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電子設備觸控螢幕總面積同比將增長兩倍,達到2550萬平方米,2012年約為1200萬平方米。預計到2015年,觸控螢幕生產面積將達到3590萬平方米。
隨著全球電子設備觸控螢幕總面積的不斷增長,生產觸控螢幕的稀有金屬銦材料將被耗盡。因為現代觸控螢幕的表面都會用到一層銦錫氧化物,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和導電性,所以廣泛應用於顯示產業領域。然而銦金屬屬於稀有金屬,全球存量非常稀少,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現代電子設備需求量大增,未來銦金屬將會告罄,而目前尋找銦金屬的替代性材料成為全球各地熱門的研發項目。
在未來幾年內,全球觸控螢幕市場或許將出現更多的替代材料和技術,研發者之間甚至會出現競爭。除了石墨烯和銀納米線外,其他的透明導電性氧化物和各類聚合薄膜也將逐步進入市場。而最有潛力替代氧化銦錫的材料當屬石墨烯,作為未來觸控螢幕行業的熱門材料,現在發展狀況如何呢?
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太陽能電池等產品,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地材料。這裡,著重介紹替代金屬銦的材料石墨烯在未來觸控螢幕市場的應用前景。
一、石墨烯在觸控螢幕領域全球研發概況
目前,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國家有英美韓中日等,已經產業化的公司有四家,分別是韓國三星、日本索尼、輝銳和二維碳素。美英CambriosTechnologies、3M;日本東麗、東芝、索尼、產綜研及信越聚合物;韓國的三星等廠商在石墨烯方面研發迅速。
二、石墨烯材料在我國觸控螢幕行業的研發和應用
中國具有發展石墨烯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據悉我國石墨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75%,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2%,是我國少有的幾種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礦產之一。截至2012年我國在石墨烯研究領域的文獻貢獻量已達5072篇,占全球的石墨烯文獻量的29.2%,超過美國的27.3%位居世界首位。
據悉,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如何解決大面積、高質量石墨烯製備和快速高效轉移兩大關鍵問題,讓石墨烯應用於透明電極中,一直困擾著很多研究者。如果電阻觸控螢幕要採用這種材料,需要先在金屬表面上催化生長石墨烯,再把它轉移到適合的基底上,才能進行應用。
石墨烯的製成需要有尖端的製備工藝,目前業內主要有四種製備方法,分別是機械剝離法、外延生長法、氧化石墨還原法、和氣相沉積法 (CVD)。前三種的原材料均為石墨,CVD法原材料則為甲烷居多。由於製造成本相對較低,目前業內多採用機械剝離法和氧化石墨還原法製造石墨烯。
目前,在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微片這兩個方向上,我國都在進行積極探索。
在石墨烯觸控螢幕的研發方面,常州二維碳素科技公司的研發團隊已突破了石墨烯薄膜應用於中小尺寸手機的觸摸工藝,實現了石墨烯薄膜材料和現有ITO模組工藝線的對接,正積極聯合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各地標準院起草相關行業標準。
業內專家表示,石墨烯薄膜工藝線只需要對現有ITO模組工藝線進行簡改造就可以完成對接,石墨烯薄膜材料在觸控顯示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加速。
二維碳素科技總裁金虎表示石墨烯用於觸控螢幕比ITO玻璃有很多優勢,例如ITO要用到銦,這是一種稀土材料,全球存量很少,而且有毒不易回收,而石墨烯材料很簡單,也容易回收,更突出的是它的柔性很好,易於彎曲。二維碳素科技的於慶凱博士在2008年4月首先發表了用化學氣相沉積 (CVD)的方法在鎳和銅基底上合成石墨烯的生長方法,並成功生長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大尺寸的高質量石墨烯薄膜,從而使得大規模生產石墨烯薄膜成為可能。 2010年,於博士提出並實現了用生長單晶石墨烯陣列來解決大尺寸石墨烯單晶難以合成的難題,這一成就將推進石墨烯高速電子器件的研究和應用。
1、產業化進程
作為一種技術含量極高的碳材料,石墨烯在半導體、光伏、鋰電池、航天、軍工、LED、觸控屏等領域都將帶來一次材料革命,石墨烯一旦實現產業化其規模至少在萬億以上。
2013年7月13日,在召開的2013石墨烯產業發展趨勢及投資論壇上,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宣布對外成立。聯盟發起方中除了多家大學科研單位外,多家上市公司如金路集團以及中國寶安的子公司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公司等名列其中,具有科研與資金相結合的優勢,進一步推進石墨烯產業化進程打下了堅實地基礎。
2012年工信部發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中的前沿新材料就包括石墨烯。目前,我國的石墨烯正處於從實驗室向產業過渡的階段。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研究團隊研究員周旭峰表示,目前國內對石墨烯的應用前景頗為看好,多個領域都準備躍躍欲試。但從實際情況看來,製造工藝不穩定和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石墨烯走向產業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製造工藝來看,目前業內的四種方法均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陷,產業技術路徑仍在探討之中。那麼觸控螢幕用石墨烯的產業化進程如何呢?
石墨烯作為ITO導電膜的替代性材料曾被觸控螢幕行業高度關注。北京墨烯控股一位技術高管表示,石墨烯技術可以使得顯示屏具有柔性,但由於手機等智能終端的產業鏈太長,產品的成形需要電路板、機身材料等整個供應鏈的配合。理論上講這些東西在實驗室內已經可以實現,但要商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僅因為成本離譜,良率問題也很不樂觀。該人士表示,三星電子前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原計劃在今年要推出一款類似的概念產品,但目前三星已經推遲了該計劃的發布,顯示出該領域的技術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兩年,石墨烯在觸控螢幕領域的研發推進較快。2012年1月8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對外宣稱,手機用石墨烯電容觸控螢幕在常州研製成功。這種透明的薄膜可以滿足智慧型手機觸控螢幕的基本功能。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無錫麗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力合光電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手機用石墨烯電容觸控螢幕項目,成功製成電容觸控螢幕手機樣機,並完成了功能測試。這款透明到幾乎用肉眼無法辨析的超級薄膜,具有現有智慧型手機觸控螢幕的基本功能,電容屏傳感器整個觸摸區域可以識別單指和雙指觸摸及進行畫線動作,實現圖片單指手勢左右拖動及雙指手勢放大和旋轉,而這只是石墨烯材料產品之一。
今年初,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推出了國內首片15英寸單層石墨烯7英寸的石墨烯觸控螢幕,可用於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中科院重慶研究院與廣東地區的風投機構商談,力爭讓石墨烯在一年內實現量產。此外,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已經在銅箔襯底上生長出15英寸的均勻單層石墨烯,並成功將其完整地轉移到柔性PET襯底上和其他基底表面,並且通過進一步應用,還製備出了7英寸的石墨烯觸控螢幕。上海南江集團將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共同推進「大面積單層石墨烯產業化項目」,前期投資達2.67億元。日前,石墨烯產業基地已成功落戶重慶,將力爭在一年內建成首期生產線並投產,形成1000萬片石墨烯產能。
在石墨烯薄膜量產方面。2013年5月18日,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格菲電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光電傳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常州宣布,國內首條年產3萬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產線正式投產。常州二維碳素科技公司的研發團隊率先成功地將石墨烯薄膜應用於手機電容式觸控螢幕,並實現4英寸石墨烯觸控螢幕手機小批量生產。
無錫格菲電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高層並透露,今年年底前,公司計劃生產50萬件石墨烯手機觸控螢幕。公司計劃融資逾1億元,擴大石墨烯手機觸控螢幕生產規模。目前已有數家投資公司擬加入其石墨烯觸控螢幕項目。格菲電子致力於石墨烯薄膜的商業化應用。目前已開發出規模化生產石墨烯薄膜及其手機觸控螢幕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2、國內各廠商的研發與應用
目前,國內的學術界和產業界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石墨烯的產業化,隨著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這一速度有望提升。
金路集團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聯合開發電池級石墨烯技術已於2012年11月11日對共同完成的「石墨烯材料的規模化製備技術」通過了成果鑑定。公司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共計投入資金600餘萬元,獲得財政補助1300餘萬元。另外,公司在研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石墨烯基三位網絡散熱材料、石墨烯基動力電池項目。在石墨烯透明導電膜方面,金屬研究所能製備出4英寸的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中國寶安旗下的深圳貝特瑞的特色則是產業鏈完備和客戶雄厚。貝特瑞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完整的石墨烯價值產業鏈的企業,公司在 2011年11月完成石墨烯中試線建設並投入生產。據了解,貝特瑞向國家提交了與石墨烯相關的4項專利申請,其中「製備球狀石墨烯的方法」已在今年4月 28日收到發明專利證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貝特瑞目前在鋰電池負極材料方面占據了全球市場三成左右的份額,三星、LG、松下、比亞迪等都是貝特瑞的客戶。
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五月宣布其第一條年產3萬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產線實現量產。這條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產線的投產和供應用的石墨烯電容觸控螢幕中試線的成功搭建,標誌著石墨烯材料在製備和應用的產業化上邁出了關鍵性一大步。
樂通股份今年初與寧波墨西簽署了《石墨烯油墨項目合作協議》,商定組建合資公司從事石墨烯油墨的研發和生產,計劃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合資公司的註冊資金為3000萬元人民幣,公司以現金出資人民幣2400萬元(占80%股權);乙方以石墨烯油墨的相關技術作價出資600萬元(占20% 股權)。寧波墨西承諾將以最優惠的價格向合資公司穩定提供石墨烯原料,雙方將利用自身的營銷網絡幫助合資公司推廣石墨烯油墨產品。
華麗家族去年7月披露控股股東南江集團及皙哲投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劉兆平研發團隊於2012年4月組建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投建的世界上第一條量產石墨烯生產線預計將於2013年建成投產。石墨烯屬於高科技新材料,石墨烯產品的成熟並走向產業化還需後續大量的研發和投入。而南江集團暫無將石墨烯項目轉讓或指定給上市公司的計劃。
方大炭素將建成全球最大的特種石墨生產基地,針狀焦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綜合產能也將位居全球炭素企業首位。2013年5月,公司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對「以石灰石為原料製備石墨烯的方法」授予的發明專利權通知書。
更多石墨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墨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