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
木工機械企業很多,定位和發展策略不一,但都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且在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經營策略,並在經營狀況上呈現較大的差別。
尚在發展初期的企業,往往以價格戰為主要營銷方式。如膠南王台鎮部分企業,地理分布密度大,競爭激烈,價格戰成為爭奪訂單的必要手段。因為這種模式使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所以在挺過起步階段後,它們會在中期發展階段迅速轉向追求品質的發展之路。
處於中期發展階段的企業,會自動調整方向,脫離低層次經營模式,走高品質、精細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這類企業目前在青島的木工機械行業中占據主體。青島砂光機
設備生產企業有三四十家,近年來都在產品差異化、精細化上加大了調整力度。一些企業還專業生產特色小型設備,如異形覆膜機、專用於把手、門套的設備,以確立其在細分市場的地位。
處於成熟發展階段的企業,往往會走品牌發展之路,以特色化產品和技術含量高的設備贏得市場主導地位。比如建誠偉業、千川、威特動力、永強、華順昌等,不失為青島較優秀的木工機械製造企業,這些企業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有品牌文化的積澱,產品個性非常突出。
水平提升,靠技術更靠精神
青島以紡織機械技術和產業
配套服務為基礎,通過轉型,形成了木工機械產業集群。如膠南市王台鎮以前是紡織機械的生產基地和銷售集散地,轉型後開始生產裁板鋸,幾十家企業就是組裝車間,配套件都有專門的小公司加工。由於同類裁板鋸企業過多,導致競爭激烈,利潤降低,2010年,其中的一部分企業又開始生產
封邊機,贏得了新的市場空間。
從總體上說,青島的木工
機械設備與台灣相比,技術水平和加工精度相差不大,但與歐洲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國內很多家具、櫥櫃和
木門企業都進口德國豪邁和義大利SCM公司的木工機械產品,目的就是要達到較高的加工標準。作為青島地區比較成熟的產品,其品質與國外產品已經很接相近了,但是青島木工機械
製造業的整體水平與歐美的差距不是一二十年內可以趕超的。
事實上,青島與歐洲的距離,也是我國木工機械整體水平與歐洲差距的縮影。這種差距是技術層面的,更是精神層面的。有一位老闆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即使瑞士手錶的零部件全部拿過來我們組裝,也無法達到歐洲的精準度。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嚴密的安裝管理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也缺乏植根於嚴謹民族文化基礎上的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
對於青島木工機械企業而言,新危機也是優勝劣汰、實現市場整合的良好機會。青島企業須學習歐洲的先進技術和敬業精神,才能夠逐步形成民族品牌,抗擊更大的市場風浪。
更多木工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木工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