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升級的技術較為成熟,升級的主要障礙在於成本上升帶來的煉油經濟性的下降。此前由於油品升級成本的分攤機制並未明確,在中石油、中石化等煉油企業煉油利潤微薄,甚至陷入虧損的情況下,煉廠主動升級改造的動力較小,部分具備生產能力的煉廠也沒有生產高品質汽柴油的意願。
為提高煉油企業升級改造的積極性,發改委於2013年9月16日發布了「關於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有關意見的通知」,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確定成品油價格,明確了油品升級過程中的成本分攤方式。根據該政策,汽柴油從國Ⅲ升級至國Ⅳ,每噸分別加價290元和370元;從國 Ⅳ升級到國Ⅴ,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升級過程中煉廠大約承擔30%的成本,消費者承擔約70%的成本。
目前廣東國Ⅳ與國Ⅲ汽油價差分別為0.16元/升、相當於220元/噸,華東地區的滬Ⅳ與浙江國Ⅲ汽柴油價差分別為0.31元/升、0.36元 /升,相當於425元噸和418元/噸,京Ⅴ與天津國Ⅲ汽柴油價差分別為0.34元/升、0.47元/升,相當於465元/噸、546元/噸。總體上看全國油品升級的加價幅度符合目前的市場情況,加價力度基本上一步到位。
根據油品升級的優質優價政策,未來升級過程中的大部分成本將由消費者來承擔,煉廠承擔的份額較小,有助於提升煉廠升級改造,生產高標準油品的積極性。隨著各項政策的陸續實行,未來油品升級有望得到逐步落實。
更多油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