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對膠合板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長、速生豐產林的大面積種植和經營者利潤較高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膠合板產業發展很快。據統計,2011年我國膠合板產量達到 9869.63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8.24%。但是,高速發展的數字並不代表我國膠合板產業的繁榮與壯大,數字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膠合板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正確看待與思考,給我國膠合板發展的未來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
我國膠合板發展快速
我國膠合板生產多以小型企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膠合板產量隨著速生豐產林的大面積種植和市場的需求量增加而大幅增長。近10年來,我國膠合板生產發展非常迅速,市場競爭也日漸激烈,從2003年的2102.35萬立方米,發展到2011年的9869.63萬立方米。尤其是從2009年以後,我國的膠合板生產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地迅速發展起來,膠合板產量從4451.24萬立方米上升到9869.63萬立方米,兩年間增長121.73%。但是,隨著印度尼西亞這個世界膠合板生產大國因木材供應不足等原因造成產量下降,而國際對膠合板市場的需求量卻不減,加上我國華東和華北地區引進速生楊樹和桉樹在華南地區的大面積種植後,河北、山東、江蘇和廣西等省區的膠合板發展速度很快,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膠合板產量由2003年的16.91萬立方米發展到2011年的1233.94萬立方米,8年間增長71.97倍。
現在,不僅南方廣泛應用桉木生產膠合板,河北、山東、江蘇等省也來「兩廣」採購桉木,使我國的膠合板生產速度加劇。目前生產400萬立方米以上的省區分別是:山東3502.78萬立方米、江蘇2010.26萬立方米、廣西1233.94萬立方米、河南600.9萬立方米、河北446.21萬立方米、安徽 425.27萬立方米。
脫離實際的產量數字
2011年的膠合板產量數字反應的卻不是客觀事實,生產數字嚴重超過我國木材的供應能力。膠合板的生產基礎是木材,我國沒有足夠木材生產如此數量的膠合板。據調查,2011年我國的木材資源總量是14756.08萬立方米。按生產1 立方米膠合板平均木材消費約1.7立方米左右來計算,生產9869.63萬立方米膠合板需要16778.37萬立方米的木材。這比該年我國可供木材總資源 14756.08萬立方米還多2022.29萬立方米。而且我國的木材不可能全部用於膠合板生產。
造成膠合板統計數字不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為基層統計人員素質不高,對各種人造板知識了解不夠,如把平方米當立方米;林業部門在收集過程中,把生產單板企業產量當成膠合板企業產量進行收集等等。
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膠合板用於水泥模板和裝修,有一部分用於出口。近兩年來我國房地產受到嚴格的調控,房屋建築和室內裝修都受到擠壓,膠合板水泥模板和裝修膠合板銷售已受到一定影響。膠合板出口方面也時好時壞,2011年算是我國膠合板出口的黃金時期,但是出口量也沒有超過1000萬立方米,僅比 2007年增長9.02%。除了山東省外,江蘇、河南等省也存在膠合板生產的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
需走優質優價的道路
我國膠合板生產必須嚴格控制數量,走高質量高效益的道路。從目前各省市生產的膠合板來看,膠合板質量參差不齊,和國外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如2011年我國進口膠合板平均每立方米是628.76美元,出口膠合板平均每立方米是451.39美元,相差177.37美元;另外,在國內銷售方面,價格相差也很大,據最近對廣州的同規格的膠合板市場調查發現,進口膠合板每立方米是3520元,國產優質板每立方米2420元,而普通板僅售每立方米是1540元,進口膠合板是普通板的1.29倍。
從總體上看,國內生產的膠合板質量普遍較差。我國雖然是世界膠合板生產大國,產量占全球的50%以上,過去的11年間,我國的膠合板產量增長了10.42倍。但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普遍質量不高,仍需每年要從馬來西亞、印尼和歐洲等地區進口大量的膠合板以滿足裝修等生產的用材,如2011年進口的膠合板數量仍達到18.84萬立方米。
過去幾年,我國膠合板發展是靠豐富的促生豐產林和廉價勞動力的低成本取得一些微薄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森林資源和勞動力的緊缺,化工原料不斷漲價,運輸成本不斷上升,企業的利潤空間正在不斷壓縮。因此,在轉型升級中,我國膠合板產業必須走優質優價的道路。
更多膠合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膠合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