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1946年,美國由於應對銅資源短缺而制定了"以鋁代銅"的技術政策,不過,到了60年代,早期安裝的鋁芯電氣線路頻繁發生火災,原因基本都是連接故障,鋁電纜的性能缺陷造成連接安全隱患問題日益突出,電力部門和居民抱怨不斷。
後來,隨著合金冶煉技術的發展,有些冶金公司的研發實驗室做了大量研究,最終研製成功了電工用鋁合金。在繼續深入研究中發現,鋁合金有著非常優良的特性,例如強度更大、延展性更高、抗蠕變性更好等。後來,這些鋁合金材料被美國鋁業協會列入8000系列鋁合金產品目錄。
美國南方電線電纜公司(Southwire)於1968年通過研製鋁合金,發明了8000系列中的主流牌號8176鋁合金並製成如今北美市場主流的8176牌號鋁合金電纜系列產品。
國外鋁合金電纜連接器技術始終緊跟鋁合金電纜發展步伐
1970年,美國的相關電線電纜公司同電氣產品實驗室和連接器公司等其他行業的企業,制定了重新評估鋁和鋁合金導體的方案。電氣實驗室對鋁合金芯電纜重新進行了鑑定試驗,連接器公司重新製作了鋁合金芯電纜專用的新型連接器。經過對鋁合金芯電纜的嚴格篩選,美國的電線電纜公司最終選定了8000系列鋁合金,並開始用於製造建築和其它領域用途電力電纜。其中,應用最多的是AA-8176鋁合金。在美國國家規範中也規定相關電纜製造必須採用新合金AA-8000系列電工級鋁合金材料。為了配合與支持電線電纜製造廠商、連接器公司和電氣實驗室積極開展了適用於AA-8000系列鋁合金導體的連接器技術研發工作,連接器技術獲得突破,連接器產品配合鋁合金電纜廣為應用。美國合金電纜的應用,從產品技術發明到相關配套連接器技術和產品的完善,僅用了兩年的過程。
1980年代,美國電器工業包括電線電纜行業獲得新的發展。有關產品標準、規程和技術規範,都開始引用電工級8000系列鋁合金導體。1981年,美國材料試驗學會(ASTM)工作組開始編寫AA-8000系列鋁合金導體標準。1985年,提出了把AA-8000系列鋁合金導體列入《國家電氣規程》的建議案。同年,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修訂了UL83標準,在大多數鋁合金芯電纜中,要求使用AA-8000鋁合金導體。1988年秋天,ASTM完成了AA-8000系列鋁合金導體技術規範的編制,並出版了ASTMB-800和ASTMB-801標準。從此,AA-8000系列鋁合金正式合法的作為建築電線電纜和電力電纜導體,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廣,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今天。
我國應用鋁芯和鋁合金芯電纜的進展與美國相比有很大差距。雖然我國早在1957年就已經把"以鋁代銅"確定為國家級技術政策,但由於執行不力和其他種種原因,而影響了鋁芯和鋁合金芯電纜的推廣應用。
國內電線電纜敷設金具的研製落後於電線電纜本身
在我國的電線電纜產品研發中,往往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實事,那就是:電線電纜安裝敷設金具的研製,總是落後於電線電纜本身的研發進度。例如,由於架空絕緣電纜的架設金具落後,嚴重妨礙了架空絕緣的推廣和出口。世界上出口架空絕緣電纜最多的國家是芬蘭,他們都是與架設金具一起出口的。這一現象,至今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如今鋁合金電纜的發展,同樣存在配套金具(連接附件產品)技術滯後的的大問題。這嚴重製約了鋁合金電纜的推廣應用。
2006、2007年來,美國UMI電氣、加拿大鋁業等領導製造廠商,分別把鋁合金電纜技術和產品引入我國,使國人耳目一新。近幾年來,國內企業也相繼投入到鋁合金製造行業,我國也適時著手制定了鋁合金電纜產品標準和安裝技術標準,使鋁合金電纜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但國人都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美國等國家安全使用鋁合金電纜幾十年,那是鋁合金電纜與鋁合金電纜相配套的鋁合金專用連接器共同作用、配套使用獲得的成功結果。國內推廣應用鋁合金電纜沒有相配套的連接器,都在錯誤的使用銅鋁過渡端子及與合金電纜性能不匹配的其它合金連接器,這樣的連接解決方式是無法保證鋁合金電纜的安全應用,將留下安全隱患。要使鋁合金電纜安全、無隱患的應用,研究、開發正確的連接技術和產品已刻不容緩。
適應中國國情的鋁合金電纜連接器技術已取得關鍵性突破
近來獲悉2012年底產品戰略才逐步轉向國內市場的美國UMI電氣率先研製成功鋁合金電纜專用連接端子即鋁合金銅連接端子,使該公司率先成為業內首家具備全套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解決了被行業刻意迴避多年的鋁合金電纜應用無專用配套連接器的問題。這個信息,讓人倍感興奮,行業幸甚,美國UMI電氣為行業領了個好頭。這是一個負責任企業的做法,是正確的方向,為鋁合金電纜行業的持續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體現了美國公司尊重科學,尊重事業,尊重行業和用戶的精神。這種精神是行業健康發展的保障和希望。
相關鋁合金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19年鋁合金電纜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更多鋁合金電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鋁合金電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