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環保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土壤修復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2016年土壤修復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2016-03-16 15:43:1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及污染類型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之一,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為活動引起的大氣沉降、化肥農藥的使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地污染面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日益嚴重。2016年土壤修復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詳情如下。

2016年土壤修復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環保行業的發展有賴於政策層面的驅動。土壤修復這一環保子行業在政策方面繼續向業界傳遞出積極信號。土壤修復投資價值點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通過房地產帶動棕地修復、農業用地修復以及礦山危險品污染修復。在此背景下,多家涉足該領域的上市公司正在加速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十三五」期間《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的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戰役將正式揭幕,治理修復工作的推進速度以及開展的地域範圍將進一步加大,棕地修復、農業用地修復有望率先啟動,土壤修復市場空間約7869億元。

  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

  「國家層面還沒有建立完備的土壤污染調查、風險評估、檢測技術和環境質量技術標準,污染修復治理後也缺乏長期監測和監管。整體而言缺乏系統性頂層設計是土壤修復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環境商會副秘書長馬輝這樣評價土壤修復領域的現狀。更多最新土壤修復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土壤修復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土壤污染問題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之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急需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透露,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實施「大氣十條」和「水十條」明確的各項任務,並出台實施「土十條」。

  永清環保董事長劉正軍則表示,「大氣十條」、「水十條」兩個文件出台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水十條」出台後,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重點工作明顯加快。「土十條」的編制經歷了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多部委的反覆協商溝通,出台時機已經成熟。「2011年約有20多家企業從事土壤修復業務,2014年這一數字上升到500家左右,到2015年則增長至900家以上。」環境修復研究院院長高勝達稱。

  據了解,目前土壤修復行業競爭格局相對分散,行業整體發展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出現技術能力有顯著優勢的公司。「不過,行業內的主要項目簽約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公司手中,主要參與土壤修復的企業包括高能環境、永清環保、北京建工、博世科、東江環保、鐵漢生態等。」海通證券研究部環保行業研究員鄧勇表示。

  「目前土壤修復產業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這一指標在已開發國家能夠達到30%以上。因此,國內土壤修復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信建投李俊松說。

  農業用地修復仍待挖掘

  相比於城市棕地修復,企業對農業用地修復熱衷度不高。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近日表示,「土十條」文稿已成熟,報批後即可實施。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提出將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確立為重點,有望消除市場對農業用地修復盈利模式尚存不確定性的疑慮。

  除盈利模式外,農業用地修復在資金、技術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土壤修復市場近年來不斷成長,但耕地領域項目落地仍然緩慢」,魏麗表示,「耕地修復實施起來較為複雜,目前國內企業基本處於試點階段。」

  環境商會副秘書長馬輝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土壤污染超標比例達到18.1%,其中耕地土壤面積、草地土壤污染超標都超過10%以上。據介紹,國內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有1000萬公頃,占18億畝耕地的8%以上。近年來,國家對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高度重視,並在湖南的長株潭地區率先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工作。

  「我們承接的多個農田修復項目試點盈利並不多,公司此項業務主要處在培育期。通過對農田修復治理,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生產功能性、附加值高的農產品,從而為農田修復項目帶來盈利。」永清環保研究院院長賀前鋒說,「耕地修復所面臨的業主情況複雜,千家萬戶的農民參與性不同,環保意識也不同,在這方面還需國家在政策層面給予更多引導。」據了解,永清環保目前在土壤修復板塊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城市棕地修復領域和尾礦治理領域。

  此次環境商會針對土壤修復業發展提交了《關於加快污染場地修復的提案》,指出應加強農田污染土壤修復藥劑監管。目前國內污染農田土壤進行重金屬穩定化時需要使用化學藥劑。為保證居民菜籃子、米袋子的安全,應嚴格監管藥劑的成分、純度及添加量,以降低農作物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吸收,避免導致二次污染。

  棕地修復模式相對清晰

  「綜合來看,主要有三類企業涉及土壤修復行業。第一類是環保相關科研院所及高校,依託技術實力轉投實業。如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等;第二類是專業土壤修復工程類公司,項目運作方面經驗較為豐富。如高能環境、永清環保、鐵漢生態等;第三類是國際公司,主要通過諮詢管理、分析檢測方式參與國內環境修復產業,或與國內工程公司合資成立公司。如日本同和、英國ERM、美國ESD等,」鄧勇介紹道。

  儘管參與主體眾多,「但國內土壤修復產業總體處於摸石頭過河的階段」,東方園林生態環境修復部總經理范天立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只有城市房地產所帶動的棕地修復發展較好。這主要是棕地修復的盈利模式相對清晰。」

  「比如,某地塊地價為1萬元/平方米,在這塊地中央有一受工業污染的土地,政府與地產商協商達成共識,以5000元/平方米出售該地塊。如每平方米土壤修復花費1000元,相當於地產商以6000元/平方米價格拿地,低於市場價。」范天立表示,「目前國內土壤修復主要是以房地產推動,一線城市的棕地修復項目比較集中。土壤修復需要『土十條』的引導,使行業儘快成熟起來。」

  據范天立介紹,某些棕地長期受工業生產影響,可能含有如汞、鉻、鉛、鎘、砷、鎳等重金屬及多種有機物。因工業「三廢」排放或污染,棕地污染物濃度通常較高,有時甚至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自由相物質。「土壤修復更多被看作一項綜合工程。」范天立表示,「不能單一考慮某個修復問題,應系統性考慮技術、資金和政策,更多側重調查、風險評估等前期階段,避免忽略項目本身的污染問題。」

  高能環境修復公司總經理魏麗分析指出,過去3年土壤修復行業市場發展呈現出先抑後揚的態勢,2014年行業下降趨勢較為明顯,主要因為當年整個房地產行業低迷,對城市棕地修復的影響衝擊較大,從而影響了全年的合同簽約量。

  「2014年土壤修復簽約額度為12.74億元,到2015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21.28億元。」研究數據也佐證了魏麗的分析。

更多土壤修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土壤修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