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番茄紅素市場觀察

番茄紅素市場觀察

2008-06-03 09:11: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番茄紅素的概念漸漸火熱的背後,是羅氏、拜耳、太極集團、華北製藥、華源生命、德隆集團、無錫綠谷等中外實力企業的市場「預演」,誰能從這預期的「紅色風暴」中掘到金塊,目前任何的判斷都還為時尚早。

    巨頭拼進

    近年來在資本界頻頻亮相的新疆德隆集團,在「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經營和「一黑一白」的基礎上,又力推「紅色產業」,打算從番茄、紅花、枸杞、胡蘿蔔等紅色作物的種植加中「掘金」,而番茄產品加工則成為了其出擊「紅色產業」突破口,德隆為此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新疆生命紅紅花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利用集團參股的亞洲規模最大的番茄製品生產企業——新疆屯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4萬噸番茄醬的便利條件,生產番茄紅素、番茄粉、番茄膳食纖維、番茄濃縮清汁等系列番茄產品。生命紅紅花公司銷售經理王獻民告訴記者,自從去年公司番茄紅素產品開始招商以來,目前已在沿海地區和東北的部分省市完成了招商工作,終端產品的全國統一零售價為98元/瓶,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品質上沒有差異,甚至更好,但價格上比競爭對手低,今年公司系列番茄紅素類產品銷量過億元應在情理之中。

    國內抗生素巨頭華北製藥集團也盯上了番茄紅素市場,並把番茄紅素和大豆異黃酮為代表的天然植物類醫藥保健品作為「種子業務」進行培育,目前該集團每月已有兩噸番茄紅素原料上市,其中80%出口海外,而以番茄紅素為原料的保健食品也計劃在年內上市,以番茄紅素為輔助原料的藥品項目也正在研究之中。該集團營銷戰略部產品經理池俊英向記者透露,華北製藥是全國第一家採用生物發酵法提取番茄紅素的企業,這一提取方法在業內是最先進的,培育「種子業務」標誌著華北製藥進軍保健食品市場的開端,並將在未來幾年時間裡儘快地成長起來,公司生產的番茄紅素產品是「採用先進生產工藝,以無污染綠色食品,優質番茄為原料提取精製而成」,池認為,中國番茄紅素的市場容量是一個「無限擴張」的過程,集團在這一項目上的三五年規劃還不便透露。

    太極集團目前也已經推出了由「『植物黃金』蕃茄紅素與『紫色黃金』蜂膠完美結合」的蕃茄膠囊,太極用通俗形象的手法向人們展示這一「前列腺炎保護神」的產品:蕃茄紅素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100倍,是β胡蘿蔔素的3.2倍,一粒太極番茄紅素膠囊=5公斤番茄。華源集團也推出了「生命紅牌」番茄紅素軟膠囊,並稱膠囊是用玉米胚芽油稀釋從天然番茄中提取的番茄紅素成一定比例製成的,因此保健效果更為「穩定有效」。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在中國番茄紅素產品市場上,還活躍著羅氏、拜耳、美國匯聖公司等國外企業的身影,中國進口的番茄紅素醫藥保健品的種類,據原美國匯聖上海公司推廣總監肖鑫東介紹,多達上百種。

    如果說以上知名企業參與番茄紅素市場角逐吸引的是人們的眼球的話,那麼港資企業綠谷生物製品(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瑞奇鴻博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對番茄紅素研發產銷的「堅韌」與「執著」更是讓人們猜想這一市場即將迎來「戰國時代」。據把世界番茄紅素研究開發最為發達的以色列企業作為主要競爭對手的綠谷(無錫)公司執行董事吳嘉萍女士介紹,公司與無錫輕工業大學丁宵霖校長合作開發番茄紅素產品,1999年成立了綠谷(無錫)公司,丁宵霖先生長期研究番茄紅素,研究水平和以色列相比也不算遜色,雖然公司目前的生產規模還不大,但產品、試品在日本、歐洲和澳洲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按照規劃,明年企業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速度。

    新疆瑞奇鴻博愛公司在業內可能還算是個「小字輩」,但它卻為了番茄紅素足足準備了五年時間!目前該公司已形成年產番茄紅素片劑150萬瓶的規模,番茄紅素膠囊正在辦理之中,預計年內即可生產膠囊200萬盒,公司前期主要向免疫能力較低的人群推廣,明後年則以亞健康人群、白領階層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為推廣目標。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姚銘向記者表示,瑞奇鴻博愛目前正與綠谷(無錫)公司合作,計劃用三五年時間把企業發展成為年產6%含量番茄紅素50噸的企業,大大超過目前國內年產30噸的總量,成為行業內的全球大企業。

    面對記者的採訪,無論是市場觀察人士還是進軍番茄紅素市場的企業,都極為看好這一市場,甚至都認為這是一個無法作出具體預測的巨大市場,似乎就像一座座等待開掘的「金山銀山」,一旦開發起來,市場無可限量。據美國CMR預測,番茄紅素產品銷售將年增35%,預計兩三年內到達四五億美元的銷售量。

    「植物黃金」

    番茄紅素到底為何「神物」,競引得如此眾多企業的關注?據曾經操作番茄紅素產品萊康膠囊市場推廣的原美國匯聖國際集團上海匯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推廣總監肖鑫東(現任哈爾濱身心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營銷總經理)介紹,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與番茄紅素相關醫藥保健品與人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番茄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作用是β胡蘿蔔素的2倍,是維生素E的100倍,而且可以捕獲其他的體內自由基,具有預防多種癌症、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等多種功效,可以抗氧化、抗衰老和強腎補腎。新疆中醫學界也研究表明番茄紅素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有滋陰潛陽的特殊功效,特別是符合祖國醫學養身之道的「陰平陽密,精神乃制」的養生學說。由於優越的功能和防癌、抗癌作用,番茄被譽為「21世紀保健製品的新寵」,番茄紅素也被稱為「植物黃金」。

    新疆瑞奇鴻博愛董事長兼總經理姚明告訴記者,全球的番茄分布主要在高原地帶,中國的番茄是18世紀從西方傳過來的,目前國內的番茄產量約占全球的20%左右,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和內蒙,而在新疆,其中新疆地區占全國總量的90%左右。由於新疆擁有未被污染的水源和土壤、充足的日照,是整個亞洲最適宜於大面積種植番茄的地區,新疆生長的番茄,其番茄紅素含量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在新疆,以天山為界,分南疆和北疆,南疆的番茄品質又略優於北疆,而南疆品質最好的就是被稱為「天然空調」的博斯騰湖一帶。目前全球用番茄紅素為原料已經研製出了140多種藥物,國外已經出現了包括針劑這樣的產品,以色列技術可以代表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早在解放初期就開始了對番茄紅素進行研究,但主要還是集中在產品本身的研究,對工藝、生產的研究比較少,也不深入,在產品開發和市場運作方面更是遠遠滯後於國外,目前國內大概有14家企業在研製生產番茄紅素類產品,但僅有少數幾家企業生產了膠囊和片劑產品,綠谷(無錫)公司可以說在產品技術上比較成熟,質量也比較穩定,其它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幾家企業,而且投資者大多都還是比較謹慎,而投資規模較小,市場開發進程也比較滯後。另外,番茄紅素提取工藝相當複雜,成本昂貴,中國番茄紅素原料藥項目目前大多還處於加工階段,往往是1%-6%含量的初級產品,也可以提取30%-60%的度,但市場上一般只需要6%的含量。

    番茄紅素產品的技術專利過去一直是以色列專有,該國企業在全球申報了的幾十個番茄紅素技術專利,此類產品市場也曾一度被以色列企業壟斷,價格也就相當昂貴。後來美國、義大利、英國等都開發出了多種劑型的番茄紅素類產品,價格才有所下降。據業內人士介紹,俄羅斯和羅氏藥業也有合成的番茄紅素項目,從表面上看它與天然番茄紅素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在醫學上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別的,效果遠遠比不上天然番茄紅素。

    「紅色風暴」

    番茄紅素所具有的優越生理功能和防癌、抗癌作用,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醫藥保健製品新寵」,番茄產業則被稱為「紅色產業」,中國的番茄紅素開發亦被納入「國家863計劃」,受到的高度重視。但行業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這紅色產業的風暴什麼時候都會來臨?普通消費者也在關注,什麼時候才能自由選擇到物美價廉的番茄紅素產品,而不是像目前一樣選擇餘地很小,產品價格又比較昂貴。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義大利的第三大番茄生產國,新疆大面積地番茄在番茄種植使當地具備了發展大規模番茄加工業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中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更多的人需要番茄紅素保健製品,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白領一代也更為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積極購買番茄紅素類產品,這些都將推動番茄紅素市場的發展」,德隆集團生命紅紅花開發公司銷售經理王獻民向記者分析了公司進軍番茄紅素市場的主要原因。王獻民說,公司1999年即開始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番茄紅素的提取及工業化生產研究,採用冷凍結晶相結合的方式,在番茄紅素的工業化生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申報了發明專利。公司目前年產國際上通行的番茄紅素6%含量的油樹脂產品4500公斤,已向市場提供番茄紅素3%-10%含量的油樹脂產品及3毫克、6毫克、10毫克/粒的番茄紅素軟膠囊產品,市場反映良好。

    瑞奇鴻博愛董事長兼總經理姚銘顯然也看到了番茄紅素市場蘊藏的巨大商機,並且深知中國企業運作番茄紅素項目的「成本優勢」,他向記者分析番茄紅素市場:中國每年大概有150萬癌症患者,每位患者年均醫藥費1.5萬元,能夠到醫院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基本上都是以城鎮患者為主,他們一般都是有支付能力的人,一算就知道番茄紅素的市場容量到底有多在了,這僅僅是治療癌症的番茄紅素藥物市場容量,其實亞健康人群更是番茄紅素產品的最大的消費群體,如果再加上美容用品和食品添加劑,市場容量就更大了。而在中國研發生產番茄紅素產品,成本較國外進口的產品大為降低了,同時中國還有品質卓越的原料優勢,就如在新疆,企業從老百姓手中收購番茄,一公斤才兩毛錢,成本非常很低,瑞奇鴻博愛一年都要收購幾千噸的番茄,公司力爭把番茄紅素產品儘快推向全國市場。

    綠谷(無錫)公司執行董事吳嘉萍向記者透露,而在中國,目前僅有少數幾個番茄紅素類產品獲得產品批文,台灣地區曾在飲料中加入番茄紅素,結果銷量很好,北京有一家化妝品公司把番茄紅素添加到化妝品里,市場反映良好,農夫果園也正在向大眾推廣番茄紅素的概念,但中國出現規模化的番茄紅素類藥品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目前許多國內消費者可能都知道番茄紅素對消化系統有好處,但又不知道該買什麼產品以達到補充番茄紅素的目的,許多人把番茄當水果吃,但其實這樣做人體很難吸收番茄紅素,因為按照番茄紅素占番茄8/10000的量計算,一天要吃夠一千克的才能夠達到人體每天應當有8毫克的攝取量。因此,只有番茄中的精華部分——番茄紅素產品才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科學需求,從目前國內投資商看好番茄紅素項目的情況來看,番茄紅素市場極有可能有未來引發「紅色風暴」。

    期待健康市場

    番茄紅素能夠引發「紅色風暴」就預示著這一市場的成熟嗎,這顯然還不一定。因為任何一個產品市場的成熟都是以規範和公平競爭作為基礎的,如果連這樣的基礎也不具備,那這一市場將是畸形的市場。

    新疆烏魯木齊市醫藥保健品個人代理人丁正華先生曾長期關注番茄紅素產品,但他至今也沒有正式代理此類產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還不成熟」。丁正華向記者分析,番茄紅素市場雖然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產業,目前農夫果園也已經向大眾傳播「番茄紅素」和「新疆番茄」的概念,但這一市場從培育到成熟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目前市場最需要的就是一兩個真正「做事業」的企業,應當注重原料品質和產品質量,單一的概念炒作最終結果將是空洞無物,對消費者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丁向記者舉例,如新疆某企業集團宣稱進軍番茄紅素市場,但這一企業集團「從來就不是做實業的主,只會炒作概念」,如果此次又在炒作「番茄紅素」概念,那對消費者和市場的培育又有何益處?

    哈爾濱身心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鑫東告訴記者,目前已有幾家企業拿到了醫藥保健品批准文號,番茄紅素產品正逐漸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接受,發展潛力很大,但若沒有一支好的操作團隊,市場也很難做大的。當市場上的番茄紅素產品逐步增多時,在產品運作和市場推廣上如果沒有認真對待,「紅色風暴」帶給業界的也將是「畸形」的市場。

    筆者觀察到,一個某進口的番茄紅素保健食品××膠囊的市場操作,其產品「配伍」是很合理的,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的確是一個好的產品,但卻沒有一個好的操作團隊,現在運作這一產品的團隊主要是在招商「圈錢」,每次招商會都在豪華大酒店召開,鋪設豪華排場和「陣容」,一次就花費十幾、幾十萬元,但在圈到錢後對經銷的承諾和服務都跟不上,弄得名稱已經很臭了,這點行業內人士都知道。

更多番茄紅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番茄紅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