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通用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隧道掘進機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2015年我國隧道掘進機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2015-03-10 13:54:5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在國際政治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長期低位運行的形勢下,我國經濟結束了超高速直線發展的階段,進入了以調整改革為中心的新時期,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拉動因素的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總體面臨市場需求不旺的較大的困難和考驗,從高速膨脹期進入低谷徘徊階段。但是,以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為代表的我國掘進機械行業,卻逆勢而上,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全行業的技術、產品和營銷都有長足的進步,企業實力明顯提高。在此形勢下,全行業抓住機遇,團結奮進,用不太長的時間,把我國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掘進機械強國是完全可能的。

  行業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按照我國工程機械的類組劃分,掘進機械除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外,還包括水平定向鑽、懸臂式巷道掘進機等產品。分會成立後,開展了行業統計工作,雖然目前統計數據還達不到及時和準確,但是也清楚的展示了行業發展的趨勢。

  水平定向鑽產業和懸臂式巷道掘進機近兩年受大的經濟環境影響較大,基本處於平穩運行或略有下降的局面,行業規模大致維持在60~70億銷售額的範圍。再加上掘進機械專用的配套件的生產,目前掘進機械全行業的銷售規模在165~175億元,大約占中國工程機械總銷售額的3%。

  目前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產業發展的特點和態勢,主要有:

  第一,市場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65%~70%的訂單和銷售集中在鐵道、交通系統的幾個大企業中,其它相當一部分企業面臨嚴重的國內訂單不足,從而轉向開發海外市場和維修、翻新、再製造或其它產品。

  第二,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性提高,出口形勢看好。出口國家和地區有所擴大,除原來的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伊朗、印度等外,還開始出口非洲、南美洲、澳洲及歐洲。出口發展的原因,除了國內市場競爭的壓力,必需另闢蹊徑外,目前國內地鐵用的掘進機產品,質量趨於穩定,產品性價比好,已逐漸被國外用戶所認識,具有越來越強的競爭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第三,全行業技術、產品發展及質量穩定性有新的提高。隨著企業實力的提高,對技術和產品發展投入有增加,除以斜井TBM,大斷面矩形頂管機為代表的新產品已完成外,中鐵裝備和鐵建重工的兩台8米TBM中標,標誌著國產TBM技術已經掌握,並開始參與TBM市場的競爭。在產品質量方面,據用戶反映,近年來國產的地鐵盾構機,在質量穩定性和施工適應性方面已不遜於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當然,國產掘進機產品質量到底如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考驗和更科學的調查驗證,但國產機的質量有明顯提高是無疑的。

  第四,具有中國特色的掘進機再製造和維修、翻新方興未艾。目前全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的保有量已近800台,有大量的舊機進入可以再製造或翻新的範疇,根據中國國情以及目前提倡的節能減排,綠色生產,資源再利用的精神,眾多企業都開展了掘進機再製造的研究和實施,包括主要部件和整機都有涉及,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並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目前在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關鍵配套件的國產化問題仍未解決。主要是主軸承,主減速機和主液壓件的配套幾乎全靠進口,國產件質量達不到要求,得不到用戶的信任。我們還是要說,在提倡全球化採購的今天,不是要求全部國產化,但是中國是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的最大的生產國和最大的市場,必需具備關鍵配套能力,否則一定會受制於人,自己生產不了,採購價格也一定會高,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仍然是當務之急。

  第二,國產TBM的市場還未完全打開。前些年,由於國內企業對TBM技術還未完全掌握,國內TBM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壟斷,近幾年來,國內企業技術進步很快,應該說已經具備了TBM的研發能力,但是還不能得到用戶的信任,在項目招投標時往往不能成功。預計今後在大量的水利工程,鐵路公路隧道,穿江過海隧道施工中,TBM的使用率會很高,市場潛力很大,所以在繼續鞏固和擴大盾構機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TBM市場就是全行業是最重要的任務。

  第三,需要繼續營造開放的、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這是行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企業發展的最好的動力。應該說在這方面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系統保護、地方保護的情況依然存在。雖然從一段時期來看,會促進一些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但從長期看,從根本上看,是對企業技術進步不利的,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才是企業和全行業持續發展的最大動力。

  關於市場發展

  對於中國的掘進機企業來說,最關心的一是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二是這個市場能堅持多久?也就是中長期市場的預測問題。顯然這是決定企業投資和發展規劃的根本的因素。這裡,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首先,掘進機械市場規模很大,我們面臨的是全球歷史上最大的隧道掘進機市場。在掘進機械最大的用戶,軌道交通建設方面,2014年,全國27個城市新開工軌道交通線路共計60條,建設里程1666.89公里,其中北京、廣州、成都列前三位。目前,36個已獲批建地鐵的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重慶、南京、成都、蘇州、南寧、天津、杭州、昆明、西安、寧波、瀋陽、合肥、鄭州、東莞、青島、福州、南昌、佛山、長春、無錫、長沙、哈爾濱、廈門、徐州、石家莊、大連、貴陽、常州、太原、烏魯木齊、蘭州)相繼制定了以2020年或相近年份為規劃末年的地鐵建設規劃,其規劃末期運營里程總合達8290公里;預計2015年到2017年,新開工里程將達4300公里,平均每年開工1400公里;另外,在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後,激發了一批二、三線城市建設軌道交通的積極性。目前有24個城市正在編制或已完成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其中已完成規劃的有:呼和浩特、包頭、洛陽、宜昌、濟南、煙臺、台州、揚州、南通、蕪湖、淮南、遵義、西寧。規劃線路總長約為1600公里。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提高交通能力,緩解交通擁堵的利器,已得到各級政府重視,軌道交通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為0.263,即一億元投資可帶來2630萬元財政收入,產生2.63億元的GDP,所以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主力軍的隧道掘進機,市場潛力巨大是不言而喻的。

  在鐵路建設方面,2014年三季度開始,全國鐵路建設全面提速,2015年鐵路營業里程目標是12.3萬公里,2014至2015年通車營業里程要新增1.95萬公里,高鐵和西部鐵路是發展重點。在高鐵方面,2014年有12條高鐵建成運營,投產5353公里,2015年預計投產12條,未來兩年,總計投產運營8887公里。總體來看,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國內鐵路固定投資仍將穩定增長,國家加快鐵路建設發展的基調不變,利好鐵路建設設備之一的隧道機械。

  在公路建設方面。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根據規劃,到2030年,國家公路網總規模將達到40萬公里,期間新改建公路總投資為4.7萬億元。其中普通國道26.5萬公里,8000公里新建,10萬公里需要改造,投資約為2.2萬億元;高速公路11.8萬公里,其中新建2.5萬到3.3萬公里,投資2.5萬億元。另外在西部地廣人稀地區,還有1.8萬公里的遠期規劃。

  在水利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國對水利建設高度重視,政策在水利方面投資不斷加大,2013年總投資4397億元,2014年略有增加,預計近些年還將保持高位運行。今年啟動了一批重大水利項目,並開始了引漢濟渭、引江濟淮、滇中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開展了南水北調東中線後續工程論證及西線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西江大藤峽、淮河出山店、黃河古賢的控制性樞紐工程的前期工作。預計到2020年,水利投資總額將超過4萬億元。

   在城市地下道路和綜合管廊建設和地下空間建設方面。發展地下交通是解決城市道路擁堵的方向和出路。除地鐵外,還包括地下道路,在這方面,巴黎、東京、新加坡、西雅圖、波士頓等城市已經有了成功的範例。北京在2005年就提出了「北京市城中心地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提出四縱兩橫地下快速路系統方案;上海、南京、無錫等地都已開始或建成了若干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計劃,正在全國36個城市試點。

  海外市場。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復甦,以及眾多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的增加,我國新興的掘進機產品正在試探性的進入海外市場,表現基本良好,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以東南亞、南亞、南美、非洲為主的掘進機市場潛力很大,逐步打入歐美澳等發達地區的可能性也很大。

  綜上所述,可以預計,我國隧道掘進機產業的市場前景看好,保守估計,在今後10到15年期間,我國掘進機國內外市場規模應該不小於每年150台套。

  關於行業發展的幾點意見

  中國掘進機械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迎來了打造世界級的掘進機械強國的絕好機遇。這是因為第一,我們有國內巨大市場和海外巨大市場潛力的保證;第二,我們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產業規模,有了強大的製造能力;第三,我們通過引進技術、兼併企業,並在大量的施工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自主研發能力大大提高;第四,有國家各級政府對行業的重視和支持。

  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掘進機械市場,也有世界最大的掘進機械產業規模,無疑是世界級的掘進機械大國,但是,距離世界掘進機械第一強國還有距離,我們在發展中還有短板,有弱點,需要全行業抓住機遇,繼續團結奮進,用不太長的時間,實現我們世界掘進機械第一強國的夢想。

  下面談幾點不成熟的具體意見:

  第一、關於關鍵配套件的國產化問題。這個問題不但是掘進機械行業的問題,也是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存在的問題近幾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不太理想。我認為,在當前中國的具體情況下,主要依靠配套件企業或研究單位進行突破是很困難的,因為目前國內的掘進機械配套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技術能力不是特別強,一般是多種業務,專業性成分較少。而掘進機的配套件要求高、難度大、數量少,搞研發攻關經濟負擔較高。所以應該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大型整機企業為主,聯合有關配套企業、科研單位共同攻關,國家的支持不要過於分散,集中投入,嚴格考核,限期解決。只要方法對,用5到8年的時間基本解決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關於TBM的問題。在地鐵級的土壓盾構、泥水盾構等產品技術基本過關,質量比較穩定,並占有了大部市場的情況下,國產TBM產品的技術和市場問題就越來越突出了。現在的問題,一是我們對TBM技術是否真的完全掌握了?是否和世界一流公司的產品有競爭力,這一點我認為還需要一點時間來證明,畢竟我們自己研發的數量還比較少;二是如何讓用戶信任我們的設備,在招投標時能一視同仁。好在現在有了些進展,但是還沒有完全突破。我以為關鍵還是要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到位,並輔以積極的宣傳和溝通,打開市場畢竟需要時間和過程,水到自然渠成。

  第三、關於加大海外市場開拓的問題。以中國目前掘進機械產業規模,必需是海內外兩個市場一起抓,一個市場絕對吃不飽。現在的情況是國內訂單不足的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積極性較高。我以為國內幾個大企業,應該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並放在優先的地位,不要只忙於應付國內訂單和服務,這樣對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另外就是不要重蹈某些產品出口的覆轍,國內公司競相壓價,把價格戰延伸到國外,損人不利己。現在我們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價比好,有條件參與海外工程項目的競爭,應該把握好機遇,打好頭幾炮,占領灘頭陣地,進而擴大戰場,向全世界進軍。

  第四、關於再製造。再製造產業在已開發國家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全球再製造產值已達1000億美元。工程機械行業是我國開展再製造的重點行業,近年來,掘進機械的再製造工作正在探索試驗階段,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較快的發展,包括主要部件和整機的再製造應該有一定的市場規模,所以希望我們企業的領導要關注這方面的動向,把它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掘進機械發展的一個方面加以扶持。

  2014年即將過去,2015年我們的任務將更加繁重,我們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團結起來,為實現我們的世界掘進機械第一強國之夢努力奮鬥!

更多隧道掘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隧道掘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