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761931萬輛,全年汽車銷售量達到136431萬輛。《2011中國汽車用品市場趨勢觀察研究預測報告》中數據表明:國內行業經銷企業已經達到70000多家,其中年產值100-500萬元的企業大概占到行業經銷商總數的43%左右,達30000家左右,年產值500-2000萬元占到30%,達20000家左右;2000-5000萬元的達8000來家左右、5000萬元以上的達2000家左右。《2011中國汽車用品市場趨勢觀察研究預測報告》預測到2012年我國的汽車用品行業市場總量將達到5000億。
據預測到2011年末,全球汽車行業總體信息化投資規模可達到3422億美元,但我國汽車信息化投資占全球比重不到4%,這與我國汽車產銷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但同時也說明我國汽車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市場前景是利好的。加之政府逐漸重視並鼓勵汽車用品行業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汽車電子產業的技術創新,政府也在逐步完善汽車用品行業的相關法規及標準,為汽車用品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序的競爭環境。同時汽車用品企業也應不斷自主創新,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抓住汽車用品行業的發展機遇。
2009年,世界著名管理諮詢麥肯錫在通過對世界排名前十的公司近十年的業績分析中看到:汽車銷售約占整個汽車產業鏈利潤的20%,零部件占30%,而汽車後市場則占了50%。根據汽車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汽車後市場的利潤可占整個汽車產業利潤總和的60%~70%,而汽車用品作為汽車後市場的三大板塊之一,盈利空間也相當廣闊。中國汽車用品行業的情景是樂觀的。預計到201年,僅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就有望突破3000億元。汽車安全系統、美容養護市場等也將有較大發展。那麼這些預測的依據是什麼呢?
整車銷售利潤降低致使汽車用品行業成利潤點
目前我國的汽車市場逐漸成熟,在轎車增長如此迅速的同時,轎車的價格在一步步降低,整車銷售的利潤已經開始降低,其他產業隨之利潤開始升高,就像某轎車代理商的觀點:「今後的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就如今天的手機行業一樣,銷售逐步走向微利,而售後服務和相關產業將成為商家追逐利潤的主要目標。從中不難發現,隨著整車利潤的降低,企業的落眼點向汽車後市場轉移,而汽車用品則成為首選。
車輛的私有化致使汽車用品的需求量提高
當前在小轎車為代表的乘用車大幅度增長中很大一部分源於私人用戶的增加。私家車的普遍程度越來越高,與之而來的是消費者對個性化、舒適化的追求,汽車改裝、汽車音響、汽車精品裝飾等都是應運而生的新行業。同時汽車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筆較大的財產,在上面投入的精力都比較多,需要按時進行保養、安裝配置等,這一切都帶動了汽車用品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私人汽車車主一般要用車價的5%以上的價格購進包括車載通信設備、防盜竊裝置、汽車視聽產品、車用地毯、車內裝飾品、各種座椅套、汽車簡單維修工具在內的汽車用品。
更多汽車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