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機械製造業發展方向分析

機械製造業發展方向分析

2012-05-21 12:53:2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們不便評價競爭對手。對於每一次明里暗裡的掐架,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二者在回應媒體及外界關注時卻顯得很有默契。

    激烈爭奪市場份額的同時,這兩家同處湖南的中國工程機械業巨頭,在海外收購領域的恩怨糾葛,也從2008年的CIFA收購案,一直掐到2012年對德國大象的併購。

    二者首次公開對壘,發生在2011年11月一次行業代理商會議上。在論及企業海外併購之路話題時,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中國甚至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大整合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時機也不成熟,海外收購成本很高。他不點名地爆料稱一場收購原本只需要20億元的成本,最後花費了50億元。

    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表態反擊,作為行業競爭對手,在公開場合評價別家私事是不道德的,表示中聯併購CIFA成本不到20億元人民幣,台下與會者譁然一片。

    這場恩怨,源於2008年。彼時,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巨頭義大利CIFA面臨破產,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都有意競購以打開國際市場局面。後湖南省發改委找雙方協調,希望其中一方做出妥協,以避免抬高價格。三一曾希望和中聯重科聯合收購,卻遭拒絕。而郭學紅後來反爆料,三一曾願以1億歐元代價,向其買斷併購資格。

    類似的競爭故事,在2012年重演。全球排名第一的混凝土設備商、擁有大象品牌的德國普茨邁斯特,邀標尋求買家。三一重工上演徒弟收購師傅的經典案例,兩情相悅中,中聯重科祭出一紙批覆,表示自己才是備案申報、得到發改委同意批覆的有資格收購者。雙方又陷入路條之爭。

    此番由梁林河和陳曉非兩位高管在微博上掀起的熱鬧,一方為行業秩序之亂痛心疾首狀,一方則擺出提點歷史敦敦告誡的姿態,除了各自旗下團隊的搖旗吶喊,在更多業內旁觀者眼中,更像是一場沒必要的嘴仗。

    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一領導表示,這些國內巨頭企業,目標都應是走向國際競爭,應懂得把握風險。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則指出,在趨勢性的走出去領域,中國企業或當效仿日本企業的互相尊重與良好溝通,以避免惡性競爭可能導致的損失。

    而無論是本土發展還是走出去,工程機械行業的自律發展,以及企業之間的良性競合,希望在經歷一個看似必然的過激競爭階段後,能進一步發展至進退有度的成熟期。

更多機械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械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