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化肥行業異常艱難。2015年行業能否走出低谷,是化肥企業切實關心的問題,而政策層面的影響是企業關注的重點。根據中國鉀鹽(肥)行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亓昭英預測數據,2015年,我國的鉀肥產能和產量還將維持增長勢頭。行業產能預計增長到1220萬噸KCl實物(折)左右。下文是對我國化肥及鉀肥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當前化肥行業正處於政策調整加速時期,之前享有的免徵增值稅、優惠氣價、電價、運價等優惠大幅減少。在內外價格聯動日益密切的形勢下,化肥行業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市場疲軟,但隨著用肥旺季的到來,需求將得到一定提振。企業在成本提升的壓力下也將加快轉型,這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中國累計進口鉀肥總量138.1萬噸,同比增長32.8%;累計出口鉀肥數量為5.4萬噸,同比減少13.8%。縱觀一季度,全國鉀肥表觀消費量(當年產量加上淨進口量)為130.5萬噸,同比增加了36.6%。據悉進口鉀肥仍是當季主要消費對象,價格也隨即出現 「水漲船高」現象。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消費淡季的到來,加之整體供應量的增加,預計後期鉀肥的價格將呈下滑趨勢。
消費主要依賴進口鉀肥
一季度國際鉀肥市場主要圍繞在中國鉀肥大單談判上。其間,國際供貨商借烏拉爾鉀肥減產,以色列鉀肥工人罷工等消息不斷炒作,在向中方施壓的同時,也在督促周邊國家趕快進入新單採購的隊伍當中。截至一季度末,中國新單合同最終鎖定在315美元/噸,同比上漲10美元/噸,合同數量為495萬噸。由於漲價幅度較小,並未達到商家心理預期值,而前期虛漲價格逐漸回落,據悉巴西、東南亞地區均出現5~10美元/噸不等的下滑空間。歐洲市場由於歐元持續貶值,顆粒鉀肥漲價氛圍增強。烏拉爾鉀肥將顆粒氯化鉀銷售價格上調20歐元/噸,即到岸價285歐元~300歐元/噸。最新鉀肥行業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年中國和全球鉀肥行業發展預測分析報告》。
後市鉀肥壓力增大
再看國內市場,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鉀肥生產企業共計生產鉀肥數量為53.0萬噸,同比增長44.5%。其中青海省鉀肥產量28.66萬噸,同比增長93.6%。新疆自治區鉀肥產量18.4萬噸,同比增長3.9%。卓創資訊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年青海鹽湖集團突破冬季無法生產的技術屏障,並將鉀肥實物產量目標鎖定在500萬噸,同比提升11%。另外青海小廠通過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產品品級,預計產量也將會出現上升趨勢。
從國內硫酸市場來看,今年一季度國內硫酸市場漲勢放緩,高價區震盪回落,低價區快速攀升,區域行情參差不齊。截至目前,國內98%硫酸主流商談均價圍繞在282元/噸,同比漲幅約37.56;國內98%硫磺酸主流商談均價為370元/噸,同比漲幅約48.59%。
二季度,鉀肥進入銷售淡季,但整體供應量卻繼續呈現增大趨勢。李峰表示,由於一季度港口剩餘庫存多,加上即將大量到港的新合同,商家銷售壓力將會倍增。另外國產鉀肥釋放量不容小覷,憑藉較為完善的銷售渠道,或許會提前占領部分市場,讓進口鉀肥難以向下疏通。除此之外,邊貿口岸鉀肥過貨量雖不穩定,但考慮到俄羅斯國內經濟壓力,後期到貨量仍會趨增。即便二季度俄鉀公司主供海運訂單,冷落了中國邊境口岸,也僅僅是減弱或延緩對國內市場的衝擊而已。二季度氯化鉀價格繼續呈現下滑趨勢,幅度將在50元~100元/噸。硫酸鉀市場新單成交乏力,加上前期訂單陸續結束,企業庫存壓力上升。即便原料價格下探,降低成本,但在環保壓力下,企業開工、報價仍將呈現下壓態勢。預計二季度50%粉硫酸鉀報價將會跌至3000元/噸左右。
更多鉀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鉀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