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工程機械進入報廢高峰期,再製造市場潛力巨大。有關專家稱,工具機再製造將形成新興產業,規模有望達到數百億。工具機再製造熱潮尚未完全爆發,作為產業上游的舊機回購企業已經蠢蠢欲動,全球知名的製造型企業電子商務平台匯聚了一大批競爭者,舊機回購大戰愈演愈烈。
工具機再製造成未來發展重點
作為世界上工具機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工具機保有量達到800萬台左右,役齡10年以上的傳統舊工具機占50%左右。在未來5-10年,這些工具機都可能形成相當規模可循環利用的再製造潛在資源。
業內人士介紹說,舊工具機經過再製造,絕大部分工具機部件可以翻新使用,再製造的成本只有生產同類設備投入的三成。通過工具機再製造這一循環經濟生產方式,我國有望每年減少金屬消費量100萬噸。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會長張堯南稱,2000年前我國的大重型工具機約31萬台,如果其中1%的大重型工具機進行再製造,這個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
工具機再製造目前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產業,並形成一定規模和市場。相關資料顯示,美國有300多家專門從事工具機再製造的企業,歐洲最大的工具機製造企業德國吉特邁集團股份公司也將工具機再製造作為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
支持、鼓勵、推動工具機再製造,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勢在必行。工具機製造業不僅可以建立新的以「資源——產品——廢舊產品——再製造產品」為特徵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事業貢獻力量,而且還能將此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利好政策的不斷出台,我國將形成一個越來越龐大的再製造市場,也將帶動相關製造服務業的就業,並擴大對外貿易。
二手工具機回購率先發力
目前國內的工具機再製造還主要是單台大重型工具機的維修改造,缺乏工藝規範,市場也稍顯混亂。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服務型產業,規範的成規模的工具機再製造企業不如小型維改公司靈活,需要大量常規性再製造業務支撐,這必然出現管理成本上升。而考慮到技術、人才等資源限制,市場上大型工具機製造企業也很少在企業內部建立再製造事業部。如何尋找切入點成為企業投資工具機再製造的首要考慮因素。
從市場梯度來看,我國的二手工具機交易市場有幾十萬台的存量,這是十分巨大的可利用資源。再製造企業可以採取與二手交易市場聯合的方式,共同面向客戶,在銷售二手設備的同時簽訂再製造協議,形成「二手工具機銷售—維改再製造—再製造工具機現場調試」一條龍服務,使客戶直接使用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再製造工具機,這樣也可以避免在採購二手工具機之後再尋找改造服務商。
我國二手工具機交易市場成熟度高,除了傳統的線下交易外,近年來電子商務也成為主要渠道。據機械設備網負責人介紹,二手工具機已經成為網站的一個亮點,目前已經收錄1萬多條相關產品信息,涉及的產品多種多樣,有臥式車床、落地車床、立式車床、轉塔車床、單軸自動車床等。
更多二手工具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手工具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