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售貨機是商業自動化的常用設備,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能節省人力、方便交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零售形式,又被稱為24小時營業的微型超市。2015年我國自動售貨機行業市場分析詳情如下。
1999年,自動售貨機開始進人中國市場。如今,在機場、地鐵、商場、公園等客流較大的場所,不難發現自動售貨機的身影。
記者近日從亞太自助售貨行業聯合會了解到,我國自助售貨行業正處於蓬勃的發展時期,如果到了成熟期,據了解,自助售貨機在國內市場可達300萬台,年零售總額高達600億元,將對推動我國零售業的發展發揮難以估量的作用。 這表明,我國自動售貨機市場前景廣闊,但未來的行業市場發展也會面臨瓶頸期問題。
自助售貨機從無到有滲透市民生活
該聯合會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助售貨機被稱為無人便利店,由於具有設置方便、管理成本低、經營場所靈活等優點,自助售貨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常消費品小到口香糖,大到自行車甚至汽車;從便宜的紙巾到貴重的黃金白銀等商品都可在自助售貨機里銷售。自助售貨機在在幾十年內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其中也經歷了一段漫長而精彩的發展歷程。
自助售貨機在上世界90年代從海外傳入中國,1993年中國廣東和上海出現第一批自助售貨機,但是,由於機器設備昂貴,加上人們的思維觀念和經營環境等因素,導致我國的自助售貨機發展較為緩慢。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自上世界末本世紀初,經過將近十多年的發展,國內自助售貨機行業取得很好的發展態勢。但是,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助售貨機數量不足十萬台,機器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杭州、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由於自助售貨機的靈活性和經營成本低等優勢,廣受消費者和商家的歡迎。自助售貨機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兩大因素阻礙國內行業發展
據省市行業專家介紹,自助售貨機的發展與城市人口的密集度分不開的。一般來講,城市人口越密集,自助售貨機的數量越多。有自動售貨機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中國自助售貨最保守也有50萬多台,與現有的不足10萬台的數量相比,未來中國的自助售貨機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由於國內自助售貨行業起步晚,發展快,在此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阻礙著行業的發展。據日本一位專業人士分析,目前有兩大因素阻礙我國自助售貨行業的發展。一是缺乏有效的融資投資方式。目前中國國內生產自助售貨機的企業不斷增加,品種數量隨之增多,自助售貨機運營商在選擇範圍上不斷擴大。但是,自助售貨機的運營投資成本很高,融資方式還是不很成熟,這對行業發展帶來阻礙。二是運營管理方法有待完善。自助售貨機一般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包括工廠、學校、寫字樓、醫院、火車站、機場等人流量大區域,消費潛力大。但是在經營路線和分布點較為分散,導致運營和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只有完善管理秩序,控制分布點,才能降低運營和維護成本,從而獲取更大的利潤。
科技和產品更新及行業變革加快
談到目前廣州自助售貨機保有量及大概分布區域等問題,廣東便捷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梓榮認為,隨著老齡化的加速,人工成本將倍增,在中國智能設備鼎盛期,保守預測機器台數將達二千萬台以上。目前珠三角洲區域已達1.1萬台左右,主要分布在工廠、學校、醫院、公交地鐵網點、且發展潛力巨大。
談到中國自助售貨機與先進國家對比差距及如何趕超問題,日本TKB國際貿易株式會社社長北里冬美認為,主要差距有:一是自動售貨機設備的質量穩定性與多樣性。二是在自動售貨機運營管理方面的差距,日本運用完善細緻的後台管理系統與周密的人事制度管理相結合,將自動售貨機運營中回收的銷售款金額與售出商品值的誤差率控制在0.05%以內,機會是零誤差率,目前中國的運營商在「錢與貨」的誤差率有的高達5%。三是日本的企業做的業務內容更加細分化,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管理更細緻。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行業還在發展的調整期,值得向外國同行借鑑學習。
談到自助售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零售價居高臨下,未來改善空間有多大,亞太自助售貨行業聯合會副會長袁傑表示,目前國內自動售貨機的零售價格並不高,幾乎與2002年的整體零售價格持平。所謂的高,是片面的將自動售貨機的零售價格和超市、大賣場相比,這本身就存在一個誤區。自動售貨機被稱為「永不下班的商店」,其銷售價格應該對應便利店,而事實上,國內的自動售貨機零售價格整體比便利店要低。
談到當前自助售貨行業出現的無序惡性競爭,行業協會如何引導和規範時,亞太自助售貨行業聯合會會長於恩表示,聯合會將制定行業標準,規範行業秩序,代表會員單位參與大型客戶的招標,避免會員單位之間相互惡性競爭。
更多自動售貨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自動售貨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