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車輛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平衡車行業現狀分析

2016年我國平衡車行業現狀分析

2016-09-07 13:19: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這兩年,各大城市街頭,人們時常能看見電動平衡車呼嘯而過。這種獨輪或雙輪的代步工具,僅依靠人體重心的改變便可以實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動作,備受年輕人青睞。

  然而,今年3月以來,價值4000億元、占據全球90%以上市場的中國平衡車行業,正遭遇「急剎」寒冬,國內相關企業大面積倒閉,企業訂單銳減70%。以下是2016年我國平衡車行業現狀分析

平衡車

  野蠻生長招負面質疑

  近幾年,國內平衡車行業風雲迭起。

  截至2015年,國內平衡車生產商已激增至上萬家,僅深圳就超過600家,代表性的有納恩博、騎客、樂行、新世紀、奧捷騎等等,曾經「南易步北風行」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其中一些企業成立僅一兩年的時間。同時,國內平衡車產能也從2011年的3萬台激增至2015年的1550萬台。但是,國內平衡車產業的情況並不樂觀,面臨著惡性競爭和安全性差的問題。

  記者通過市場調查,發現平衡車的價格低則兩三千元,高則動輒上萬元。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平衡車產業規模大約4000億元。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企業紛紛涉足,該領域的容量不斷擴充。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下立於高地,各生產商之間打起了「價格戰」。為了降低成本,一些不法生產商採取二次組裝、採用劣質零部件等手段來降低成本。據業內人士透露,平衡車零部件價格差異懸殊,僅鋰電池一項,從50元到好幾百元的都有。而這直接導致很多平衡車出現動力不足等質量問題

  除了動力不足,平衡車還遇到了「安全性差」的普遍質詢。

  與傳統代步工具不同,平衡車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等零部件。再加上國內平衡車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在複雜的道路交通環境中使用平衡車,是難以確保自身和周圍人的安全的。多起由平衡車引發的安全事故,恰恰佐證了其存在的安全隱患。近日,國內首例因使用平衡車受傷的訴訟案被法院受理。而記者在網上搜索平衡車安全問題時,發現由於超速斷電設計、轉向軸鬆動斷裂、冬季凍關機、道路濕滑不平整等問題,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受傷並非個案。

  國內現行的交通法規中,責任主體包括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而平衡車既不符合機動車安全標準,也不在幾類非機動車的目錄內,即平衡車不具備基本「路權」。目前,北京、上海、成都、瀋陽等省市都已明令禁止平衡車上路。對此,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應放天認為,市面上的產品僅能實現娛樂、運動、健康功能,要想實現代步功能,必須達到相應的安全標準。應教授還提到,目前由某知名企業牽頭,行業內正在加緊開發用於代步的專業產品。

  國際市場環境嚴峻

  中國是平衡車的主要出口國。據2015年數據顯示,我國平衡車年生產總量為1550萬台,其中出口量為1357.4萬台,約占總產量的87.57%。國際市場對於國內平衡車產業舉足輕重。然而,國內平衡車企業在「走出去」時,面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專利貿易壁壘「兩座大山」。

  國產平衡車出口到其他國家,需要達到各進口國的產品認證標準,如國際的CB認證,歐洲的RoHS和CE認證,美洲的FCC、CSA、UL認證等等。2015年聖誕節前夕,來自中國的12噸(網上稱將近10000台)平衡車由於配件認證不全,被美國海關扣押;10月英國以安全問題為由,查扣1.5萬台平衡車,而這些產品幾乎全部來自中國;亞馬遜下架來自中國的全部平衡車,理由之一也是安全顧慮。

  電動平衡車分會應佳偉認為,中國生產的主要是無杆平衡車,該領域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安全事故主要源於製造過程。很多山寨生產廠商和某些品牌廠商,採用劣質零部件,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使得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一些小企業不具備平衡車的先進技術,不了解產品需要注意和防範的安全點,也是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

  國產平衡車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專利糾紛。據有關報導,在國外的銷售渠道中,專利問題可以對商品一票否決。美籍華人Shane Chen和杭州騎客公司的專利之爭;2015年12月,亞馬遜也以產品涉嫌專利侵權為由,強行下架了中國企業在網站上出售的全部平衡車產品;美國對中國平衡車產業又一次「337調查」即將立案,主要針對的還是智慧財產權糾紛,這已經是短短半年間發動的第3次。這些都是目前平衡車遭遇的專利質疑,是產品出口的擋路石。

  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電動平衡車上路 騎電動平衡車上路被查

  近日北京、上海、南寧警方對電動平衡車等進行集中整治。平衡車、電動滑板車不得上路行駛,否則北京罰款10元,上海罰款20元或50元,成都廣州等城市也均出台禁令。

  「電動平衡車上路行駛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據民警介紹,電動平衡車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自然也就沒辦法像機動車一樣上牌。而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不管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都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註冊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電動平衡車並不滿足這兩個條件。因此,電動平衡車是不允許上路的。

  8月30日晚9時許,南寧市交警支隊四大隊民警在友愛民生路口夜查時,突然發現有一名男子騎著一輛電動平衡車從民生路右轉進友愛南路,車速還挺快,一晃眼就過去了。在這輛電動平衡車開出了大約500米遠後,在友愛民生路口被民警攔截下來。民警發現該男子手裡還提著塑膠袋,袋子裡裝有一些零食。

  據記者了解,騎這輛電動平衡車的男子今年20歲,他告訴民警,自己知道騎電動平衡車上路不安全,所以只敢在夜間車少時上路行駛。當晚,他因為貪圖方便,騎著電動平衡車出來買零食,沒想到被交警查獲了。該男子還稱,他和朋友們成立了一個電動平衡車協會,會員一共六七十人,平時經常在一起玩電動平衡車。會員中年齡最大的已有70歲、最小的有17歲。

  「法律上是明文禁止電動平衡車上路的。」隨後,民警對該男子進行口頭教育了半個多小時後才放行。

  行業抱團取暖

  平衡車行業作為新興產業,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乏准入門檻。顯然,這對行業發展是個障礙。好消息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電動平衡車分會近日在北京成立,應佳偉擔任首屆理事長。

  據了解,目前電動平衡車分會的會員企業50多家,主要是行業內規模較大的企業,未來將吸納更多的企業。

  「目前行業標準已經草擬完畢,正在通過相關部門進行申報、審核。」應佳偉理事長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提到,當前平衡車產業面臨的艱難市場環境,主要是由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和無序競爭導致的。行業亟待出台相應的標準,規範市場行為。將要出台的這項行業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國內流行的無杆平衡車。如果通過,這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平衡車標準。

  國內很多專家和企業家認為,中國生產的無杆平衡車是中國原創的,也已在國內申請了專利,並不存在專利爭議。之前提到的騎客與Shane Chen專利之爭,由於杭州騎客公司提交了專利無效請求,被相關部門裁決為無效;而騎客也已在美國提出Shane Chen美國專利的無效請求。

  然而記者在網上看到過一位律師的分析,文中稱越早申請的專利保護範圍越大。而除了Shane Chen的專利,Dean L. Kamen 1999年的專利被普遍認為是平衡車行業最早的基礎專利。而且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也要考慮到專利的地域問題。他認為,中國進入美國市場,基礎專利和地域專利的問題是繞不開的,可以通過相關手段,嘗試以規避設計或者申請專利授權的方式來解決。

  由此看來,國產平衡車要想「走出去」,專利戰不可避免。對此,應佳偉理事長表示,成立平衡車分會就是為了達成行業的合作、共享、共贏,建立行業專利池,與有品質意識、尊重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共同開發,應對「337」等來自國際的壓力。同時,無杆平衡車在國外是個相當受歡迎的產品,再加上是中國原創,平衡車質量的提升有利於重塑「中國製造」的形象。

  行業發展仍有潛力

  國內生產的大多是無杆平衡車,廣泛應用於健身,娛樂,以及室內代步等。

  無杆平衡車是基於滑板車設計的,本身有一定的消費群體積累,有相對廣泛的市場。與國外的有杆平衡車相比,速度較慢,發生意外狀況時,可為用戶留足躲閃時間,安全性較高。同時,業內人士表示,無杆平衡車為國內原創,相關核心專利也集中在國內。

  應放天教授認為平衡車滿足運動、健康、智能、能源四大需求,未來平衡車行業將是很大的市場。未來平衡車將實現兩極發展——一是在平衡車目前的定位上縱深發展,二是開發用於專業領域的平衡車,例如表演、巡邏等等。

  應佳偉理事長也表示,當前國產平衡車是第一代產品,未來將更加注重創新,加速產品的疊代更新,向功能和娛樂一體化發展。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平衡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平衡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平衡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