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造紙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紙箱行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紙箱行業的發展趨勢

2005-02-22 08:22: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的紙箱包裝行業,已由惡性競爭開始走向良性發展;由中低級水平向高級水平發展;由國內高水平向國際水平發展。

  90年代我國的製品包裝企業,處在高速發展期。但普遍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很少。進入新世紀前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紙箱包裝企業,基本上完成了行業專業化分工,達到了廣東的水平。現在的市場競爭,是大企業之間的競爭,是高水平的競爭,將促使整個行業向高級發展。

  在紙箱包裝發達地區,大企業都已進行了技術改造,淘汰了老設備,換上了高檔快速生產線。瓦楞紙板生產線和印刷開槽機,過去基本上是國產製造,進口的很少。隨著WTO的加入,國外的包裝機械將趁勢而來「擠壓」國內包裝機械,競爭的結果,將使中國的包裝企業邁向國際水平。

  中國的紙箱包裝的發展前途在於集合,意在合力。
  1、紙箱包裝同造紙的結合。在已開發國家早已實現紙箱同造紙的結合;造紙同森林的結合,而我國長期分離。這幾年開始有了紙箱同造紙的結合、造紙同紙箱的結合,而且發展勢頭很快。安徽省馬鞍山市「山鷹紙業集團公司」拉進了一家小紙箱廠,投資上了一條瓦楞生產線,主要生產紙板供應周邊地區小廠,由於自造紙,用紙成本低,加上福利企業的兩大優勢,意念產值6000萬,即銷售了數萬噸紙,又獲得了可觀的利潤。他們嘗到甜頭,今年又上了一條高檔大線,準備搞一個億。同時在蘇州和揚州地區兼併及新辦三家紙箱廠。

  2、紙箱同紙盒(彩盒)的結合。在國外早已有之。「中國常豐包裝有限公司」引進義大利的高檔瓦楞生產線,號稱亞洲第一,既能生產AAA瓦楞紙板,又能加工最細最細的瓦楞。可見國外從設備設計上已經結合。而我國長期經紙箱同紙盒分開。在分類上,紙箱為印數包裝、大包裝;彩盒為銷售包裝、小包裝。紙箱廠生產大包裝;印刷廠加工小包裝。今後要大小包裝結合了。大、小集合的關鍵在後道的印刷機,彩盒對印刷的高檔要求,必將引向紙箱同彩盒印刷的一致性。

  3、紙箱同蜂窩的結合。在國外,用蜂窩複合紙板加工蜂窩紙箱,達到瓦楞紙箱的標準,蜂窩紙箱的成本比瓦楞紙箱降低20%上下。北京、南京的蜂窩專家,亦試製成功。紙瓦楞與紙蜂窩同屬紙型結構,是同胞姊妹。而且蜂窩紙箱可以用瓦楞紙板的後道工具加工,而現在蜂窩紙箱尚未試生產,更沒有批量生產。這條路打開,將是拓寬紙箱的新領域。可以相信,中國的紙箱包裝企業,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開發蜂窩紙箱。

  4、紙箱包裝的先進地區落後地區的結合。現在國家號召開發大西北,除國家投入開發外,更多的是動員發達地區的企業到大西北去開發辦企業。外商看好我國市場,紛紛來我國投資辦廠。而先進地區的包裝企業的到落後地區辦企業非常少,很多包裝企業只派「欽差大臣」長途傾銷產品。要知道後進地區的市場,是個潛在的市場,是發展中的市場,到那裡去開發辦企業大有作為。

  我國紙箱設備的製造技術,北方企業重研究,也靠實踐摸索。慎重發展。南方企業是拿來主義,把國外的先進技術拿過來,變成我的,搞快速發展。北方企業並不是不懂南方企業的訣竅,而且國有企業的財務帳上錢少,只能啃老骨頭,南方企業老闆袋子裡的錢鼓鼓的,這是南北之差。

  紙箱機械的新發展:將是後道換前道,前道調後道。前道是瓦楞生產線,已充分保證了紙板質量。而後道印刷同很多企業的前道存在不配套,現今紙箱、彩盒都在強調後道,要強化後道印刷。所以把位置換一換很有必要。我們還應看到後道印刷作用,不僅大企業需要,小企業也需要。蘇州一家小紙盒廠,把生產瓦楞的國產單機、單面機統統處理了,進了台灣產印刷機和粘箱機,投資不大,到大企業拿紙板,加工出來的紙箱,同大企業加工的紙箱一模一樣。也就是說中小企業上了高檔印刷機,同樣可與大企業展開競爭。所以今後相當長時期,後道印機將發揮重要作用。

更多紙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紙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