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制鎖行業的發展,中國制鎖行業應該有一個具備組織性的總體目標,科技進步才能逐年穩定提高,如產品結構、產品質量、技術裝備、創新能力、人才結構等等缺一不可。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鎖具行業深度分析報告》顯示,隨著知識經濟、全球經濟、信息社會的到來和競爭要素變化,中國制鎖行業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危機。那麼,怎樣才能全面提升中國鎖具的製造質量,使行業步入整合之路?
面對市場競爭鎖具業需調整行業結構形式
鎖具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屬日用五金,同時又是一類安全防範產品,這一行業的發展好與壞,關係到每一個家庭、單位、公共場所的安全。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提升的今天,中國鎖具如果仍是無創新意識、駐足不前,勢必被國際市場所淘汰。
像現代具備高科技運作的義大利、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和法國,可稱得上制鎖強國,他們的技術水平及工藝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世界名牌鎖具出自這些國家,但是隨著這些已開發國家勞動力的日益昂貴,到20世紀70年代,低檔鎖具生產中心逐步向亞洲四小龍轉移,並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到90年代初,亞洲四小龍勞動力成本上升,競爭優勢下降,在全球鎖具市場日漸衰退。在這一時機下,中國制鎖商抓住了這一機會,大批量生產,到1992年,我國鎖具總產量達10.5億把,出口2億多把,逐步成為鎖具生產大國。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鎖具行業僅是一個處於成長中的市場,據相關媒體調查,初步結論,中國制鎖企業在全國分布不均,集群現象突出;無序競爭嚴,五金利潤極其低下,由此嚴重干擾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更多五金鎖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五金鎖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