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NFC支付行業分析

2014年NFC支付行業分析

2014-06-18 15:38:5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有專家直言不諱:「得移動支付者得天下。」為了爭奪移動支付領域的蛋糕,傳統金融業的大佬們自然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不少銀行這幾年在移動支付方面掀起了一場「錢包革命」。目前,已有包括工農中建交、招行、浦發、光大、中信、興業、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推出手機錢包業務。

  「現在(手機錢包)線下POS端硬體的升級已經差不多了,但是商戶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習慣養成,不少收銀員也不知道怎麼用,會拒收,認為有風險。」某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就跟以前從付現金過渡到刷銀行卡一樣,現在是從刷卡過度到刷手機。大家需要一個習慣養成的過程。」

  銀行、銀聯、電信運營商三方博弈

  所謂「手機錢包」,是指基於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就是在手機里預設一個「電子錢包」,一般銀行設為1000元以下。據宇博智業了解,用戶可在全國各類消費場所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具上使用,只需將開通「手機錢包」功能的手機靠近「閃付」感應區域一刷即可。當「手機錢包」錢不夠時,可以從銀行帳戶里將電子現金「圈存」過來。

  事實上,目前已有包括工農中建交、招行、浦發、光大、中信、興業、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推出手機錢包業務。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先後發布了自己的「手機錢包」平台。

  與此同時,銀聯攜手中國移動搭建了TSM(全面維護系統)平台,目前已經接入12家全國性銀行,30餘家區域性銀行。而2014年銀聯則計劃完成100家成員銀行的接入。

  如此交叉錯綜的合作關係網背後,是各界巨頭在NFC近場支付領域的市場爭奪。不論是銀行、電信運營商還是銀聯,都在多管齊下,爭奪移動互聯端的入口。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NFC與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了解到,對於銀行、銀聯和運營商三者之間的競爭,某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在NFC業務的實現過程中大家還是分工合作的,因為基礎性的工作需要這個產業鏈的各方來合作完成,「銀行、銀聯和運營商不可能獨自把各個環節都做了。」

  相關技術仍有待提升

  未來的理想狀態是,人們將不再需要通過銀行卡或是現金進行消費,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統統搞定。但實現「閃付」這一系列的操作雖然並不過於複雜,但對普通用戶來講仍存在一定門檻,不僅是銀行、運營商、銀聯三者之間的合作博弈,理想狀態的實現還有賴於商戶與消費者習慣的改變。

  「現在(手機錢包)線下POS端硬體的升級已經差不多了,但是商戶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習慣養成,不少收銀員也不知道怎麼用,會拒收,認為有風險。」某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就跟以前從付現金過渡到刷銀行卡一樣,現在是從刷卡過度到刷手機。大家需要一個習慣養成的過程。」

  這也是NFC支付推出多年但一直進展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究其根本就在於這個業務涉及的產業鏈太長,首先手機必須要具備NFC功能,其次SIM卡要和銀行卡綁定,此外線下POS終端也要做相應升級。」上述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另外,「目前手機APP是有容量限制的,NFC支付功能在綁定了一張銀行卡之後,再裝第二張卡就不穩定了。因此,目前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手機錢包。」上述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

更多NF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NF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