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飲料行業分析報告 >> 2013年我國黃茶產銷形勢市場分析

2013年我國黃茶產銷形勢市場分析

2013-11-07 11:16:4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近日,隨著第九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首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的開展,2013全國黃茶產銷分析報告也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權威發布。分析報告通過總結2013年全國黃茶產銷形勢、預測黃茶未來發展趨勢,並對黃茶產業發展提出5點建議。

  一、全國黃茶產銷形勢

  (一)黃茶所占總量偏小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調研結果顯示,2013年我國黃茶總產量約為6980噸,占全國茶葉總產量(179萬噸)的0.39%。其中,湖南(3500噸)、安徽(2700噸)、四川(650噸)三個省份的黃茶產量合計占全國黃茶總產量的98%。總體呈現出黃茶產地的區域集中性強,但產量並不大。

  (二)銷量持平價格適中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黃茶市場目前整體處於起步階段,生產一般都是按需定製,產銷基本持平。在價格上,中高端的黃芽價格定位虛高,頂級黃芽茶每公斤均價多在千元以上,如:君山銀針新茶上市時,其頂級的金鑲玉市場售價可達33600元/公斤。但因產量最大的的霍山黃芽銷售價格稍低,攤薄了整體黃芽茶均價。

  (三)產茶縣黃茶產銷低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全國重點產茶縣實現茶葉產值688.0億元,占我國茶葉總產值的72.1%。黃茶產值偏小(為2.1億元),約占重點產茶縣總產值的0.3%。另據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全國重點產茶縣的黃茶均價約為67.8元/公斤,雖然均價高於普洱茶和黑茶,但是由於黃茶自身產量有限,其產值依然排在其它茶類之後。

  (四)百強茶企產銷增長

  根據全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度百強企業的茶葉總產量為58.62萬噸,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32.75%。其中,從事黃茶生產經營的百強企業有14家,其年度總產量約為0.36萬噸,占百強企業茶葉總產量的0.6%。另外,2013年度百強企業黃茶銷售額為6.64億元,占各類茶葉總銷售額(389.25億元)的1.84%。雖然黃茶整體發展並不樂觀,但我國黃茶銷售額正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二、黃茶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3全國黃茶產銷分析報告指出,黃茶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三個方面的支持得以積極肯定,並迸發出勃勃生機。

  首先,各黃茶產地政府都在進行大力支持。如:岳陽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全市茶園面積力爭發展到35萬畝,年產茶3萬噸,農業年產值10億元,實現綜合產值50億元(其中黃茶產值30億元);湖南嶽陽、四川雅安、安徽霍山三地政府還成立中國黃茶產業聯盟,產業聯盟將實施標準化戰略,提質增效拓市場;依託產地政府,實施名牌戰略,以名茶帶動旅遊,組織與協調中國黃茶產業發展,把中國黃茶推向世界。

  其次,由於黃茶產業集中度高,排名前3位的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占有90%的市場份額,極具投資價值;同時,黃茶製作的悶黃工藝獨特,不易複製和模仿,贏利空間巨大,因此將吸引各路資本陸續進入黃茶產業。

  第三,科技助推產業發展。近兩年,黃茶基礎研究普遍開展。如:湖南農業大學與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正在籌建黃茶生產技術課題攻關小組,進行開發深度研究;同時以科學健康飲茶的理念為引導,黃茶消費的宣傳力度也將不斷加強,消費認知必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

  隨著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以及各地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扶持、資本市場的助推、產銷企業的共同發力,黃茶產業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將越發凸現。分析報告預計在今後三至五年間,黃茶市場全面啟動的喜人局面。黃茶將成為繼普洱茶、紅茶、黑茶之後的市場新熱點和新亮點。黃茶產業的年產值和利潤增長率也將保持在30%以上。

  三、黃茶產業的建議

  針對全國黃茶產業發展的狀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對全國茶葉產銷所作的總體發展趨勢判斷,特對黃茶產業提出如下建議:

  1、保護傳統工藝,適度創新工藝,發揮品質特徵優勢。

  黃茶傳統工藝製法的最主要特點是悶黃工序。因茶葉種類、採摘鮮嫩度不同,各地悶黃技術措施也存在差異,建議各黃茶主產區根據本地區黃茶傳統加工特點深度挖掘、恢復、保護傳統採制工藝;加強科學系統的全面研究、實驗,以科學的數據論證黃茶功效與加工技術的相關性;同時大力開展機制工藝和流水線生產的研究,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促進生產規模提升。

  2、統一質量標準,規範企業管理,加強產業集中度。

  黃茶市場仍處於啟動階段,產地分散、規模有限、製法各異,建議制定統一的黃茶加工工藝標準、質量標準,監控產業的生產、加工環節,保持黃茶品質特徵;企業應牢固樹立有機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意識,以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高起點;加強對以品牌龍頭企業為首的企業集群管理,並以之做牽引,帶動全產業良性發展。

  3、開展品牌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消費認知度。

  黃茶產業目前規模有限,宣傳力度不足,但著名品牌塑造空間大,市場競爭對手不多,建議生產加工企業打造自主品牌,開展中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申報;黃茶產區相關單位開展傳統工藝「申遺」,並實施「母子商標」策略,統一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推進公共品牌與企業品牌的融合;企業加大參與展節、推介、論壇等營銷宣傳活動的力度,通過宣傳片、網絡宣傳、媒體廣告等多種途徑塑造黃茶形象;加強品牌營銷新渠道的建設力度,大力推進規範化品牌專營店,充分運用電子商務平台,全面擴大消費者的產品與品牌認知度。

  4、加強數據整理,制定價格指數,推進產業信息化。

  夯實產業基礎,促進黃茶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議各黃茶產區政府部門加強對黃茶產銷數據的採集與分析,提高統計與農業部門數據的一致性,為產業發展提供正確指引;與社團組織配合,共同制定價格指數等相關產銷數據參數,幫助政府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並增強茶葉市場交易價格的透明度,引導購買者理性消費;高起點推進黃茶產業信息化發展,逐步建立茶業預警體系。

  5、政府引導,加大政策補貼,推動企業對外拓展。

  政府部門應通過「政府推動、企業發展、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發展戰略,對產業進行中長期規劃;應大力助推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利用地理接近、產業關聯的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形成產業集群,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風險共擔的方式共同創立區域公共品牌;設立統一黃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黃茶的技術改造、工藝革新、專業培訓、科技攻關、品牌宣傳、茶園補貼、出版黃茶歷史文化專著、參展參會、產業推介、茶文化節舉辦及相關廣告片的制拍等,並對珍品名茶搶救或恢復進行適當的補貼。

更多黃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