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製造指以紡織面料為主要原料,經裁剪後縫製各種男、女服裝,以及兒童成衣的活動。包括非自產原料製作的服裝,以及固定生產地點的服裝製做。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當前正處在深化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及加快強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其面臨發展的任務更顯緊迫和艱巨。消費與投資需求、生產組織方式、要素比較優勢、市場競爭格局、資源環境約束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階段性變化。以下是今年中國麻紡織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更多麻紡織行業資訊可查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麻紡織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增速減緩、結構調整、創新驅動,這是中國紡織經濟在新常態下的顯著特徵,中國麻紡織行業也不例外,2014年行業呈現增速放緩,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投資減弱,內需市場有所擴大,出口市場穩定增長等特點。預計2015年麻紡織行業將延續增速放緩、調整鞏固的「新常態」。
行業經濟增速放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1~11月,全國292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482.84億元,同比增長4.06%,增速下降12.3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為3.5%,低於紡織業的6.7%;而主營業務累計成本為424.95億元,同比增長5.42%,增速下降11.02個百分點;實現累計利潤總額26.78億元,同比增長6.99%,增速下降25.86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我國麻紡織行業也呈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
與此同時,主要大類產品生產出現結構性調整趨勢,亞麻布生產增速加快,而苧麻布呈現負增長。據統計局跟蹤的亞麻企業生產數據得知,2014年1~11月份54家規模以上亞麻企業累計生產亞麻布(含亞麻≥55%)4.22億米,同比增長14.20%,增速提高14.09個百分點,其中江蘇為亞麻布(含亞麻≥55%)生產量最大省份,累計生產19534萬米,占全國亞麻布生產比重約46.26%。苧麻布生產方面,跟蹤的38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苧麻布(含苧麻≥55%)4.47億米,同比下降12.15%,增速下降13.94個百分點,其中江西為全國苧麻布生產量最大省份,累計生產苧麻布(含苧麻≥55%)29167萬米,占全國苧麻布生產比重的65.21%。
由此可見,主要大類產品出現了結構性調整,亞麻產品逐步占據主導地位,而苧麻產品的生產減緩,分析認為,苧麻減產的主要原因在於生產設備陳舊落後、用工較多、環保壓力大和優質原料減少。
固定資產投資負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1~12月份,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投資10362.53億元,同比增長13.37%,其中,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累計完成投資110.68億元,同比下降3.43%,增速回落了41.46個百分點。
從數據可以看出麻紡織行業投資增速呈現負增長,不僅比紡織工業的增速低16.8個百分點,而且與2013年同期增速相比呈現顯著下降趨勢。投資的顯著減少,將對麻紡織行業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設備相對落後的苧麻行業和黃麻行業。
進出口穩定增長
據海關統計,2014年1~11月,全國麻紡織行業進出口累計總額24.43億美元,比2013年的19.85億美元同比增長23.11%。
進口穩定增長,麻原料為主要進口力量
據海關統計,2014年1~11月,全國麻紡織行業累計進口總額8.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41%。
麻原料累計進口金額6.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91%;麻紗線累計進口金額9212.64萬美元,同比增長21.85%;麻織物累計進口金額5058.67萬美元,同比下降1.68%;麻製品累計進口金額937.33萬美元,同比下降7.48%。2014年1~11月份麻原料累計進口數量74.59萬噸,同比增長9.39%;麻紗線累計進口數量10.81萬噸,同比增長20.26%;麻織物累計進口數量7358.75萬米,同比增長68.22%。
從進口金額與進口數量的數據可以看到,麻原料為主要進口產品,占進口總金額的81.30%,並且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主要進口種類是亞麻和黃麻原料,其中亞麻原料1~11月份累計進口數量為15.32萬噸,同比增長15.65%,累計進口金額4.02億美元,同比增長35.09%;黃麻原料累計進口數量為3.09萬噸,同比下降45.19%,累計進口金額1695.24萬美元,同比下降39.66%。從原料進口中可以看出,亞麻紡織企業生產加工形勢比較好,對進口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而黃麻紡織加工行業受多方面影響逐步萎縮。
內需市場擴大
中國麻紡織行業針對內需市場需求特點,加大調整麻紡織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開 發附加值高的麻類終端產品,促進內需市場發展。許多麻紡織企業都在大力開發內需市場適銷產品,並且積極探索開拓內需市場的渠道,如電子商務、工廠店、加盟 店、體驗店等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國內各大商場上也經常能看到高端時尚的麻紡織終端產品,專賣麻紡織產品的淘寶網店也開始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棉紡織企業也在嘗試棉麻混紡產品的開發,尤其是含麻量在30%以下的麻制服飾產銷量增長較快。據測算,2014年麻紡織產品內銷約占30%,同比提高7.14%,外銷在鞏固發展的基礎上,在全國麻紡織產品銷售中約占70%。
出口穩固發展,麻製品為新興出口拉動力量據海關統計,2014年1~11月,我國麻紡織行業累計出口總額16.30億美元,同比增長21.08%,出口穩固發展。
2014年1~11月份麻原料累計出口數量4725.99噸,同比下降32.73%,出口金額983.56萬美元,同比增長4.2%。麻紗線累計出口數量3.59萬噸,同比增長4.26%,出口金額3.08億美元,同比增長7.84%。麻織物累計出口數量2.91億米,同比增長8.95%,出口金額9.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麻製品累計出口3.31億美元,同比增長48.81%。從出口金額與出口數量可以看出,麻製品在出口金額中的比重也快速上升,成為新興的主要出口拉動力量。
在麻紗線出口方面,亞麻紗線與苧麻紗線是主要出口產品,2014年1~11月份亞麻紗線累計出口數量2.86萬噸,同比增長8.14%,主要銷往印度;苧麻紗線累計出口數量0.23萬噸,同比下降4.50%,主要銷往印度和韓國,苧麻企業應注意瞄準這兩個新興主流市場的需求變化,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企業效益。
在麻織物出口方面,亞麻織物與苧麻織物是主要出口產品,2014年1~11月份亞麻織物累計出口數量為1.29億米,同比增長12.8%,主要銷往孟加拉國和越南,呈季節性出口趨勢,每年11月到次年1月達到出口高峰;苧麻織物累計出口數量1.29億米,同比增長3.26%,主要銷往中國香港地區和韓國,這兩個市場波動式發展,且有與亞麻織物互補的趨勢,即亞麻織物出口淡季時,苧麻織物出口達到旺季。
更多麻紡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麻紡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