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物聯網行業分析報告 >> 物聯網技術在社區電動車管理中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在社區電動車管理中的應用

2011-02-11 16:2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一、 物聯網的基本概念

    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今天,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已經深深地置入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各個方面,我們通過網際網路可以了解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新聞,可以下載圖片、音樂、軟體等,可以聊天、收發郵件,實際上,當今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電腦,離不開網際網路了,沒有網際網路,我們的生活就會感到枯燥乏味。

    網際網路就是把全世界所有個人計算機聯結在一起,構成網絡,每個人的資源共享,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我們每個獨立的個人,提供了海量數據,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沒有網際網路,我們什麼都做不好。

    網際網路僅僅是把個人的計算機聯結到一起了,起到了人與人的交流作用。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夠把一個物體或物件或設備,改變成一個「計算機」,然後,聯接到網際網路上去,那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是不是,我們也可以直接和物件進行交流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物聯網」的最初設想。

    有了物聯網,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將更加深入,當你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你可以知道地面的溫度,你可以知道輪胎的氣壓,當你將要回到家中時,可以提前打開家中的空調,可以提前燒開溫水。當你出差時,你可以隨時了解家中的狀況。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延伸,在這個網絡里,不僅有人的存在,更有大量的「物」存在,你可以通過網絡去了解物,物也可以通過網絡向人反饋它本身的信息,當然,物與物之間也是可以交流和溝通的,因為我們已經為每個入網的「物」安裝了微型電腦。所以,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史無前例的影響,是我們從信息世界走向智能世界的必然結果。

    二、 物聯網的基本架構

    物聯網的建立一般具有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 信息感知層面,其作用是能夠將物件的物理參數轉換成電參數和數字信息,以便於網絡傳送。

    第二, 信息傳送層面,沒有信息傳送,物和物之間就沒有交流和活力。

    第三, 信息處理中心,也就是應用層面,海量的信息數據處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有了它,才能實現我們「智慧地球」的目的。

    三、 應用實例:

    北京山騰儀器儀表公司設計的「社區電動車充電站系統」就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實例。
該系統由智能插座,底層通信線纜,控制主機(網關)和管理中心等組成(見下圖)。

    智能插座是這個系統的關鍵節點,每個智能插座內都嵌入了一個微電腦晶片,它能將每一輛正在充電的車輛信息不斷地傳送到主機上,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點。

    1、 自動識別充電器,防止其他電器竊電。

    2、 用戶電池充滿後,自動關閉電源,防止長期供電,而導致電線起火。

    3、 智能插座配備雷射防盜鎖,瞬間報警,萬無一失。

    4、 具有充電保護功能,充電插銷被人為拔下時,自動斷電。

    5、 具有過載保護功能,超載自停,杜絕多人共用一個插座充電。

    充電站主機是這個系統的網關,通過它可以使插座上的信息,順利地傳輸到移動電信網上,再通過電信網,與物管中心的計算機連接到一起。同時,它還具有對充電用戶的身份識別功能,用戶通過在主機上刷卡,身份得到確認後,智能插座才能開始給電動車充電,用戶的電費寄存在管理中心的資料庫內,當某一用戶開始充電後,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就會按照充電時間扣除用戶相應的電費。

    物管中心的計算機同時也可以連接到網際網路上,使用戶可以在家裡,通過網絡知道自己車輛的充電狀態,可以隨時停止充電,還可知道自己帳戶上的餘額,並能及時充值,當充電插座被人惡意拔下或者當電池充滿後,還可以通過手機,立即通知用戶。
             
    社區電動車充電站的建立,為用戶帶來了極大便利,它使我們初步感受到了「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成果。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必將給我們帶來及其美好的未來,也會使我們的世界更具智慧和魅力。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