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即將過去的2016年,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哪些變化令人耳目一新?什麼熱點值得期待?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吉位,對相關問題進行權威解讀。
產量小幅預增,行業總體平穩向好
再生金屬分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據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再生銅、鋁、鉛、鋅總產量約850萬噸,其中再生銅200萬噸、再生鋁420萬噸、再生鉛125萬噸、再生鋅160萬噸。王吉位表示:「今年整個再生金屬產業平穩運行,總產量預計能達到1370萬噸。」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再生金屬銅、鋁、鉛、鋅總產量約為1235萬噸,今年將有望實現小幅增長,據此數據計算,今年再生金屬主要品種總產量同比增長2.8%。
此外,據王吉位介紹,今年再生金屬產業發展運行平穩,總體向好,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金屬價格上漲,企業經營狀況好轉。由於市場價格的逐步恢復,企業生產趨於平穩,資本市場熱度不減,骨幹企業投資平穩。鋁價逐漸恢復,再生鋁企業經營有所好轉;再生鋅企業的生產基本平穩;由於鉛回收體系不完善、回收價格偏高,再生鉛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二號銅和電解銅差價不到3700元/噸,再生銅企業普遍虧損,三季度銅價上升,但並沒有改變這些企業的處境。「總體來講,再生銅企業相對更困難。」王吉位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再生金屬產業整合與集聚效應顯現。王吉位告訴記者,目前,再生金屬產業結構正在由原來的三角形——「上面的大企業很少,下面的小型企業很多」——逐步轉向「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模式,近年來,中型以上企業增速較快,隨之帶動了企業產能、裝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第二,技術裝備升級,產業信心持續較強。近年來,整個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產業的運營管理狀況有所好轉。此外,「大家對產業的信心較高,對產業充滿了希望。」王吉位表示,這得益於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和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在綠色發展、清潔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方面應更有作為。「所以大家在很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一種好的精神狀態,一些企業也願意在技術裝備的改造升級、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投入。這樣的話,也促進著整個產業不斷提升水平。對於再生企業成本降低、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具有良好作用。」
第三,廢料進口減少,國內將迎報廢高峰。廢金屬進口減少,根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共進口銅、鉛、鋅廢料385萬噸,其中銅廢料進口245萬噸,同比下降8%,鋁廢料進口135萬噸,同比下降14%。
與此同時,國內廢金屬的資源量越來越大。「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算起,我國累積生產包括進口的鋁的消費總量已經接近2億噸、銅接近1億噸。」王吉位表示,「根據我們現在測算,銅按照30年的使用周期,鋁按照12~15年的使用周期,現在都已經到了報廢期。尤其是在2000年以後,有色金屬產量迅速增長,基本都到了回收期。」
第四,國際交流密切,產能合作動力強勁。王吉位介紹,儘管我國已連續6年廢料進口量減少,「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廢金屬採購市場,國外對再生產業的關注度非常高。」中外再生金屬產業合作交流從原來單純的原料採購,已經發展到了裝備合作,甚至是一些項目的引進合作,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再生金屬產業迎來國際產能合作新契機。「由於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利好,我們的一些企業也逐步把一些初級拆解業務和裝備,在周邊『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布局。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源合作,企業在這些國家進行原料分選、初級加工,然後再以產品回到國內市場,我覺得這也是我們產業升級的一個方面。」
難點仍然存在,發展還需攻堅克難
第一,標準化體系缺失。對於再生行業而言,標準體系缺失是產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據王吉位介紹,目前,在生產也從原料開始就是非標準化、難以檢測的,產品的標準也不完全,多是參照原生產品標準。以合金為例,合金產品參照原生產品標準,但二者還是存在區別。「因此,我們下一步想建立起從原料分類的標準到產品的標準,再到檢測的標準,以及應用的規範,這一整套的標準體系。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
第二,廢金屬回收體系尚不完善。正規企業特別是骨幹企業獲取資源渠道不暢,先進產能得不到利用和發揮,以再生鉛為例,非法回收和冶煉企業仍然存在,影響再生鉛領域的正常序,再生鉛企業資源保障難度相對較高,不利於產業規範化運營。
第三,公眾用廢理念尚需扭轉。「目前,在我國的傳統觀點裡,對用廢方面,心裡會存在疑慮。」在王吉位看來,這是制約再生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需要扭轉公眾對廢物利用的觀點,引導公眾接受廢料產品。
第四,上下游各自為政,未能協同發展。再生產業多年來更側重於進行廢料再生,沒有與回收及應用等上下游協同發展。因此,要加強再生企業與回收企業、應用企業深度合作。另外,「再生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民企有一些高效率的經營模式,也很靈活,有好的方面,同時也存在各自為戰、互相之間不協調的現象,所以從行業組織來講,希望能夠使企業協同發展,一起開拓市場,共同營造良好環境。」
響應綠色發展,制定產業推進計劃
進入「十三五」時期,再生產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王吉位看來,「十三五對我們來講,應該是以綠色發展為主題,我們本身就是綠色產業,理所當然的更要做好綠色發展,下一步我們會按照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政策要求,引導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裝備水平、自身的管理水平環保水平,力爭通過『十三五』這5年,使產業再上一個台階。」
據他介紹,未來,再生金屬分會將會以綠色發展為基礎,在推進行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打造綠色供應鏈,創新網際網路+再生運營模式,助力產業上下游有效銜接,推動電子廢棄物科學、高效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開展進一步的工作。
此外,將依據綠色發展理念和相關政策,制定十三五期間,再生金屬產業綠色發展推進計劃,將集合行業專家和相關企業,共同探討從一些重要環節、重要區域著手,推動全行業綠色發展。此項工作將很快開展,並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向行業發布。
更多再生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再生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