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龐大的製鞋企業大軍,相當一部分都是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展起來的,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與摸索,個別鞋企已經完成了企業機制等各方面的變革,更多的則仍然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規模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同質化已經成為鞋業內有目共睹的事實的今天,創新,無疑是促進企業在市場中快速成長的最強大動力。
營銷創新
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跟西方國家截然不同。中國市場發生了很多西方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我們有很多原創性的東西,先有實踐,後有理論。我們應該自信地做一些事情,只要結果是好的,就沒什麼問題,就應該大膽推進。事實上,國內的鞋企比誰都清楚創新的重要性,但卻無法真正拿出創新的東西來。
總的說來,營銷知識中比較有用的是整合營銷知識、資料庫營銷和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更加強調分散化和多元化,也就是說,對創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創意是從滿足多數人到滿足少數人的過渡,就想你為十個富翁建房子的難度絕對比你為大多數普通人建築的難度要高出許多。
鞋企都想讓自己的品牌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營銷概念上做文章是個不錯的方法。來自丹麥的鞋業巨頭ECCO能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得益於差異化的營銷策略。這個創新不是在頭腦風暴上憋出來的,而是以營銷觀點在市場上搜尋到的市場空白點。
過去10年的營銷是初級的,很多企業和營銷策劃公司光憑運氣也能存活下來。接下來的5年,將是完全屬於實力的時代,品牌的時代,對製鞋企業來說,也是塵埃落定前的混戰廝殺期,是終於衝出重圍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還是逐漸被大企業擠壓掉市場空間,全看企業有沒有足夠的創新能力。
細節創新
近年來,新產品、新品牌、新生活不斷湧現;新思路、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新媒介迅速崛起,世界門戶紛紛開放,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大眾生活,大部分人都變得見多識廣。現在的年輕人——未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對創意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愛好情結,唯有閃耀著炫目光彩的想像力,能以不可思議的力量輕易將他們俘獲。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想像力與創造力制勝的時代已經來臨。將創意融入營銷策劃、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的每一個環節,創意地調研、創意地定位、創意地制定策略、創意地表現與執行、創意地管理甚至創意地溝通,企業的快速穩定的成長,就不僅僅是夢想。
從2007年開始,北京每年投入5個億扶持創意產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人的價值觀是多元的,在這個人人都想當主角的時代,每個人都對個性化的產品、個性化的品牌進行選擇,也就是要求鞋企更有創意地去理解消費者,生產出更有創意的產品,提供更有創意的服務。
現在大多數鞋企嘴裡喊著要為少數人服務,行動上卻仍然對大多數人慾罷不能,如果哪一天我們的企業能言行一致的專心為少數人服務了,細節的創意就會慢慢多起來。未來小眾產品會越來越多,企業對細節也就會越來越專注,你越會發現,每一個細分的成功案例中,都有一些巧妙的細節熠熠生輝。
韓國產品為什麼這麼暢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十分重視創意和設計,他們將產品創意作為工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來設計。
製鞋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視創新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將其貫穿到企業運作的各個流程中去。只有一個不斷發展求新求變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的企業,才可能在市場中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