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電力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

2015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

2015-07-08 13:33:4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我國天然氣主要用於居民生活用氣和發展天然氣化工,二者在我國天然氣消費中所占比例超過50%。利用天然氣發電能夠改變我國天然氣及能源利用結構,提高天然氣利用效率。同時,由於燃氣機組的啟動和關停都比較方便,響應時間短,因而天然氣發電調峰比火電調峰更具有優勢,是電力調峰的最佳選擇。無論從經濟性還是從環保角度出發,天然氣發電已然成為世界範圍內天然氣利用的首要選擇。

  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大規模推廣天然氣發電面臨氣源不足和成本過高這兩大掣肘,且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因此,儘管天然氣發電是世界主流,但鑑於我國集中供暖的迫切需求,現階段我國天然氣利用還是應以天然氣集中供暖為主。

  繼2014年7月關停大唐高井燃煤電廠後,2015年3月下旬,北京京能、國華燃煤電廠相繼關停。按計劃,北京市目前僅剩的一座大型燃煤電廠華能熱電廠也將於明年關停。此後北京市的供電、供熱任務,將全部由新建的四大燃氣熱電中心負責。

  近年來,由於霧霾頻發,大量使用煤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增加清潔能源消費已基本成為社會共識。

  綠色「藍金」成為發電新寵

  放眼全球,提高發電用天然氣消費比例是大勢所趨。根據埃克森美孚《2030年能源展望報告》,到2030年,天然氣占全球能源消費的比例將從20%升至25%左右,超過煤炭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原因就在於發電領域對天然氣需求的急劇增加。

  從已開發國家的情況看,天然氣已成為美國、日本、歐洲電力的重要來源。得益於「頁岩革命」,2000年至2012年,美國天然發電量增長96%。日本天然氣消費的70%來自發電領域,而且鑑於福島核泄漏事故導致日本重啟核電面臨諸多困難,未來日本天然氣發電的比例將只增不減。即便是在遭受金融危機嚴重打擊的歐洲,天然氣發電在其電力結構中的占比仍在20%至30%。

  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天然氣發電也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天然氣發電裝機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為4500萬千瓦左右,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3.45%;發電量達1143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19%,已超越核電,成為我國第四大電力來源。

  客觀障礙導致「水土不服」

  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能源。對於迫切需要改善空氣品質的中國而言,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提高發電天然氣的消費比例,有利於優化和調整電力結構,逐步實現發電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從而推動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然而,現實情況正如GE公司董事長伊梅爾所言:「目前中國煤炭、水電、核電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天然氣發電的占比仍然非常低。」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鄭新業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供需偏緊是天然氣發電進展相對緩慢的主要原因。

  我國天然氣消費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78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已突破30%。雖然我國天然氣進口的四大戰略通道正處於持續完善之中,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供需偏緊仍將是我國天然氣市場的主基調。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我國尚不具備推廣天然氣發電的物質基礎,像北京這樣在短期內以天然氣完全代替煤炭的辦法更不具有普適性。

  事實上,北京「煤改氣」基本上是政府在環保的政治壓力下,依靠強勢政策強行推動的被動手段,並非市場出於經濟、環保等多方面因素考慮而做出的主動選擇,因為天然氣發電的另一大制約因素便是成本問題。

  由於天然氣發電的建設和折舊成本低於燃煤電廠,天然氣發電成本中燃料成本的比重較高,因此天然氣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天然氣發電是否具備成本競爭力。

  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儘管2015年4月1日起,我國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實現並軌,氣價首次大幅下調,但仍難匹敵持續低迷的煤炭價格,燃氣機組的燃料成本仍遠高於燃煤機組。「加之我國目前尚未出台環境稅,燃煤發電帶來的環境污染並沒有內化為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樣,天然氣發電的環境效益也沒有得到真正體現,這嚴重影響了燃氣機組的經濟效益,進而打擊企業投資天然氣發電的積極性。」鄭新業說。

  能源替代不可盲目跟風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冬季北方城市供暖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確實非常嚴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龐軍副教授說。

  龐軍告訴記者,通過比較各利用領域實現天然氣替代後的大氣污染減排效果,他發現利用天然氣替代燃煤進行集中供暖,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顆粒物(PM)這4項指標上均具有明顯的污染減排效果。由於集中供暖用煤量巨大,天然氣替代燃煤集中供暖有望產生可觀的大氣污染減排量。

  「我們研究發現,在天然氣利用領域,天然氣集中供暖替代燃煤集中供暖的大氣污染減排效果是最好的,甚至優於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龐軍認為,對於燃煤發電,由於國家對其污染排放有嚴格限制,目前電廠都安裝了高效除塵脫硫設施,可以顯著降低污染物排放。現在國家又要求電廠加裝脫硝設施,因此目前燃煤發電對污染的控制力度和效果要明顯優於城市燃煤集中供暖。「儘管已開發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但就我國的現實需求而言,天然氣發電沒有天然氣集中供暖的形勢緊迫。」

  龐軍表示,在發電這種適合對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的領域,我國目前還是應主要依靠燃煤。天然氣發電在我國存在的意義更大程度上是用於電網調峰和作為夏季北方城市輸氣系統調峰的重要手段。「除非在天然氣供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頁岩氣開採取得重大突破,否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要實現主要依靠天然氣發電的難度還是很大。」龐軍說。

  在各天然氣利用領域,大氣污染減排效果排在第一位的是天然氣集中供暖,分戶式燃氣供暖與分布式能源的綜合減排量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處於第四位的是天然氣發電,排在第五位的是生活用氣領域中的天然氣替代家用煤爐炊事。

  天然氣替代液化石油氣炊事也有一定的減排效果。但是,液化石油氣本身比較清潔,用天然氣替代液化石油氣炊事除了在二氧化碳減排上有較明顯的效果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顆粒物(PM)等其他綜合減排指數的排序並不靠前。

  在燃油替代方面,由於國Ⅲ標準與國Ⅳ標準已相對嚴格,所以利用天然氣汽車替代國Ⅲ標準與國Ⅳ標準的柴油輕型車與汽油輕型車,污染物減排效果相比其他領域並不明顯。

更多天然氣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然氣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