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國創意産業的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推動文化創意企業的快速生長,並發揮集聚效應,培育創意市場,打造並完善創意産業鏈,形成新的産業發展群落。因此,建立並建設創意産業園區或基地、創建創意産業孵化器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建設。因此,政府創造和提供適宜企業集聚的環境,吸引企業和高端創意策劃人才在一定空間地域內聚集,結合技術、資本、市場等要素,整合産業鏈,形成創意産業的規模效應,可以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
文化創意産業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産業之一,有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世界各國政府都對這一産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和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的效益日漸明顯。2009年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達8400億元左右,快于同期GDP現價增長速度3.2個百分點。2011年,我國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更達到了11600億元,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約為2.75%。
目前已建成中國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共計1216個,分為三個階梯,東部地區的廣東、上海、江蘇位列前三名,廣東和上海的創意園區超過100個,與山東、北京、安徽進入第一梯隊,數量均超過了50個園區;第二梯隊為河南、福建、河北、四川等省市,數量超過50個,四川、湖北、陝西、天津、遼甯等省市超過30個園區,而其他省份少于30個園區。
作為文化創意産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産業園建設勢頭強勁,但是在各地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快速發展的背後,一些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如園區太多、資源分散;建設模式雷同,房地産色彩濃厚;園區定位不明確,産業結構雷同;園區之間相互分離而自成體系,缺少必要的分工與合作;園區耗費巨資建成後,租金高,企業入駐率低,難以吸引創意階層,文化氣息淡薄等。同時文化創意産業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15年,我國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將達18000億元,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文化創意産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産業。尤其是在一些基礎較好的城市,如深圳、北京和上海,文化産業更是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中研普華認為在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密集的地區,與商業地産走勢重合度較高。呈現出文化産業園區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