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皮革行業經過快速發展後也面臨著艱難抉擇,追求數量擴張、低價競爭的發展模式已經開始桎梏產業發展,在全國上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背景下,合成革行業的轉型升級也成必然,而環保與創新則成為合成革行業轉型升級的突破點。
在本次的兩會上,各大代表也提出了許多熱點問題,涉及農民工就業、教育、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等民生問題。而浙江科一合成革有限公司金聰擇總經理在接受慧聰皮革網採訪時表示,他更加關心合成革製造業創新方面的提案,中國製造業企業只有依靠創新才能擺脫低價值生產的困境。
落實創新求發展
在今年的「兩會」各項提案中,關於製造業創新方面提案廣受關注。金聰擇總經理就提到:中國製造業企業只有在價值鏈上向高端轉移,增強創新能力、設計能力,才能擺脫合成革業的生產困境。
據了解,浙江科一創建之初,就將「創新」融入到了企業理念及產品研發中。公司開發研製的聚氨酯(PU)濕法合成革、超細纖維合成皮革,主要應用於服裝、鞋類、箱包、沙發家具、汽車內飾、筆記本、時新手袋等。生產技術精湛,經濟實力雄厚,產品質量上乘,品種齊全,花色多樣,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年產1600萬米PU濕法合成革和600萬米超細纖維合成革,銷往溫州、溫嶺、河北、東北三省、四川、廣東、福建、香港以及美國、中南美洲、德國、義大利、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創新已經成為了浙江科一合成革公司發展的根本動力。
目前,浙江科一在產品、資源、科技、營銷等方面也正在走一條開拓創新之路。在產品上,浙江科一合成革品經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樣檢測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在同行業中具領先水平,尤其是超細纖維高仿真皮革屬中高檔產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在科技創新上,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將最新的科技理念不斷融入到合成革工藝中;在營銷方面,不斷拓展及創新營銷渠道,除了適當做些紙介傳媒推廣和參加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外,更利用網絡這個強大的在線銷售平台,將顧客服務整合到營銷過程中。
機遇和挑戰共存
然而如今由於原材料的漲價,人民幣的升值,用工成本的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合成革業的經營陷入了困境,合成革行業似乎走進了寒冬。合成革企業究竟該如何突圍?金聰擇總經理表示,在「十二五」期間,輕工業仍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同時,又處在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為主要特徵的戰略轉型期。
加強自主創新建設。要著眼於產業的制高點,進一步增強產品的設計、研發的能力,提高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明確「十二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明確新產品開發的要求,明確產業鏈全過程的技術和管理的要求。通過技術創新,淘汰落後產能,集中創新管理,推進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等各種方式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進一步加強人才建設,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要進一步做好精英營銷、管理、科研、設計、技工技能、等各類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行業前景展望趨勢
中國合成革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流潮,中國承接國際合成革行業的轉移,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合成革行業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發展平台,並且已基本占據了全球中低端的合成革產品市場。展望「十二五」,高明總經理認為國內合成革行業展望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增強開放意識,大力拓展國際市場。外貿出口對合成革行業發展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因此,我們在鞏固原有的國際市場份額的同時,要重點開拓南美、中東、東協、非洲、大洋洲等新興市場。要充分運用國內外各種大型皮革、合成革展會平台,設攤參展,繼續宣傳「溫州:中國合成革之都」 區域品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同時通過各種途徑捕捉市場需求信息,如產品花色、款式的流行趨勢,提供給企業。
第二,加強技術研發力度,實行產品結構調整。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作用,研發出更多款式新穎、色彩絢麗、科技含量高、環保型的產品贏得市場。
第三,改進產品營銷方式,加強「境外營銷體系」建設。在完善現有營銷網絡的基礎上,採取「抱團」建立營銷聯盟,「服務外包產業」等新營銷方式,加快營銷進度,來拉動企業的生產經營。積極參加政府舉辦的「走進非洲」,「走進中美洲」系列活動,開展產銷對接洽談。創造條件在境外設立直銷點。
第四,加強外貿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各出口企業要通過人才引進、自主培養等多種形式加強外貿隊伍建設,以適應規模日益擴大外貿出口工作的需要。要創造條件,在境外設立預警點,善於搜集外貿預警信息,提前做好應對,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面對「十二五」新時期的機遇與挑戰,筆者相信浙江科一合成革有限公司必能實現一番新的作為,它也將繼續引領著國內合成革行業的發展方向。
更多合成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合成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