軟是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2007年陶瓷面板的價格上升導致產品成本上升,部分質量低劣的電磁爐產品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這些導致電磁爐市場疲軟的原因都是暫時的,隨著市場的規範化發展,電磁爐市場未來也將在提升了品牌集中度之後,步入穩定的發展期。」

更多電磁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磁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