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MPV市場成繼SUV之後自主品牌向上崛起新風口

MPV市場成繼SUV之後自主品牌向上崛起新風口

2016-01-01 10:37:1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轎車市場「遇冷」之際,MPV市場卻不斷「升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我國MPV銷量達26.14萬輛,同比增長15.90%,成為增速僅次於SUV的又一乘用車細分市場。

  MPV為何如此熱銷?「市場需求使然。」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介紹說,MPV即多用途車,是從旅行轎車逐漸演變而來的,集旅行車寬大乘員空間、轎車的舒適性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座位數以7座為主,可以隨意摺疊放倒,既可載人,也可拉貨,非常實用。

  汽車市場的發展規律符合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SUV憑藉其較大的整車尺寸、空間和優越的越野性能受到消費者追捧,汽車市場下一個增長點依舊會按照汽車發展的規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吳紹明表示,當前家庭出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尤其是在兩孩政策全面放開導致的家庭對於車輛空間需求的提升,以及人們對載物空間的綜合考量,使得MPV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有望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下一個增長點。

  2月21日,記者在北京市南四環東風風行源流旗艦店看到顧客絡繹不絕。「雖然是自主品牌,但2015年我們店的車賣得非常好,超過8000台,絕大部分車型都是MPV。」北京源流汽車貿易公司總經理汪小龍預計,隨著2016款風行CM7、風行S500等新車的上市,2016年全店銷量有望突破萬台大關。

  「2015年銷量再創新高,達到28.2萬輛,其中MPV產品增速已超過炙手可熱的SUV。」東風柳汽總經理助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姚利文表示,雖然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歸功於微客升級的剛性需求,但眼下MPV市場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為此東風柳汽今年將繼續加大MPV車型投放力度。

  據SUV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銷量之所以能高達204萬輛,成為中國首個突破200萬輛級的乘用車企業,MPV是關鍵。「從產品結構上來看,五菱宏光全系產品及寶駿730組成的MPV陣營,共獲得了逾100萬輛銷量。」上汽通用五菱副總經理袁智軍還告訴記者,其新推出的寶駿730,上市以來,每月銷量都在4萬輛以上,「這個量級說明,市場需求旺盛」。

  汽車行業某個細分市場的興起,通常會給企業帶來特殊的機遇。哪家車企抓住了機遇,就可能實現爆發式增長。賈新光表示,正是看到了市場的潛力,近幾年來,長安、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車企紛紛宣布進軍MPV領域。由於自主品牌車企有效抓住了中國消費者在需求上的這一變化,近些年自主品牌在MPV市場份額也得以快速提升。來自中汽協的數據還顯示,2015年,自主品牌MPV實現銷量186.58萬輛,同比增長13.6%,已占MPV銷售總量的88.6%。而今年1月,MPV銷量前10榜單,全部為清一色的自主品牌。

  不過,在MPV這一細分市場裡,記者也發現,目前自主品牌低價位車型占據了較大比重。「大部分價格都在8萬元以下,這也是為什麼在MPV市場裡,自主品牌銷量能夠超越合資品牌的原因之一。」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長期來看,自主品牌要想保持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優勢,還必須加快產品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溢價能力。

  「經過10多年MPV市場深耕,目前2.0T渦輪直噴發動機、6速AT自動變速器等原來只有在A+級甚至B級轎車上使用的動力技術,以及全景天窗、電動門窗等豪華級MPV上使用的配置,被應用到了自主MPV上。」面對新款東風風行CM7的熱銷,姚利文表示,事實上,不少自主品牌車企的MPV在產品競爭力上,也已具備挑戰甚至超越中高端合資MPV的實力,「可以說,當下MPV市場正在成為繼SUV之後自主品牌向上崛起的新風口,關鍵是我們能否把握這一難得機遇」。

更多MPV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MPV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