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多個部門和機構發布的消息,我國未來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將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網點擴大到2870個,預計將拉動食品監測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得益於市場的龐大需求,中國食品快速檢測設備行業發展迅猛,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大亮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到食品安全檢測領域。
目前我國食品和農產品主要的安全問題主要是:重金屬殘留問題、農藥殘留問題、獸藥殘留問題、食源性致病菌問題、真菌毒素問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問題。這些問題目前可以通過色譜、質譜、光譜等實驗室儀器做檢測,也可以通過快速檢測設備做檢測。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進入這個行業。有研究數據表明,2013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需求規模達到300多億元,近幾年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2015-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用零件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顯示,伴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需求的迅猛增長,食品快速檢測設備行業已經呈現出良莠不齊的增長態勢。業內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正規快檢產品的準確率為70%左右。另外,多數食品快速檢測設備的檢測能力、範圍有限,同時各類產品在檢測的精準度、效果上差距也比較大,往往與產品宣傳的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實際檢測效果難以確定,食品檢測儀器即使僅僅集成酸鹼度、溫度、油品極性和鹽度四個傳感器,使用成本也不低。
據有關方面調研發現,我國食品行業的全產業鏈的監管,從監管方到企業方很多設備還沒有運轉起來,現在的年市場規模不足50億元。這其中,實驗室儀器設備及耗材約25億元,快檢儀器及耗材約10億元,第三方檢測量約15億元。
另外,從數字看,農業系統、質檢、食藥、衛計系統在全國設有24847家檢測機構。2013年,僅農業系統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10萬人次,年新增檢測機構和實驗室621個,而全國的檢測機構對食品和農產品出具的檢測報告達8500萬份,這樣測算下來,檢測儀器的年市場規模應該過千億元。在這樣的規模下,食品安全尚不完善,所以到2020年,實驗室和快檢儀器設備及耗材,加上第三方檢測的總量,應在萬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