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這是世衛組織很早就提出的用藥原則。不過,在我國,受於各種因素影響,過度輸液、吊瓶森林是常見的現象。近日,多地叫停門診輸液、意在減少甚至杜絕過度輸液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對於此事,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負責人史立臣對記者表示,過度輸液在我國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更惡劣的影響是患者也接受了「輸液好得快」的說法。輸液除了產生不良反應外,也加大了患者的抗藥性,從而增加了治療成本。
史立臣認為,多地加大限制門診輸液的背後原因之一是控制醫保支付。這一政策如果擴展至全國範圍且嚴格執行的話,未來將會對大輸液企業、抗生素企業、注射劑企業等產生影響。
門診輸液被叫停的範圍越來越廣。
在安徽公布了53種不用輸液疾病清單之後,多地對門診輸液開始下逐出令。江蘇省衛計委此前發布了轉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要求繼續加大門診、急診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管理力度。繼續開展日常監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逐步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自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在下發的《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工作的通知》稱,積極倡導並逐步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全省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應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兒童醫院、各醫院兒科及其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逐步減少直至停止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此外,包括江西省、湖北省等多地的部分醫院也逐步取消門診輸液。
「兒科過度輸液也是一個普遍現象,由此產生的不良反應數量也較多。目前市場上適合兒童的抗生素產品很少,除非採取減少劑量等措施。」史立臣向記者表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儘管相關部門對醫院門診輸液逐步加大了限制範圍,但社區醫院、小區門診才是輸液的主要渠道。此外,政策上雖然收緊,但相關醫療機構如何執行還有待觀察。「關鍵是醫生得改變用藥習慣,患者得改變『輸液好得快』的意識」。
2016年中國輸液系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相關地區逐步實施限制門診輸液,這也將會對相關企業的業績產生影響。史立臣認為,如果實施最嚴格的限制門診輸液措施,包括大輸液企業、抗生素企業、注射劑類企業業績將受到影響。
不過,一位大輸液企業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家限抗令、限制門診輸液早已推出,但對公司的經營業績並未產生太大的衝擊。
科倫藥業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在關注相關政策的執行,總體來講對於抗生素和普通大輸液的使用總量是有影響的。公司短期內將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包材產品升級、積極拓展非公立醫療機構市場等手段保持輸液銷售的整體穩定」。
抗生素系列產品是信立泰的主要產品之一。對於未來公司抗生素板塊的發展,信立泰表示:「近年來,國內頭孢抗生素業務總體增長放緩。為此,公司已對抗生素產業鏈進行合理規劃,做出符合方向調整,同時對現有抗生素產品進行改進和優化,確保品質前提下控制成本。國內對抗生素仍存在剛性需求,且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布以來,抗生素市場在逐漸根據政策導向在作調整;總體來說,公司頭孢產品近年來仍保持了穩定的銷售量。」
除了上述兩個行業外,中藥注射劑的銷售也將受到影響。一位分析人士向記者介紹,此前,在國家限抗令出台之後,中藥注射劑攻占了這部分市場,不過,隨著限制門診輸液的逐步開展以及國家進行醫保控費,中藥注射劑的市場也將受到影響。
史立臣認為,轉型將成為這些企業實現發展的必然途徑。「如果醫院門診限制輸液,而患者也確實需要服用抗生素,這就導致抗生素劑型的改變,口服抗生素會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更多輸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輸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