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J.D.Power發布的《中國新車質量報告(IQS)》結果,中國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之間的差距由2000年的396個PP100和2003年的101個PP100,縮小到了2013年的的僅51個PP100。而實際上,專業人士知道,僅51個PP100的質量差距,實際上從消費者的角度講,已經很難感知。但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雖然近年來自主品牌產品品質實現了很大的跨越,但在消費者的印象當中,自主品牌低質的形象卻並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究其原因,還在於自主品牌不善於營銷,並不善於真正推銷自己有競爭力的產品。
對汽車營銷較為關注的人士都知道,近年來,在實現了產品品質突破的前提下,現代汽車為了提升其品牌形象,提升其品牌溢價能力,很著力於體育營銷,通過贊助諸如足球等全球頂級體育賽事,來儘量爭取自身品牌和車型「露臉」的機會,而現代汽車如此系列舉措也著實為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的提升帶來了明顯的拉動作用。從1999年起,現代起亞就成為了國際足聯(FIFA)的官方合作夥伴,並包攬了2014年前所有與國際足聯有關足球賽事的汽車贊助權。據了解,僅2006年德國世界盃,就使現代汽車取得了超過 50億美元的直接廣告效果。而據統計,從1999年現代成為國際足聯的官方合作夥伴開始,到2006年世界盃結束,全球就有多達700億人次的觀眾通過世界眾多媒體,了解了現代汽車的企業價值和汽車技術和設計,並因此改變了對現代汽車價廉質次的印象。
對於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來講,雖然我們從自身規模和現有實力的角度,可能暫時還難以如現代汽車般,通過天價贊助諸如足球等全球頂級體育賽事,來展現品牌形象和產品,但我們卻可以通過結合新聞熱點事件推出相關活動等形式來展現自己強大的產品力,從而提升品牌形象,最終助推市場產銷表現。如西藏墨脫公路通車為例,眾所周知,10月31日,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這條公路的通車之所以會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一方面是國家投資16億元,為僅有1萬人口的縣修公路的令世界驚嘆之舉;另一方面,這條路也最終實現了全國所有縣實現了公路網覆蓋,這無疑是個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而藉助此新聞熱點,力帆汽車攜其新上市的力帆330、530、630車型,成為第一個開進墨脫的自主品牌汽車。應該來講,力帆此次的「先上賽場,再上市場」的營銷方式顯然是抓住了營銷的本質,通過借勢新聞熱點來展現產品力,助推品牌形象提升。
眾所周知,產品和營銷是決定市場成敗的兩大關鍵。即使擁有再好的產品,如果企業不會去「吆喝「,其終端市場的表現都有可能會打折扣。縱觀中國汽車市場,具有相當產品力,但在市場終端表現始終難以令人滿意的產品其實並不在少數。而實際上,對於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而言,甚至於營銷做得好還可以抵消一部分不足的產品力,那些營銷做得很出色的某些企業,市場終端表現始終令人羨艷。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營銷對於當前汽車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的重要性。對於當前中國汽車市場80後、90後日漸成為消費主體的新趨勢,如果汽車企業不著力於花大力氣去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銷創新舉措,不著力於花大力氣去提升在消費者印象中的品牌形象和旗下產品口碑,就難以最終實現強勁的市場終端表現。
更多品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品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