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民幣升值2%,經過與客戶提價分攤後,折入每件衣服出口成本大約增加兩毛錢,我們還可以撐得住,但一旦升值超過5%,將很難承受。」
一條賣8美元的出口牛仔褲,利潤正被各種上漲成本「蠶食」得只剩幾毛錢,一旦人民幣升值超過5%,它的「東家」——出口加工企業將會因無力消化成本而棄單。
人民幣升值儼然一把雙刃劍。
「人民幣任何程度的進一步升值都可能會令出口商破產,而這是中國負擔不起的。」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近日如是表示。他並以「如果水被加熱到99℃,是不會沸騰的;不過如果再繼續上升1℃,水就會沸騰」的形象比喻,形容中國出口商面臨的脆弱形勢。
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發表文章稱,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今年我國紡織工業經濟運行要保持平穩增長難度較大。人民幣升值壓力成為不利因素之一,將會削弱我國紡織品服裝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整個紡織行業的平均淨利潤率在3%~4%,不會超過5%,如果人民幣升值超過5個點,將會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受到強烈衝擊。如果未來棉花的進口配額不進行適當放開的話,那麼紡織業在人民幣出現升值後可能會發生大量訂單流失的情況,平均利潤將歸零。
不僅是紡織服裝行業,玩具、鞋、箱包、電子等多個行業都在擔心人民幣升值蠶食掉微薄的利潤。
更多紡織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