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空調器HCFC替代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對製冷劑替代技術、替代路線、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而自然工質R290也再次成為與會人員熱議的「焦點」。
R290替代潛力再次凸顯
製冷劑R290,即丙烷,是一種可以從液化氣中直接獲得的天然碳氫製冷劑。與氟利昂這種人工合成製冷劑相比,天然工質R290的分子中不含有氯原子,因而ODP值為零,對臭氧層不具有破壞作用。此外,R290的GWP值接近0,不會產生溫室效應。
正是基於上述的優良環保性能,R290引起了製冷界的注意並對其多方面性能及替代技術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美國馬里蘭大學,以及格力、海爾、美的這些國內空調廠家在會上分享了R290冷媒的研究進展和成果。
據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的張守信部長介紹,海爾對製冷量在2300W-7200W的掛機與櫃機,涉及單冷、熱泵、變頻與定頻這幾種機型的空調產品均進行了R290製冷劑的試驗,並且通過調整換熱器管徑、壓縮機頻率、充注量等措施可以達到與使用R22製冷劑相同的使用性能。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YunhoHwang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特定的設計及製冷系統改造之後,R290的製冷能力與R22不相上下,並且R290還具有比R22更低的LCCP值(壽命周期氣候性能)。
另據了解,目前格力、美的、美芝等空調器及壓縮機企業內均在進行R290製冷劑產線的改造工作。今年9月份,格力電器的「R290冷媒空調」獲得了德國國家電氣安全認證標誌VDE證書,這也意味著R290空調已經得到了歐洲市場的認可。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在介紹,為了實現2013年HCFC物質凍結目標,將在空調行業內選擇有實力和管理能力強的企業,將計劃淘汰量的15%改造為R290和R161工質。
R290替代:不苛求完美但仍需改進
對於2010年的中國空調行業來說,除了持續高溫天氣拉動的空調銷量大幅增長的靚麗業績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嚴峻問題,那就是HCFC製冷劑的替代。從今年開始,我國開始履行蒙特婁議定書中淘汰HCFC物質的任務,換句話說我國空調行業已經走到了製冷劑替代轉型的關鍵路口。
然而最具替代潛力的R290製冷劑的易燃易爆問題仍是其目前普及面臨的最大障礙。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的Markus先生表示,安全性問題確實是碳氫工質製冷劑使用中必須要考慮的嚴肅問題,但是也不能「談虎色變」,而是應該探索科學的控制手段來控制其風險。
據格力電器副總經理張輝介紹,對於業內非常關注的R290易燃易爆問題,格力建立了專門的泄露測試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試驗以提高R290的使用安全性。
張輝表示,減小充注量和泄漏量將是未來R290製冷劑研究的兩個主要方向,而如何減小泄漏量仍是目前尚需解決的難點問題。
此外,格力未來將在提高R290冷媒空調安裝、售後、維修階段的安全性能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
另據了解,因為R290屬於易燃易爆物質,目前歐盟和IEC都有對R290最大充注量的相關規定。對此,張守信表示,上述標準是按照掛機安裝高度1.8米計算的,而國內掛機安裝高度一般都高於2.2米,由於國內外空調的安裝高度不同,上述標準並不適用於我國;並且上述標準只是針對於掛機而言,而目前國內2P以上空調市場中,櫃機占絕大部分,因此針對櫃機的充注量標準仍有待討論和制定。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PegaHrnjak表示,世界範圍內來看,至今並未找到最完美的替代製冷劑,無論是R290、CO2等替代物質均具有某種特定的缺陷,但是製冷劑替代需要打破固有的觀念,以更全面的方式對其進行認識和研究,而不只是局限於某一個衡量因素上。
更多空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