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油墨製造商一直都希望已經困擾他們兩年多的原材料危機能在近期有所緩解,但令人遺憾的是,自2008年以來,大範圍的價格上漲和原材料短缺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並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油墨製造商所承受的成本壓力至少還將持續幾年。
成本上升致油墨漲價頻繁
在歐洲印刷業尚未完全從經濟危機中復原,又要面臨來自網際網路的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油墨製造商的生存壓力陡然增大。為了緩解壓力,歐洲的一些油墨製造商,如富林特集團、太陽化工和盛威科等,只能選擇對產品進行漲價。在2011年早些時候,富林特集團宣布將包裝油墨在歐洲的銷售價格平均提高8%,有些產品的漲跌幅甚至達到了30%。
油墨製造業對原料供應商的吸引力在降低,以前他們能憑藉著大批量的採購來獲取優惠,而現在他們的優勢已經被其他行業壓過。與油墨製造業爭奪原材料的行業主要有塗料和膠黏劑製造業,同時也包括輪胎製造業、建築業和石油勘探業等。
歐洲一家原料供應商的負責人表示,原料成本的激增的確給油墨製造商帶來困難。儘管油墨製造商以前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但解決起來並沒有現在這麼困難。目前,油墨製造業的利潤微薄,印刷市場的整體狀況也比較低迷。
基礎化工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2011年第一季度,歐洲的苯和丙烯價格飆升至兩年前的5倍左右,甲苯價格比以前高出近3倍,而一些基礎化工產品的價格甚至達到了與亞洲相當的水平。儘管最近基礎化工產品出現了一些降價的信號,但它仍然處於高位運行狀態。
居高不下的基礎化工產品價格給中國的顏料製造業造成了衝擊,進而影響了其銷往歐洲的產品價格。此外,樹脂的價格也在節節攀升。作為生產丙烯酸樹脂的主要原料,丙烯酸的價格自2010年以來已經上漲了33%以上。
歐洲地區油墨成本的上漲主要是由基礎化工產品漲價造成的,而後者的價格又是由原油價格決定的。2011年上半年,一些石化企業已經將產品的價格提高了20%左右。
除了化工原料以外,生產樹脂和添加劑所需的天然原料也變得更加昂貴:歐洲的豆油價格近兩年來已經增長了一倍以上;松香價格在2011年前兩個季度達到了歷史最高值——中國的松香價格在6個月的時間裡翻了一番,雖然它們自2011年春天以來已經下降了約40%,但仍比2009年年初的時候高出了一倍。
目前,沒有人知道松香的價格是會下降還是會繼續增長,由於它的價格在年初增長過快,所以市場需求有所下降。同樣漲價的還有高油和酚醛樹脂松香,富林特公司認為松香的整體價格在最近一年半里增長了400%。
油墨製造商尋找替代產品
由於一些化工原料的短缺,很多油墨製造商開始尋找替代產品,以確保原料供應的長期穩定。
歐洲一些與化工廠簽訂長期(通常為一年)供應合同的油墨製造商也同樣遇到了問題——其採購合同的有效期已經從一年被縮短到了幾個月。
據了解,一些工廠在經濟危機中的倒閉是造成此次原料危機的主要原因,一些常用化工原料的短缺至少還將持續到2012年。儘管有些企業已經宣布要增加產能,但要想全面緩解歐洲的原料短缺問題,至少需要2年~3年的時間。
相關資料顯示,有關原材料成本會在2010年年底~2011年年初升至頂峰並將逐漸回落的假設是錯誤的。事實上,原材料成本在201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上漲仍然十分嚴重,儘管它的增速可能會有所減慢,但在未來18個月內仍將呈上升趨勢。
對於一些可以替代的原料,油墨製造商在選擇時不但要考慮成本因素,而且要考慮安全性的問題;而對於一些無法替代的材料,人們或多或少會感到有些無可奈何。以鈦白粉為例,它在歐洲的售價已經增長了近40%,並且還將繼續上漲。
作為歐洲市場上重要的二氧化鈦供應商,杜邦公司日前宣布將在墨西哥成立一個新的鈦白粉廠。而歐洲最大的塗料製造商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也表示將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建廠的方式,確保二氧化鈦的供應,並緩解自身的價格壓力。
比較可行的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將二氧化鈦與碳酸鈣混合,或使用添加劑以減少二氧化鈦在油墨中的用量,提高顏料的分散性。
在未來幾年裡,歐洲油墨製造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開發出新的油墨,以應對關鍵原材料的短缺和成本的上漲。
更多原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