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固廢處理行業分析報告 >> 固體廢棄物發展前景分析

固體廢棄物發展前景分析

2013-03-21 09:38:3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既然「人」是固體廢棄物治理的主體,固體廢棄物治理就繞不開人為障礙。人,作為社會人,表現出的利他主義、社會意識和公正意識是固體廢棄物治理成為可能與持續的依據,正是人的「非物質動機」和「非經濟動機」才促成固體廢棄物治理從一種需要轉變為社會行動,因此以下是對固體廢棄物發展前景的分析:

  一、責任分散效應(旁觀者效應)

  固體廢棄物治理事關社會福祉與利益,人人受益,人人有責,正因如此,容易造成責任分散,讓每個人覺得自己分擔的責任很少,甚至連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也意識不到,產生「我不去做,由別人去做」的心理,形成「人人受益而又很少人關心」的不合作與「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集體冷漠局面。源頭分流分類與回收環節,責任分散效應尤為明顯,本應是排放者的責任,卻推給了政府,因政府只能動用納稅人上繳的稅收,實則推給了社會。

  遏制責任分散效應的主要辦法有:

  1)屬地管理,劃片而治,推進社區自治、行業自治、區域自治,縮小治理規模。

  2)落實污染者負責、誰治理誰受益與受益者補償原則,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3)健全法制、集體契約和個人道德操守組成的規矩體系,促進固體廢棄物治理法治化。

  二、搭便車效應

  固體廢棄物治理不僅容易發生責任分散效應,還容易發生搭便車效應,即治理成果被其他人無償或以低成本付出據為己有。固體廢棄物治理的產品主要有物質資源、能量資源、環境容量、資源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和投訴處理等服務;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已有計量計價規範,較難出現搭便車現象,但環境容量和服務性產品較難準確計量計價,而且,環境容量和治理服務的覆蓋面和分配途徑不易限制,客觀上讓沒有參與治理的人也享受到了治理成果,不付成本或少付成本而享受他人的利益,從而產生即使不參與也可搭便車的「不勞而獲」心理。

  遏制搭便車效應的主要辦法有:

  1)執行固體廢棄物排放費制度,尤其要執行計量收費制度。

  2)落實「誰治理誰受益」原則。制定治理產品,尤其環境容量和治理服務產品的計量計價辦法,健全固體廢棄物治理成本回收辦法,讓治理者獲得回報,打破平均主義。

  3)屬地管理,劃片而治,推進社區自治、行業自治、區域自治,縮小治理規模。

  三、鄰避效應

  固體廢棄物治理成果受益者只願意付出與其他人等價的成本,而不願付出高額的成本。固體廢棄物處理存在固體廢棄物污染及處理過程中潛在的二次污染風險,減少處理設施所在地的發展機會,如果風險失控,將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甚至影響居民健康,這意味著處理設施所在地將為固體廢棄物治理承擔更多的風險與責任,從而產生了自己是政策犧牲者和處理設施「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

  遏制鄰避效應,培育迎臂效應的辦法有:

  1)進行簡明扼要、系統的風險分析,制定風險減輕與控制方案。

  2)尋找自願性社區,並給予受影響區域生態補償與經濟補償。

  3)自始至終堅持信息透明化,確保受影響區擁有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和掌控權。

  四、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固體廢棄物治理的社會依據是建立社會人具有社會意識和奉獻精神,但不可否認,個別人,甚至個別地方政府,為一己私利極大化,認為固體廢棄物治理不值得為之,甚至連旁觀都不值得去做,對固體廢棄物治理冷嘲熱諷和敷衍了事,在這種心態下,不可能把固體廢棄物治理做好。

  打破不值得定律的辦法有:

  1)制定戰略規劃,並邀請社會各利益相關方參與規劃的制定、執行與落實。

  2)加強宣傳教育,讓「固體廢棄物治理是件值得做的事情」深入人心。

  3)確保治理者獲得回報。

更多固體廢棄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固體廢棄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固體廢棄物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