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MPV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MPV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5年我國MPV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5-09-25 14:41: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從源頭上講,MPV是從旅行轎車逐漸演變而來的,它集旅行車寬大乘員空間、轎車的舒適性、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一般為兩廂式結構,即多用途車。通俗地說,就是可以坐7-8人的小客車。從嚴格意義上說,MPV是主要針對家庭用戶的車型,那些從商用廂型車改制成的、針對團體顧客的乘用車還不能算做真正的MPV。MPV的空間要比同排量的轎車相對大些,也存在著尺寸規格之分,但不像轎車那麼細。

  隨著中國車市進入個人消費時代,車市也因此衍生了越來越多的細分市場,MPV市場就是其中之一,但是MPV在進軍國內市場之初,有關車型定位的概念曾被消費者誤解,這個本應暢銷的車型在國內曾長期保持不溫不火的狀態。以下是2015年我國MPV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5年我國MPV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意外被貼上的「商務專用」標籤

  上世紀90年代MPV進軍國內之初,進口、合資品牌一邊獨大,別克、豐田、奔馳等品牌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MPV當時售價高昂,購買者大多為出於商務接待目的企事業單位等消費群體,在機場、酒店頻頻露面的別克GL8正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讓MPV被貼上了「商務專用」的標籤,MPV市場被局限在了中高端商用領域內,家用車的消費者是絕不會考慮MPV的。

  國內MPV市場回歸家用

  實際上,MPV在誕生之日起,骨子裡便有著「宜商宜家」的基因,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有別於專注商用的貨車及微面,而寬大方正的車身空間又有別於傳統家轎,只不過在進入國內市場之初,MPV的車型屬性更為貼合當時國內對於商務用車的需求。隨著國內汽車消費者購車理念的逐漸成熟,大空間、多承載的MPV車型正漸漸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國內MPV市場也在漸漸回歸家用,尤其是中低端的家用MPV市場異常火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上半年在我國乘用車市場共銷售151.14萬輛,環比下降6.08%,同比下降3.36%的背景下,MPV 市場卻逆勢上揚,累計銷量為101.63萬輛,同比增長15.26%。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過百萬的銷量中,國內自主品牌的中低端家用MPV貢獻出了 89.52萬輛的優異數據。MPV市場內的國產陣營中的五菱宏光、寶駿730,風光360、風光330,長安歐諾等優秀的自主品牌車型占據了2015年上半年國內MPV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另一方面,MPV的消費群體也在日漸擴大,特別是近年來逐漸成為車市新增長點的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較低的經濟能力使得價格區間在10萬以內、能滿足多人乘坐的家用MPV成為他們購車時的首選。我們的記者隨機採訪過多位自主品牌家用MPV的車主,其中一位風光360的車主說道:買風光360對於他——一個大家庭的主人而言,7座車一大家人坐著很寬敞,平時自家店裡拉點貨也方便,而且開起來感覺跟小轎車一樣,家裡老人和孩子都覺得挺舒服,6萬來塊的車價也不會給家裡增添更多的負擔。

  家用MPV市場前景看好,各車企積極回應

  據研究報告,MPV成為汽車細分領域的強勢增長力量,隨著汽車消費多元化的不斷成長和成熟,家庭多功能用車也將迎來第一個黃金市場期。因此,在未來一個時期,家用MPV市場的增長將會繼續保持強勁的勢頭。

  結合目前國內的車市形勢,無論是從消費群體需求上來看,還是從國內三四線城市車市的興起來看,中低端多功能家用車為代表的MPV仍有著巨大發展空間。各車企也積極回應市場的變動,特別是國內自主品牌車企,五菱、東風小康、長安等原本依靠微車起家的本土車企,在近年來紛紛「微轉乘」將自家的主力生產線從微車製造轉向了乘用車製造,這對於家用MPV市場的前景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更多相關MPV行業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MPV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MPV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MPV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