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醇單異丙醇胺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生產,是一種無毒、對皮膚的刺激性低於三乙醇胺、對環境友好的醇胺類精細化工產品,主要應用於表面活性劑、水泥助磨劑、日化用品及織物柔順劑等領域,生產和消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韓國、印度、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我國於2011年開始規模化工業生產,消費領域絕大部分集中於水泥助磨劑,二乙醇單異丙醇胺以其更好的適應性及水泥早、後期強度增強明顯的優勢,受到我國助磨劑和混凝土外加劑企業的的青睞。
1.DEIPA上游產業鏈圖:
圖中列明了3種不同工藝路線涉及的原料,其中MIPA路線中的原料MIPA,國內僅南京紅寶麗一家公司生產,並以出口為主,此路線不具有普遍性。以下就我國企業普遍採用的DEA工藝路線涉及的原料進行簡要分析。
①DEA:
我國二乙醇胺的消費領域主要是農藥草甘膦、表面活性劑和二乙醇單異丙醇胺。2016-2021年二乙醇胺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二乙醇胺產量約9.95萬噸,進口3.47萬噸,合計13.42萬噸,表觀消費量在12萬噸左右。2017年,隨著沙特DOW乙醇胺投產,盛虹集團在連雲港10萬噸乙醇胺裝置投產,以及沙特Sabic、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泰國PTT公司等國的進口貨源,未來我國二乙醇胺從供應面看,將貨源充足;從需求面看,隨著轉基因作物的大量種植,全球草甘膦市場發展空間很大。2009到2015年,我國對草甘膦的需求增長緩慢,需求總量也比較小,但全球的草甘膦需求仍保持了13%左右的複合增長率。二乙醇胺可以直接作為表面活性劑用於洗滌劑和清洗劑配方中,其中二乙醇胺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椰油酸)反應生成烷醇醯胺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研究表明,烷醇醯胺中的少量二乙醇胺雖不能引起鼠類基因突變,但其產生的二乙醇亞硝胺有明顯的致癌作用,已開發國家在部分領域已限制其使用。新技術、新產品的替代,未來在表面活性劑領域對二乙醇胺的應用將帶來較大影響。
②EO:
環氧乙烷主要用於生產乙二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乙醇胺、聚醚、乙二醇醚等。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環氧乙烷總產能在356.7萬噸,需求總量在228.5萬噸左右,供大於求的現狀已不可避免。而且,其產能擴增還在繼續。EO的價格變化與東北亞地區外盤乙烯價格、煤制烯烴成本、裝置開工率,及下游乙二醇的需求關聯度較大。
③乙烯:
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烯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5%以上,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於製造氯乙烯、苯乙烯、環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藥等。
④PO:
環氧丙烷主要用於生產聚醚、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及醇醚酯,異丙醇胺在環氧丙烷的應用中占比不足5%,聚醚占比達到70%以上。從相關係數矩陣分析來看,上游丙烯與下游聚醚對環氧丙烷的相關係數影響較大(超過0.8),均是影響環氧丙烷價格的重要因素。同時,由於我國環氧丙烷行業產能集中度較高,導致主要廠商的檢修、停產、擴產等行為,都會顯著影響環氧丙烷價格。
2.二乙醇單異丙醇胺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①專業化、規模化、集中化:
無論何種工藝路線,DEIPA的生產均涉及危險化學品原料的存儲與使用。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對於危險化學品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如環境保護部關於石化行業VOC(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及泄漏檢測與修復等政策法規的實施等。在新的形勢下,只有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科學的危險化學品管理方法,切實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做到安全生產,符合國家在安監、環保方面的要求。因此,DEIPA的生產企業也在逐步地朝化工專業化、規模化和集中化生產為主。
②產業鏈一體化:
通過產業鏈向上一體化,在PO或DEA及EO產業發展,來增強DEIPA的成本優勢,規避原料價格波動的巨大風險,實現市場成本競爭格局下的突圍。
③產品個性化:
在表面活性劑、日化用品、織物柔順劑、醫藥中間體等精細化學品領域,對DEIPA產品的色度、純度、同分異構體、重金屬離子(ppb級)、游離氨等指標要求較高,我國企業需在合成工藝、設備、技術研發等方面加大投入,滿足精細化學品領域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更多二乙醇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乙醇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