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化工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全球鈦材行業的發展現狀

2014年全球鈦材行業的發展現狀

2014-07-30 17:15:4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用金屬熱還原法(用鎂或鈉還原四氯化鈦,TiCl4+2Mg=Ti+2MgCl2)得到海綿狀的金屬鈦,稱為海綿鈦;一般來講,海綿鈦純度為純度為99.1%~99.7%(以質量分數統計);海綿鈦生產是鈦工業的基礎環節,它是鈦材、鈦粉及其他鈦構件的原料,海綿鈦並不能直接使用,而需要在電解爐中經高溫熔化成液體,才能鑄成鈦錠,而鈦錠經過加工之後,就形成鈦材。

  鈦材簡單的可以分為工業純鈦(牌號為TA1、TA2、TA3都被劃為工業純鈦,從TA1到TA3純度一次降低)和鈦合金;鈦合金就是以鈦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好和工藝性好等優點,是理想的航空航天材料,20世紀50~60年代,主要是發展航空發動機用的高溫鈦合金和機體用的結構鈦合金,第一個實用的鈦合金是1954年美國研製成功的Ti-6Al-4V合金,目前在航空工業中廣泛應用的就是Ti-6Al-4V,今天其餘的鈦合金都可以視為在Ti-6Al-4V的基礎上改造得到的。

  (一)鈦材生產:美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四強稱雄

  由於熔煉技術複雜、加工難度大,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四個國家掌握完整的鈦工業生產技術,形成四強稱雄的格局。此外歐洲雖然沒有海綿鈦工業,但是鈦材加工和應用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繼承了前蘇聯的部分海綿鈦產業。

  海綿鈦生產國主要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6個國家。自2007年以來,中國海綿鈦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中國海綿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1.6%。

  全球最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是哈薩克斯坦的烏斯特卡明諾戈爾斯克鈦鎂結合企業,年產能約4.5萬噸;我國最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是貴州遵義鈦業,年產能約1.4萬噸,產能位居全球第四。

  鈦加工材生產國主要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0-2015中國鈦材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鈦加工材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中國海綿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4.4%。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民用航空領域開始緩慢復甦,從而帶動鈦材需求增長,2010年開始,全球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明顯恢復。2011年全球海綿鈦產量達到20.6萬噸,同比增長29.2%。2011年全球鈦加工材產量達到14.8萬噸,同比增長32.5%。

  (二)發展歷史:三起三落,與全球經濟冷暖密切相關

  從全球情況看,國際鈦材加工業有三個旺盛時期:

  第一次繁榮期開始於1988年,是由於美國民用航空工業的復甦和日本化學、發電工業市場開始活躍而帶來了國際鈦加工業市場的相對活躍的階段。

  第二次繁榮期開始於1994年,由於日本經濟復甦且美國民用航空工業再次活躍,民用航空的復甦推動了鈦需求的增加。

  第三次繁榮期開始於2004年,是由於國際經濟形勢普遍看好,國際航空業呈現飛速發展的勢頭,尤其是空客A380和波音787用鈦量占機體總重量的比例增加到10%以上,而日本民用鈦工業的發展也異常迅猛。

  同時全球鈦材加工業也經歷了三個明顯的蕭條期:

  第一次蕭條期始於1990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和日本經濟泡沫的崩潰,加上前蘇聯囤積的大量鈦材充斥市場,導致鈦材價格大幅下降。

  第二次蕭條期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和航空市場的蕭條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重創國際民用航空業。

  最近一次蕭條期則是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經濟形勢動盪導致的。

  鈦材行業的發展與全球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三次繁榮期都開始於經濟繁榮期,而三次蕭條期也都不約而同的始於全球經濟低估,體現出較強的周期性,究其原因,是因為鈦材重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多體現為強周期性行業。

  (三)需求分析

  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領域,占比約50%,2011年,全球鈦材產量達到14.8萬噸,其中商用航空用鈦材約6.4萬噸,未來全球經濟增長對航空運輸的需求量依然巨大,預計未來20年新增飛機需求約在3萬架左右,同時,新型飛機對鈦的需求量高於老式飛機,我們預計20年內商用飛機對鈦材的平均需求量將達到40噸/架;據此推算,未來20年全球商用航空領域新增鈦材需求約120萬噸,年複合增長率約17%,平均每年新增6萬噸鈦材需求,民用航空用鈦材領域將呈現快速增長。此外,軍用航空領域也將出現新的機會;由於全球地緣政治形勢緊張,全球各國軍費開支增加,軍用航空領域也有望出現新的需求藍海,以F22為代表,全球軍用戰機即將集體邁入四代機時代;而且新式戰機的用鈦量也要大幅高於老式戰機,因此未來軍用飛機的更新換代將帶來新的需求。



  1.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領域

  從全球範圍(不含中國和俄羅斯)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領域,2011年,全球商業航空的消費比例達到42.6%,軍用鈦材比例為6.5%(主要為軍用航空),整個航空領域消耗鈦材比例接近50%;工業消耗鈦材比例為48.1%,新興市場消費鈦材比例為2.8%。

  整個航空領域消耗鈦材比例接近50%,而從歷史上看,鈦行業大的周期輪迴都和航空業的冷暖密切相關。過去近40年間,鈦價格的每次大幅波動,主要都是由航空業的需求變化引起的;而商業航空運輸行業由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密切相關,因此鈦行業的發展也體現出很強的周期性。

  2.民用航空領域鈦材需求分析

  全球範圍內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領域,航空工業也是研製和應用鈦合金最早的部門。美國1950年首次在F84戰鬥轟炸機中採用工業純鈦製造後機身隔熱板、導風罩和機尾罩等非承力結構。美國普拉特-惠特尼(PrattWhitney)公司1954年開始用Ti-6Al-4V合金製造J57渦輪噴氣發動機壓氣機轉子盤和葉片。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公司於1954年在Avon發動機上使用了Ti-6Al-4V合金。

  鈦合金是當代飛機和發動機的主要結構材料之一,鈦合金對於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效率、改善結構可靠性、提高機體壽命、滿足高溫及腐蝕環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屬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應用水平成為衡量飛機結構選材先進程度的重要指標,是影響飛機性能的重要方面。鈦合金在飛機的主要用途如下:

  (1)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效率:先進的戰技性能(如超音速飛機)要求飛機具有比較低的結構重量係數(即:機體結構重量/飛機正常起飛重量),而鈦合金具有強度接近中強鋼但密度小的特點,代替結構鋼和高溫合金,能大幅度減輕結構重量,同時也能節省費用;以發動機為例,有統計數據顯示,飛機發動機的質量沒降低一公斤,使用費用可降低約220-440美元。

  (2)符合高溫部位的使用要求:鈦合金具有耐熱性好的特點,如常用的Ti-6Al-4V能在350℃下長期工作,因此在飛機的高溫部位(如後機身等)可取代因高溫使用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鋁合金;TC11能在500℃下長期工作,在發動機的壓氣機部位可取代高溫合金和不鏽鋼。

  (3)符合與複合材料結構相匹配的要求:為減輕結構重量和滿足隱身要求,先進飛機大量使用複合材料,鈦合金與複合材料的強度、剛度匹配較好,能獲得很好的減重效果。同時,由於二者電位比較接近,不易產生電偶腐蝕,因此相應部位的結構件和緊固件宜採用鈦合金。

  (4)符合高抗蝕性和長壽命的要求:鈦合金具有較高的疲勞壽命和優良的耐腐蝕性能,可以提高結構的抗腐蝕能力和壽命,滿足先進飛機、發動機高可靠性和長壽命的要求。

  20世紀60年代以後,鈦合金在發動機上的用量逐漸增加,主要用於風扇葉片、壓氣機葉片、盤、軸和機匣。鈦合金在飛機結構中主要用於骨架、蒙皮、機身隔框、起落架、防火壁、機翼、尾翼、縱梁、艙蓋、倍加器、龍骨、速動制動閘、停機裝置、緊固件、前機輪、拱形架、襟翼滑軌、復板、路標燈和信號板等。正在研製的空客A350XWB寬體飛機用鈦量約占結構重量的14%,主要用鈦部位包括:起落架、機翼結構、發動機懸架、機翼高壓油管氣管、緊固件、艙門、機艙面板或隔板、座椅導軌、尾椎和輔助動力艙的隔熱屏等。

  鈦合金在商用飛機上的用量測算。能源價格步步攀升,如何在增加運載能力的同時能減輕飛機重量是飛機製造商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因此,提高鈦材用量對於未來民用客機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從兩大國際飛機製造商的數據來看,波音和空客主要機型的用鈦量逐步提高,老機型A300和B747的鈦用量僅為4%,新型機A380鈦用量占到10%左右,A350的鈦用量達到14%,B787的鈦用量甚至超過了無載重量的15%。從歷史上的民用飛機發展來看,鈦用量占比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一直在逐步提高,隨著民用航空工業的發展,鈦材將擁有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民用航空領域的服役機型,仍以單通道的小飛機如波音737或空客A320系列為主,從波音公司的訂單情況來看,近年來,波音收到的訂單均已波音737為主(波音737更是被譽為民航史上最成功的飛機),2012年波音737的訂單量達到了1184架,占公司總訂單量的88%。



  我們根據波音公司最新一年的訂單中各機型的具體分布情況,採用加權平均的方式測算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為25噸/架。根據波音公司公布的數據2012年公司共有訂單1339架,分別為B737:1184架訂單(機型平均用鈦量18噸/架)、B747:7架(76噸/架);B767:23架訂單(75噸/架;波音767和747的空載重量相似,因此估計波音767的用鈦量為75噸/架);B777(64噸/架);B787(116噸/架);加權平均後得到,波音公司飛機平均用鈦量約為25噸/架;據此,我們測算出目前民用飛機的鈦用量在25噸/架左右。

  民用航空市場:預計未來20-年新增飛機數量在三萬架左右。過去十年,國際民用航空市場波動劇烈,體現為飛機製造商的訂單量也大幅波動。根據波音和空客公司披露的數據,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民用機訂單數在2002-2007年期間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07年達到最高點(波音1423單,空客1458單),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加劇,訂單數開始下降,2009年降到最低點(波音263單,空客310單),2010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的強勁復甦,訂單數迅速回升,2012年波音公司訂單數達到1339單,同比增長45%;空客公司訂單數達到914單,同比下降了43%。

  根據波音公司的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世界上服役的大飛機有790架,雙通道飛機3710架,單通道飛機12610架,支線噴氣式飛機2780架,總數為19890架。根據波音公司的的預測,到2031年,這個數量會增長到39780架,新增需求和替換需求合計共34000架年均增加1700架,新增34000架飛機的市場規模約為4.5萬億。

  相比之下,空客的預測要顯得保守不少,根據空客公司的預計,未來20年全球新增飛機需求(包括替換需求)預計將達到28200架(其中客機約27000架,而貨用飛機增加約1200架),而新增的28200架飛機的市場規模約為4萬億美元。

  空客公司預計未來20年全球航空貨運年均增速將達到4.7%,新興市場的航空運輸需求將快速增長,航運需求快速增長也將大大提升新興市場對飛機的需求量,根據空客公司的預測,未來亞太區將成為最大的飛機需求市場,需求占比高達35%,同樣,波音公司也預計亞太地區需求占到未來20年全球新增飛機數量的35.4%,穩居世界第一大民用飛機需求市場。

  總體來說,未來航空市場的巨大需求為鈦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方面,民用航空領域巨大的飛機新增需求將對全球鈦的需求量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未來20年全球約三萬架的民用飛機需求,奠定了鈦材需求的堅實基礎;另外,考慮到新型飛機的鈦用量明顯高於老飛機,我們預計未來20年,隨著老飛機逐漸退役,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將大幅提升,我們預計未來20年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將上升到40噸/架,未來20年3萬架民用飛機,將新增鈦材需求約120萬噸,未來20年民用航空領域鈦材需求量年複合增長率約17%。而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未來十年全球新增民用飛機約在1.3萬架左右,由此測算未來10年內,航空用鈦材的需求量年複合增長率為22%(假定未來十年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達到30噸/架)。



  3.軍用航空領域需求分析

  軍用武器的開發與採購不斷向輕便、靈活方向發展,為了滿足戰鬥機對戰鬥性能要求,除了採用先進的設計技術外,還必須採用綜合性能優良的材料以及先進的工藝製造技術。大量選用鈦合金、提高先進鈦合金的應用水平就是重要措施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國外軍用飛機的用鈦量逐年增長,當前歐美設計的各種先進軍用戰鬥機和轟炸機中鈦合金用量已經穩定在20%以上,並且新機型的用鈦量占比正在大幅提升,以美軍為例,目前第三代戰鬥機的代表機型F-15的鈦合金用量占26.1%,而其第四代戰鬥機F-22鈦合金用量高達41%,約40噸/架。

  (1)、軍用需求:升級換代步伐加快帶來鈦材需求增長。

  近年來,圍繞國際秩序、領土爭議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傳統大國與新興大國矛盾不時顯現,局部衝突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一些主要國家的軍費開支也逐年增加,以美軍為例,「911」事件之前,美軍軍費占GDP比重約在2.9%,「911」事件之後,安防需求增加,近年來,軍費開支占GDP的比重已經升至4.7%的水平。另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估計,2011年全球總軍費開支達到了1.7萬億美元,其中美軍軍費達到了7110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開支的47%,位居第一,中國以1430億美元(該數值為該研究所估計的實際開支)的開支位居次席,俄羅斯軍費支出位居第三,為720億美元。

  現代戰爭已經由過去的單一兵器的對抗轉變為海、陸、空軍三位一體全方位的較量,這時關於制空權的爭奪就顯得更為重要,各國為了加強各自的軍事國防力量,均在空軍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以美軍為例,2011年,美軍基礎軍費同比增長了3%,達到了5489億美元,其中用於空軍的開支達到了15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了基礎軍費整體增速,達到5%,空軍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得到彰顯,這將勢必推動軍用飛機升級換代步伐的進一步加快。

  關於戰鬥機的發展,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西方的四代劃分法(俄系劃分法將現代戰鬥機劃分為五代,F22在餓系劃分法中屬於五代戰機。),一代機稱為亞音速戰鬥機,以美軍的F100、蘇聯米格-19以及中國殲-5為代表;二代機則是完成了從亞音速到超音速的飛躍,代表機型有美軍的F4,前蘇聯米格-21以及中國殲-7;第三代戰機則是具有兩倍音速和兩萬米升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代表機型有F-16,Su-27,米格29以及中國的殲-10。第四代戰鬥機的標準通常稱為4S 標準(Super Maneuverability;Super Sonic Cruise;Stealth;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即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隱身以及超視距打擊能力,代表機型就是美軍的F22和F35。

  簡單來說就是從亞音速到超音速,從超音速再到兩倍音速,第四代戰機則是強調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

  F22(猛禽)是一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通用動力等公司聯合為美國空軍設計的重型隱身戰鬥機,1997年試飛成功,2005年正式開始服役,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四代戰機,也是當今世界唯一正在服役的四代戰機。

  F22是當今世界最強的戰機,但其過高的造價(估計約3.6億美元)也使得F-22的生產計劃不得不提前終止。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財政赤字大幅上升,不得已中止了多想造價高昂的軍事項目,其中就包括F22(猛禽),2011年12月,第195架也是最後一架F-22下線。(共8架試驗機和187架標準型)

  儘管F-22由於成本問題提前終止了生產計劃,但第四代戰機仍是戰鬥機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正在研製中的戰機包括俄羅斯的Su-47、T-50,中國的殲-20和殲-31,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四代機殲-20已經於2011年試飛成功,預計會在2017年進入服役期,未來,軍用機的升級換代將帶來鈦需求的持續性增加。

  (2)、軍用未來需求測算。

  軍用品需求難以精確測算,因此,我們這裡選取全球軍費開支的美軍為標準,以美軍主要的軍用機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機業務收入增速來粗略估計未來的軍用飛機需求增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美國空軍第一大軍火採購商,美軍主要的戰機幾乎都是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購而來,其主要軍用飛機產品包括:F-16戰隼、F-117夜鷹隱形戰鬥機、F-22猛禽、F35閃電2、P38閃電式戰鬥機、C-130大力神中型運輸機系列、C-2「灰狗」運輸機、C-141運輸星遠程噴氣運輸機和C-5銀河重型運輸機等。

  洛克西德-馬丁(紐交所上市代碼:LMT)公司的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始建於1912年。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合併,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是全世界在營業額上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目前核心業務是航空、電子、信息技術、航天系統和飛彈,其95%的營業收入來自於美國國防部,其他聯邦機構國外軍方,占據美國國防部採購預算1/3的訂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00年飛機產品業務營業收入49億美元,2011年該公司飛機業務收入已經達到14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0%;然而,2003年由於伊拉克戰爭的影響,美國當年的軍費開支達到3930億美元(公布數據),較2002年的3180億美元大幅增長了23%。如果剔除掉伊拉克戰爭的影響,2003-2011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機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約4%。因此我們近似推算出,近年來全球軍用飛機的需求量增速應該在4-5%左右。

  受到經濟危機和美國政府財政問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軍不得不削減軍費預算,根據美國國防部的預估,未來軍費將下降約5-6%,美國削減軍費將對全球軍用飛機需求量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預計未來軍用飛機的需求量增速應該在3%左右,同時考慮到軍用飛機,尤其是新機型對鈦的需求量正在迅猛增長,預計未來軍用飛機領域的鈦需求量增長速度也將在10%左右。

  除了航空領域的主要應用之外,鈦材還可以廣泛的應用在生物醫療,健身器械、體育用品以及海洋工程等多個領域。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到2031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人,而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將增加到50億人,占全球總人數的比重也將從之前的30%提升至60%,其中亞太區中產階級人數增長最快,20年內將增加5倍達到33.77億人;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將帶動上述領域一系列的需求。

  (四)鈦工業在中國:航空工業崛起帶來巨大發展空間

  我國的鈦加工業始於1956年。五十年代中期,冶金部有色金屬研究院開始了鈦及鈦合金的探索研究;六十年代初,國家在瀋陽開始了鈦的半工業化生產;六十年代中期,國家在貴州遵義和陝西寶雞分別建設了海綿鈦和鈦材加工廠,確立了中國在世界鈦工業中的地位。

  1.鈦材生產:我國海綿鈦生產和鈦材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一

  近十年,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拉動下,中國鈦工業迅速增長,直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全球經濟減速,中國鈦工業也進入調整期。2008年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增幅下降,2009年呈現負增長。隨著全球經濟復甦,2010年以來中國鈦工業又進入高速增長期。2011年中國海綿鈦產量達到6.5萬噸,同比增長12.4%。2011年中國鈦加工材產量達到5.1萬噸,同比增長33.0%。當前中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2.鈦材需求:近十年需求量複合增長率24.4%

  近十年中國鈦材的需求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由2002年的6237噸增加至2008年的24068噸,2009年需求下降是因為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2010開始國內鈦材需求又強勁回升,2011年需求量達到44,526噸,同比增長24.9%;2002-2011年期間中國鈦材需求量增加了6.14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4.4%。

  3.航空用鈦材比重偏低,未來或有爆發式增長

  從國內市場需求結構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化工領域,2011年,化工領域用鈦量達27,156噸,占比55.0%;航空航天領域用鈦比例僅為8.3%;其他領域鈦材消耗比例如下圖:

  與全球相比,中國鈦材消費結構中最主要的差別是航空領域,從歷史來看,全球範圍內航空用鈦材始終占據鈦材總需求的50%左右,而國內航空用鈦材的比例不足10%,僅有8.3%,未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的興起為中國鈦工業特別是高端鈦材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航空用鈦材,尤其是軍用鈦材的進入門檻較高,面臨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預計未來會出現較大的供需缺口。



  4.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崛起為鈦材需求打開新的空間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口數量的增加,我國的航空運輸需求也不斷增長,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未來20年,我國國內航空運輸需求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7%,到2031年,我國航空運輸需求總量將於美國持平,占全球航空運輸總需求的10.4%。

  航空需求的不斷增加必然帶動對飛機需求量的增長,根據《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11-2030)》,未來20年,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有約4,700架新飛機交付,市場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到2030年,中國占全球客機機隊比例將從現在的9%增長到15%。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民用客機機隊規模將達到5118架,貨機機隊達到722架。由於機隊的增長和替換老舊飛機,預計未來20年中國需要新增民用客機4583架,其中大型噴氣客機3682架,支線飛機901架。而我國航空工業的崛起正恰逢其時,我國自主航空工業的崛起將帶動鈦材需求量的快速增長。

  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將「大型飛機」做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2007年2月2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原則上批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儘快開展工作;2007年6月20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批准大型軍用運輸機立項研製;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成立,作為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目前主要承擔中國大型客機C919和新支線飛機ARJ21的研製工作。

  目前C919大型客機研製正按照預定計劃穩步進行,預計2014年實現首飛,2016年完成適航取證並投放市場,未來20年總銷量將達2000架。

  截至2012年9月1日,C919訂單數已達280架,客戶包括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600115)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600029)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美國GECAS公司(GECapitalAviationServices)、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和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新型渦扇支線飛機ARJ21-700已於2008年11月28日成功實現首飛,現在已進入適航取證的最後階段,預計2013年年底交付客戶,目前訂單數超過250架。

  據報導,中國商務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計劃到2020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支線飛機ARJ年產達到50架;C919年產達到150架。屆時預計將每年新增鈦材需求量約1萬噸(按照平均用鈦量50噸/架計算)。

  5、軍用方面:四代戰機和大運機催生新的需求藍海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機,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設計製造,於2011年完成首飛,預計在2017-2019年之間正式進入服役期。我國的殲-20的設計模仿了美國的F22,因此在鈦材用量方面,估計和F22相似,將達到40%以上(F22用鈦量在40噸/架)。

  預計我國四代機年產能將達到16-20架左右的水平,每架飛機用鈦量約在30-40噸,估計四代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1000噸左右(考慮到備貨需求,一般備貨比例是1:1);另外,除了四代機之外,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鯤鵬也已經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大運機預計很快進入量產階段,雖然大運機相比四代戰機用鈦量較少,但由於總生產量比較大,對鈦材的需求量估計與殲-20相當,預計未來四代機和大運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2000噸左右。

  直升機領域的需求也值得關注。軍用直升機方面,汶川地震以後,我國軍用運輸直升機的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預計未來軍用運輸直升機年產量也將超萬架,軍用直升機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民用領域,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曾表示,2015年放開我國低空飛行,低空飛行的放開,經帶動民用直升機領域的需求。

       根據以上的測算,預計未來國產商用飛機每年對鈦材的新增需求約1萬噸,而國產軍用飛機,包括四代機殲-20、運-20和軍用直升機對鈦材的需求量共計約在3000噸左右,保守預計未來我國航空用鈦材每年的新增需求量約在1.5萬噸左右,而根據2011年的數據,我國用於航空領域的鈦材僅3600噸,因此未來,隨著我國自主航空工業的崛起,必定帶來鈦材,尤其是航空用鈦材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更多鈦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鈦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