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海洋裝備製造業處于海洋經濟產業鏈的核心位置。近年來福建省海洋裝備行業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體系,但面臨著諸多的發展問題。一是海洋裝備製造業處於行業發展低端,產業競爭力不強。二是福建省出台的調控政策與國家部委文件存在矛盾,產業發展遇到瓶頸。三是企業融資困難,行業成本增加。四是裝備製造業科技引領能力薄弱,人才儲備不足,產業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為此建議: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市場調查及趨勢預測報告》
一、明確自身的區域發展領域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發展海洋裝備製造業。根據自身海洋資源稟賦特色和區域產業發展實際,錯位、差異化發展福建省的海洋裝備製造業。推動廈船重工、馬尾造船新廠、華東船廠等骨幹企業向總裝造船方向發展。建成泉州、寧德、漳州
三個船舶配套園區,福安、龍海兩個船舶拆解集聚區和福安船舶交易市場。推動廈門灣、泉州灣、閩江口等臨港區域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
二、優化福建省海洋裝備製造業發展空間,差異化發展海洋裝備製造的重點領域。以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等六個沿海產業集聚區為基礎,建設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船舶產業集中區。加快羅源灣、湄洲灣斗尾、三都澳等修造船基地建設。著力發展海上鑽井平台、石化成套設備、水下運載裝備等,提升技術集成和設備成套化水平。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實質化解籌資融資矛盾。加大對海洋裝備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福建省可建立省級海洋裝備製造產業轉型升級項目貸款風險補償制
度,按其新增貸款額的5‰安排補償金。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建立中小海洋裝備製造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開展融資擔保和省級再擔保。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海洋裝備製造企業發行債券,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四、強化政府海洋裝備製造業的保障措施。加強政府財稅政策保障。對海洋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海洋裝備重大產業及項目審批審核等給予支持,對於項目用海給予享受公益項目海域金徵收的優惠政策。產業園區的培育扶持保障。大力引進創新型研發設計人才,以股權、期權獎勵等激勵機制留住人才。加強產業技術創新保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技術創新聯盟。
更多海洋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洋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