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太陽能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太陽能光熱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業界熱盼政策助力

2015年我國太陽能光熱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業界熱盼政策助力

2015-04-23 14:47:3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從當前的能源使用與供應來看,可持續利用的能源較少,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可持續能源的利用與開發。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太陽能光熱發電掀起了當前新的研究熱潮,以下內容是我國2015年太陽能光熱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2015年我國太陽能光熱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業界熱盼政策助力

  太陽能熱發電更環保

  「『十二五』期間,在國家863、97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的指導下,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SCI論文發文量位居全世界之首,專利數量逐年上升,現已排名世界第四位。產業鏈不斷完善,建設一個常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所需要的材料、設備已完全可實現國內自給自足,一些國產產品已經開始出口國際市場。」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田立在論壇上表示。

  據田立介紹,太陽能熱發電是傳統火電技術與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結合,可利用低成本蓄熱技術實現連續穩定發電,既可承擔電網基礎負荷,又可作為調峰電源,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代替傳統火電的技術。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已達到15兆瓦,首航10兆瓦塔式項目和中廣核50兆瓦槽式項目正在建設,正在建設的示範電站規劃項目可達到3吉瓦,產業發展後勁十足。

  不過,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整個電力市場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據統計,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不到4%,比「十二五」前三年平均增速低至少5個百分點,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86小時,同比減少235小時,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2億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706小時,同比減少314小時,風電併網裝機容量9581萬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

  「在經濟新常態及電力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必將持續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太陽能熱發電與風能、光伏相比碳排放量更低,具有更為優異的環境友好特性。」田立相信,太陽能熱發電將會成為新能源發電的新選擇。

  業界熱盼政策儘快「照應」

  根據國家能源局2012年發布的《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太陽能光熱發電在2015年和2020年的裝機目標分別是100萬千瓦和300萬千瓦。

  「目前看來,2015年1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不可能實現。雖然我國目前光熱發電規劃項目很多,但建設的項目非常有限,實現併網發電的項目就更少。總體來看,我國光熱發電目前仍處於示範推廣的初級階段,仍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表示,首先,光熱發電技術在商業化電站的長期運行可靠性方面仍需要驗證。由於我國「三北」地區、青藏高原等地海拔高、大風、揚沙等氣候特徵顯著,西班牙或美國的技術很難直接應用於國內,需要對國外技術進行相應調整,或進行自主研發,達到長期可靠性的要求。其次,光熱發電的經濟性和競爭力仍有待提高。正是由於技術和產業上的一些薄弱環節,使得目前光熱發電的成本較高,仍需要技術的不斷進步來降低成本。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員孫培軍認為,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有兩方面,一是應用成本高;二是國家政策特別是上網電價尚不明朗,使得產業陷入「政策在等市場,市場在等政策」的怪圈。

  2014年9月,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獲批上網電價(含稅)為每千瓦時1.2元。這是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首次獲得正式的上網電價。國家發改委當時在文件中稱,「今後我委將根據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及其他有關示範項目的建設運行情況,研究制定太陽能熱發電的標杆電價政策」。但直到目前,還沒有其他的促進光熱發電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的明確政策,光熱發電業界急切期待相關政策明朗。

  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光熱事業部總經理章顥繽表達了對國內光熱政策的幾點期望:加快出台上網電價,保障內部收益率;政府對業主使用國產化關鍵設備給予一定補貼或政策優待;鼓勵傳統技術進步,對配套產業鏈進行扶持,促進成本降低;鼓勵關鍵設備製造、集成企業使用成熟或新技術開發商業化項目,主動驗證其商業化技術可靠性。

  突破瓶頸還需創新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太陽能熱發電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環境急需改善;二是目前尚未確定上網電價,支持力度較弱;三是項目經濟性及融資可靠性論證不足,缺乏商業化應用。同時,國內產品遭遇國外技術壁壘,產業支撐體系比較薄弱,度電成本的競爭力有待提升。」章顥繽表示。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我國乃至世界未來解決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的階段性辦法,但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大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百吉瑞新能源有限公司薛凌雲董事長認為,目前制約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的發展有因素有,一是國內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沒有經過大規模的示範,沒有相關驗證經驗;二是太陽能光熱發電成本相對來說偏高,將來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只有將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成本降到煤電的綜合成本之下,才能健康走下去。

  「創新應貫穿於企業整個經營過程,不能等到行業下滑、企業發展有困難的時候再去創新。因為知識是需要積累的,人才隊伍培養是需要時間的,創新意識也是需要培養的,創新的課題是需要有來源的,都不是一夜之間就想起來的。」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焦青太表示,日出東方通過在市場上不斷推出新產品,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業績,利潤有所增長,這些均得益於創新。而且,創新是從企業創業之初就培養的意識。日出東方2009年引進了精密度最高的一套室外太陽能檢測裝置,到2010年已建成18個實驗室,涵蓋該公司整個產業鏈。2011年該公司又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模擬實驗室。他總結道,一切創新行動必須圍繞市場進行研發。譬如,太陽能熱利用不僅包括太陽能熱水器,還包括太陽能採暖、太陽能空調、太陽能工業應用等,這些方向的商業化還有待推進。

更多太陽能光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光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